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几度春半,几许秋凉最新章节!一段沧桑质朴的《空城计》,让台下的座儿们再次为荫山送上了热烈的掌声,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好的戏总有谢幕散场的时候,座儿们意犹未尽的起身开始离场,荫山一直站在戏台的中央目送着观众的离去,他的心里也是充满了留恋和不舍。
荫山一生中最美好的四十年都是在这一方小小的戏台上度过的,这里见证了他从青涩走向成熟,从籍籍无名到红遍北平,在这小小的天地里他体味了百味的人生,收获了许许多多的爱戴与支持,如今他的粉墨春秋即将落幕,心里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与伤怀。
随着最后一个观众的离开,方才还掌声雷动的戏场仿佛转瞬之间变得空无一人,鸦雀无声。荫山神情有些落寞的抬眼看了一下戏台对面二楼的雅间,他看见洪老夫人的站在围栏后正默默的注视着自己。荫山没有想到,在自己梨园生涯行将结束的伤情时刻,在曲终人散去的寂寥时分,陪着自己的竟然还是洪老夫人。那一年,二十岁的他以一出《红鬃烈马》唱红北平的时候,洪老夫人也如今晚一样站在自己的对面,默默的注视着自己,给于了他莫大的信心与鼓舞。世事沧桑,仿佛弹指一挥间,大家都已经青春不再,人至暮年,但是令荫山无比欣慰的是紫藤花下的那人依然站在那里,一如当年那般。
洪老夫人与荫山隔着空空的戏场互相默默的凝望了一阵子,然后用帕子拭了拭眼角不知何时溢出的眼泪,然后转身带着下人走了出去。
荫山也最后环视了一下自己无比留恋的戏园子,然后面色平静的走进了后台。当掀开台口的帘子走进里边之后,荫山看见后台站满了人,见他走了进来,众人向荫山送上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荫山笑着向大家一边拱手致谢,一边朝自己的化妆间走去。当走到后台演员们上妆的桌子附近时,荫山看见金翠雯和碧君神情有些紧张的挡在一张椅子前,似乎是有意在遮掩着什么。荫山朝两人的身后仔细看了一看,发现那张椅子上坐着一个人,身形好像是唐蓉珍。
荫山忽的记起开场前蓉珍误场的事情,他不由得将脸色一沉,严肃的说道:“你们俩起开、”碧君和翠雯紧张的朝后边扫了一眼,然后朝旁边挪了一挪。荫山走过去一看,只见唐蓉珍整个人像散了架子一样斜倚在椅子上,头发凌乱,双目紧闭,身上散发着阵阵难闻的酒气。
荫山用力推了蓉珍一把,蓉珍微微的睁开眼睛看了一眼,见是师傅王荫山,蓉珍心里一惊,忙含含糊糊的叫了一声:“师傅。”
看着徒弟不仅误了场,还一副醉醺醺的狼狈样子,心里十分的震怒,他一把将蓉珍从椅子上拉扯起来,准备好生训斥一番。
可是没等他撒开手,蓉珍已如一滩稀泥一般就要滑倒在地上,旁边的碧君和翠雯慌忙将她一把扶住,重新又安顿到椅子上。
这时,戏班子里的一人跑过来告诉荫山,说有几位报界的先生在房间里正等他呢。荫山这才丢下蓉珍朝化妆间走去,走了两步又回过头对班子里的几个人说:“把她赶快先送回去,别在这给我丢人现眼!”
