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六年五月末旬,魏学曾的八百里加急文书和锦衣卫的密报先后送达京城。
皇帝和内阁大臣收到魏学曾的急报,还没来得及商量出对策,一天之后,锦衣卫的密报便又送到了京师,顺带还附上了反贼头目勃拜的人头......
如此,历史上原本持续了半年之久,先后出动李昫、李如松、梅国桢等数员文臣武将,调派辽东、宣府、大同、山西等地数万兵马,耗费钱粮无数的宁夏之乱,在刘承祐未雨绸缪下,轻而易举的就平息了下去。
而刘家长子刘承禧也因平乱有功,被擢升为了锦衣卫正四品指挥佥事。
.........
勃拜的事解决了,国本的事便又被摆到了第一位。
没办法,这只能怪昔年张居正把大明治理的太好了,以至于万历一朝,除了万历三大征和明缅之争外,便再无其他大乱发生。所以任谁坐上内阁首辅的位子,都得先考虑怎么将大明国本给定下来。
………
新任内阁首辅王锡爵是个直性子的人,继任之后,没有学之前的阁臣那样上疏荐言,而是直接进宫觐见天子,当着朱翊钧的面劝言:“册立一事始终未定,大臣们每日议论纷纷,烦扰圣上和内阁,希望陛下早日决断,固我朝千秋基业,则群臣自然无词。”
这话意思说的很明白:国本之事不可能真的拖到十五年之后,如果不尽快解决,早晚还是会出乱子。
在册立太子的事情上,先后已经有申时行和王家屏两位内阁首辅倒下,朱翊钧也实在不想朝廷群臣就此事再闹下去了,何况现在已经将立皇长子为太子的时间推迟了十五年。所以干脆就同意先让长子朱常洛出阁读书,并加封王锡爵为太子太保,让其负责教导皇长子,与此同时,还命刘承祐为东宫侍读,一同协助王锡爵。
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决定。
其一,加封内阁首辅王锡爵为太子太保,让其负责教导皇长子,这就代表皇帝已经从实际意义上承认了朱常洛的地位,但偏偏就是没有任何名分......而在大明皇家,名分这东西,有时候比实际能得到的好处更加重要。
其二则是刘承祐东宫侍读的身份。
这样的任命,对刘承祐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这代表着皇帝已经知道刘承祐和郑妃私下里有联络,而将其调往皇长子身边侍读,就是在敲打刘承祐,警告他以后离皇三子和郑妃远一些。
......
左都督府,倾云院西厢房。
“东厂。”
书房内,刘承祐手指习惯性地敲打着桌案,皱眉喃喃自语道:“张鲸对我起了戒心,他把我和郑妃私下联络的事,告诉给了皇帝!”
座于刘承祐对面的如烟闻言,蹙眉问道:“如此说来,府上定然也早已混进了东厂的暗桩。”
“夫君,咱们要不要把这些人给挖出来处理了?”
“不可。”刘承祐摇了摇头,凝声道:“这么做不但于事无补,还会越发引来皇帝和张鲸的猜忌。”
“现在最要紧的,是要知道张鲸有没有察觉烟雨楼的存在......”
说到此处,想了想后,朝如烟吩咐道:“烟儿,你先把藏在府上的东厂暗桩给一一查出来,但是暂时不必去惊动他们,只需查出这些人有没有察觉到烟雨楼便可,余下的事,我自有安排。”
烟点了点头,应声道。
是夜,刘承祐辗转反侧,一夜无眠......且不说藏在左都督府的那些东厂番子,只说东宫侍读这个身份,便足以让他头疼不已。
这个位置看似风光,可在目前的局势下,对他刘承祐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职位。
只因在皇长子朱常洛身边陪伴的时间久了,则势必会引来郑妃的猜疑,将来若是皇三子朱常洵继位,必然会对其生出戒备之心,寻机将其罢免。
而若是皇长子朱常洛继位,一样不会重用刘承祐,因为他毕竟曾于郑妃往来密切,是郑妃的党羽,且推迟册立太子之事,也是他刘承祐一手促成的。
朱翊钧这一手玩得确实漂亮,直接将刘承祐摆到了里外不是人的位置上,偏偏还让刘承祐找不出任何破局的办法来……谁让人家朱翊钧是君,他刘承祐是臣呢?
......
和刘承祐一样感到压力山大的,还有王锡爵。
按理说,王阁老既然已经说服皇帝让皇长子出阁读书,承认了皇长子的太子地位,大家各退一步,这件事也就应该告一段落了。
可惜朝堂群臣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直来直往,说是册立,就必须册立,别说换个名义,就连少个字都不行!
所以皇帝同意让皇长子出阁读书,并不能让他们满意,朝堂上下,每日里仍是吵吵嚷嚷闹个不停。
这样一来就苦了王锡爵,从此踏上了申时行的老路,每日里不但要处理好各种公务,还要去各部衙门游说安抚,帮着皇帝四处扑火。
历朝历代,朝堂之中从来不会缺少野心勃勃的政治家。而万历一朝因“争国本”之事,前后已导致两名内阁首辅致仕,所以很多有心人早已看出,申时行和王家屏做不到的事,新任内阁首辅王锡爵一样也不可能做到......
而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王锡爵并未察觉,朝堂之中已经有一双眼睛盯上了他。
盯上王锡爵的人名为顾成宪,时任吏部员外郎。
如果光说顾成宪这个名字,或许并不能引人主意,毕竟名字没什么特殊的,官位也不过是从五品,从京城当官的人里面随便抓一把出来,估计有不少人都比他的官阶要高。
可要是把顾成宪这个名字摆到刘承祐的面前去,则必然会引动刘承祐的杀心。只因这顾成宪不是他人,正是将来“东林书院”的创始人,万历之后东林党的领袖,赫赫有名的布衣宰相,被人尊称为“东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