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一章 鸽子杀手 二

    这天傍晚的时候,庄左去灶房为自己烧了两桶热水,提回房里,久违地将自己从满身的污垢中剥离出来。

    这一澡洗了足足有半个时辰,等他擦干身子,从屏风后走出来时,他的钢甲和袍子已经被取走,另一边的几案上工工整整地叠着一套干净的衣物,上面压着庄左的佩剑——一把两尺多长的圆茎无格细剑。

    庄左拿起剑,想把它放到一边,好去穿下面的衣服。只是左手一握上这把秀气的长剑,右手便不自觉地拔剑出鞘,在空中划了一道。

    这剑力道不足,胜在轻灵,庄左又一挥,剑锋指向更前方的红烛台,剑脊上竟有蛇信般细巧的道符隐现,流动似熔金。

    大国师为这柄剑赐名“圆茅”,那是民间替人看命的方士在江边随意折来的算筹。庄左还记得国师差人为他打这把剑时,自己刚与玉一道的人学过卜卦之术,他们所用的算筹都是一种名唤玉龙骨的珍稀草本,寻常百姓只有在害了疟疾时,才能在药材铺里花上半月的辛苦钱、见到那么半根。

    那日庄左现学现卖,也在国师面前摆上一卦,一卦就用了不下百段食指长短的玉龙骨。国师对卦象不置一词,转身取来这把两尺三寸长的无格细剑——

    “我之前还在想该叫它什么名字好,现在我想好了。”他挑起半边眉毛,嘴角似笑非笑。

    “‘圆茅剑’,送与你。”

    两尺多长、细如芦苇的圆茅在庄左手上就像一支长签,他后来才知道,那是乡野间的方士用傍水而生的圆茅草算卦的另一种做法他们会寻一处闹市,在身前摆上一盘薄沙,若有人愿意花这笔冤枉钱,方士便会闭上眼睛,嘴中念念有词,然后用圆茅草削成的长签在沙盘上画出不明所以的图案,末了睁开眼,口若悬河地与求卦的乡人胡侃。

    他比划着手中的剑,举到头顶时,双眼不自觉地眯起来。

    国师实在很喜欢给器物命名,思及此处,他又回忆起戚芝莱那两把雁翎长刀,两把刀一般大小,却是一轻一重。重的一把刀背有半寸厚,刀柄乃是用万年的阴沉木削来,国师为它起名“重柳”。

    轻的一把是后来才有的,那时塞西的使者给皇帝送了一雄一雌两匹狮子,关在镀金镶珠玉的八角笼子里,皇帝自己留了笼子和雄的一只,把雌的随意装了个黑铁笼,送上九寸崖来。一路颠簸,那笼子在道坛一落地,便散作四瓣,雌狮一声咆哮,随即向围观的人群扑来。

    彼时戚左使单手提着重柳刀,横着往雌狮的脑袋上一拍,又一刀斩向它的后颈,那大猫蹬腿一闪,避开了去,转身又是一个猛扑。只见戚左使不退反进,冲刺中屈膝跪地、逆着雌狮扑来的方向滑铲去,刀锋高举着从雌狮的胸口剖到肚子。

    戚芝莱浑身浴血,滚烫的肠子堆到她脸上。如果她还做都尉的话,人们也许会从此称她“狮血都尉”,但“狮血左使”实在是太难听了,所以这个威名并没有流传开。寸崖的工匠师傅取了雌狮的一截胫骨作柄,为戚左使造了另一把雁翎刀,国师摩拳擦掌地打算给这柄新兵刃起名“闺怨”,取雌狮与情人分离、客死他乡的寓意,但被戚左使一口回绝,便又起了与“重柳”成对的“轻鱼”一名。

    庄左顺着剑锋,望向抖动的烛火,就这么呆住许久。忽地,一阵凉风从窗外吹来,他浑身一哆嗦,这才想起自己已经光着身子站了恁久。于是他收剑回鞘,横拿着归鞘的圆茅,却又不自禁地、在烛火前端详过好一阵。

    又一阵凉风。他终于把剑放下,从案上拿起上衣,寒颤着穿上;又伸手去抓裤子,只抓住一角便将整条裤子从案上拖起来。一张纸条被带到地上,落在庄左脚边。

    他还是先把双脚蹬进了裤腿里,才提着裤腰蹲下,捡起那张纸条。

    烛光本就不算如何明亮,又在他自己投下的阴影中,字迹更显得模糊不清——

    “严阖有杀心,阁下请自决断”

    一行字在庄左因温水和爱剑而平息的心里又激起一道波澜,他猛地抬起头,四周并无异动,只有晚风透过窗缝、吹得烛影摇曳。

    如果记得没错,两兄弟说的该是严阖今晚到来。过去十日,他们为什么不动手呢?难道严阖没有将自己的计划透露与他们,若是如此,严上师向两个义子都不曾表露的心思,又如何被留下这字条的人得知呢?

    庄左撑着膝盖站起来,将裤腰带系好,从案上拿起圆茅剑,对着烛光拔出一寸,寒光一闪而逝。

    ……

    另一边的厢房中,一少一壮两个衣冠严整的男人正促膝而坐,中间,是一坛毫无悬念的棋局。

    “豫哥,义父怎么还不来?”赵昆一枚棋捏在手中好久,心思并不在棋局上。

    “他老人家说的是今晚来,那到明早鱼肚翻白,都算是今晚,你着什么急。”一丝冷笑挂在常可豫的脸上,看不出他是在开玩笑,还是当真摸清了严阖的脾性。

    “毕竟义父这个人,是最守约的了。”

    不远处的榻上,两位红倌人轻抚着同一副箜篌,稍长的一个抱在另一个身后,四手一齐,奏一曲《钗头凤》。眉眼间,有些困乏和幽怨。

    “那义父就这么让庄师兄待在挟玉山庄,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昆将手上的白子丢回棋篓,眉头快要皱到一起。

    “你还记得去带白髦走的时候,义父怎么交代的吗?”

    “如果他乖乖待着,你们就好吃好喝伺候;他要是想走,你们派白髦来告诉我便是。”赵昆沙着嗓子、学起严阖的声音,一字不差地回忆道。

    “那现在义父他自己来了,我们不是就没事做了。”

    十四岁的少年睁大眼睛,琥珀色的眸子里满是天真。

    另一边就要入不惑之年的常可豫只是轻笑着摇头,不像是否定,倒像是一种欣赏。

    “你不用想那么多,跟着你豫哥混就行了。”

    他将两人中间的小桌推开,就用手拿着茶杯,另一手提着茶壶,先为赵昆倒上一杯,再为自己倒上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