班子里一个唱花脸的在金翠雯的协助下连忙将蓉珍背起来走出了后台,在外边叫了一辆洋车,将蓉珍安置到车上之后几个人一路将蓉珍护送回了王家。
荫山进到化妆间时,发现屋子内除了坐着林德宣和齐嘉禾之外,还有另几家戏报的主笔也坐在那里正等着自己。
荫山笑着和几位打了招呼,然后一边摘掉髯口卸妆,一边和那几人兴致勃勃的聊着今晚的戏。
这几人纷纷夸赞荫山宝刀不老,风采依旧,又说他与晴方真是好搭子,把个薛平贵和王宝钏都演活了,让人由衷的叹服两位角儿的功力真是了得。大家连声夸赞的同时,也为荫山的隐退而略表惋惜,他们觉得荫山完全可以再唱几年。
面对众人的夸赞和惋惜荫山表现的十分谦逊,他说自己已经年迈,现在女儿也已经许了人家,徒弟们也师满可以独立,自己所有的任务都已完成,现在只想清清静静的在家侍花弄草、颐养天年。
听了荫山的话,众人表示理解,他们知道对于一个在梨园行唱了四十年的人来说做出这个选择也定然是深思熟虑过了的。
在场的《春秋戏报》主笔韩力夫见气氛略有些伤感,他忙笑着岔开话题,笑着对荫山说起,今晚的代战公主不光扮相好,唱的也不比那些名角差,只是看着眼生,好像原来没有见过。
没等正在擦脸的荫山说话,坐在一旁的另一位先生告诉韩力夫,自己开戏前听剧院的人说今晚演代战公主的是王老板的徒弟唐蓉珍。
林德宣听这二位聊起今晚的代战公主,他也有些诧异的问荫山:“你这个徒弟的戏我从前也看过几次,我怎么今晚上看下来,这代战公主从扮相到嗓音再到做派好像不是唐蓉珍的路数。”
荫山擦干了脸上的水珠,略一沉吟后对德宣还有其他几位解释道:“今儿晚上的代战公主本来是我那徒弟唱,只是她临上台身上突然不舒服,只得由在戏院里搭班唱戏的朱碧君顶替上场,她才来了不到一年,又从未在别处唱过,也难怪大伙对她不熟悉。”
屋子里的众人经荫山一解释,这才明白了过来。德宣和嘉禾在开场前刚见过碧君,他们二位一听荫山说演代战公主的竟然是她,心里不觉都有些意外。
嘉禾惊奇的说道:“她不是唱青衣的吗?怎么唱起花旦来也竟然这么俏!”
德宣也笑着说:“难怪我觉得这代战公主的这一副好嗓子好似再哪里听到过,可不是她吗,去年试戏的时候这孩子的一副又清亮又通透的好嗓子让人当时就觉得这孩子往后定然会有出头的一天,今晚看来果然不差。”
荫山也笑着点了点头,说:“碧君这孩子确实是块好材料,嗓子扮相身段都没得说,更难得的是这孩子心无杂念,勤学苦练,不问是非,又最是个沉稳老练,谦和有礼的,不知比我班子里的那几个徒弟要强到哪里去了。”
德宣笑着对荫山说道:“荫山兄素日很少如此夸赞一个人,白晴方是一个,如今这个朱碧君又是一个,既然连你老兄都止不住的夸赞她,不如把那孩子叫来给这几位引见引见,看看台下的代战公主究竟是很等人物。”
其他几个人都笑着符合德宣道:“是啊,王老板,快将这位梨园新秀请过来让我们认识一下。”
其实,今晚在台上,荫山也对碧君的表现刮目相看,他真的没想到碧君不光能唱青衣,还能将花旦也唱的如此出彩,他猛地想起当日自己因为碧君有口无心的说要唱唱花旦的戏而被他训斥的事情,心中难免有些后悔和惭愧。
此刻,他见这几位报界的先生都对碧君夸赞有加,心想这可是个好机会,让碧君认识认识这些笔杆子,哪怕是在报上发一句有关她的消息,都总比藏在天桥无人知晓的好。
于是,荫山走到门外,叫班子里的人将碧君这边来。
不一会儿,刚刚卸完妆的碧君敲门走了进来。她见屋内坐满了人,先是微微一惊,然后腼腆的朝诸位笑了一笑。荫山向碧君一一介绍了除德宣和嘉禾之外的几位报界的人士,碧君带着谦和的笑容向几位鞠躬问了好,然后睁着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静静的站在一旁,听荫山和他们说话。
大家见台下的碧君端庄稳重,举止有度,一点都不像时下一些个唱戏的女孩子满脸的风情不说,言行还透着轻浮和狐媚。这几位都是北平几家大的报社的主笔,不像那些小报的记者专爱打探和宣传些桃色的新闻或恶俗的八卦来博人眼球,这几位最是爱才惜才之人,又多年来均热心梨园之事,许多像晴方、子声这样品行端正、才艺俱佳的梨园后起之秀都是经过他们手中的笔而名扬北平的。因此,平日里许多人戏班子都上赶着巴结这几位,想借用他们的笔来捧红自家的新人。但是这几位最是品行高洁之人,对于那些居心不良或唯利是图的戏班子和新人一概拒之门外。
这几位与荫山相识了这十来年,深知荫山的为人,今见荫山如此夸赞碧君,又看了碧君的戏,便不由得对这位不满二十岁的小姑娘刮目相看起来。众人带着好奇与关爱,简单的询问了碧君学戏以来的一些事情,又鼓励碧君继续刻苦练功,博采众家之长为己用,以她的天赋日后定然会有大的作为。
碧君一脸谦恭的回答这大家的提问,有虚心的听着这几位文化人对自己的建议,末了又向诸位行礼感谢了一番。正在此时,晴方卸了妆也走了进来,因大家与晴方早已熟识,因此互相马上又热络的聊了起来。众人在荫山的化妆间里从唱戏聊到京戏改良,又从改良聊到创排新戏,越说越欣喜,越谈越投机。站在一旁的碧君,带着欣喜的神情听着荫山和晴方还有这些有文化的先生们兴高采烈的谈论梨园行的事情,这些话是她在过去从未听人说起过的,这些话让她对自己所在的梨园行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也更加充满了信心,她不由得心里暗暗想到:“难怪爹爹当日在时,曾一再对我说要多读些书,多和有文化的人来往,时日一长你自己也就沾染了书卷气,见识自然也就比旁人广博学多,在台上唱起戏来也就更雅致更有味道了。”
众人又饶有兴致的谈了一阵子,后来大家见天色不早,便和荫山他们道别,一起告辞了出来。荫山和晴方边与这几位继续说笑着边送他们走出戏院,碧君一直静静的跟在众人的身后,和荫山和晴方一道将这几位送出了戏院的大门,才与他们挥手告别。
目送着几位客人分别坐上洋车各自回去,荫山和晴方意犹未尽的边返回戏院边继续着刚才的话题。碧君走在他们的身后不远处,一边听着两人的交谈一边准备回后台收拾东西回家。
就在碧君即将踏上台阶走进后院时,她听见身后好像有人叫了一声她的乳名。前边的两人谈的正兴起,自然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声音,只有碧君听的真切。她带着几分惊奇回头朝身后看去,身后并无一人。碧君心想许是自己听错了,当她回过头刚要迈进门槛的时候,又听见身后有人叫了一声:“小福子。”这声音比方才更大了一些,听得也更真切了。
碧君有些纳闷的再次转过头,朝四周又仔细看了看,她发现在西南角的一株榆树下闪出一个人来,因隔的有些远,天色又暗淡,看的不是很分明。
碧君走下台阶,探着身子朝那人说道:“你是哪位?”
那人见碧君没有看清楚自己,便快步走了过来,快到跟前时又渐渐放慢了脚步,站在那里温柔的说了句:“小福子,是我,还认识吗?”
碧君借着路灯昏黄的灯光仔细的朝那人的脸上端详了一下,这一看让她的心头猛的一紧,慌乱的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
碧君面前的这人一头浓密的头发,一双如月光般皎洁的眼睛闪着点点的星光,一张柔软的嘴唇微微的张开,绽着温润亲切的笑容,这张脸对于碧君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曾经无数次的出现在自己的梦境之中,陌生又是因为伤心之后已然看不清那笑容背后是否还存着当年的那份真心。
是的,站在碧君对面不远处的正是让碧君心心念念了五年多的平哥哥闫子声。此刻,在子声的心中也充满了重逢后的激动与喜悦,又夹杂着百般的不解与疑惑。
那一弯新月之下,两个人愣愣的站在那里,谁也不肯也不敢再多走近一步,纵然心里早已掀起万张波澜,但是脸上仍旧强做出平静的模样,眼睛却不由自主的将对方的面容深深的印在自己的心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