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8章:李恪的手段

    (求自动订阅)

    这时.

    那位在给百姓施粥的女子,,灵眸闪烁,目光也落在李恪身上.

    短暂停留之后,回首继续给难民施粥.

    李婉低声问道:“你一个月前就知道会有难民入长安,难道你真的能未卜先知.”

    李恪看了眼李婉,笑道:“未卜先知,那是神.”

    李婉道:“那你为何一个月前就购买粮食”

    李恪道:“我猜测,你信不”

    说完.

    他看了眼郑安顺,继续道:“告诉四城施粥的人,让他们从难民中选出代表,就说本王要见他们.”

    郑安顺一脸茫然,“殿下何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大唐有难,可不能就本王一人施粥救济难民,城里的王公贵族,名门望族是不是也应该表示表示.”

    李恪沉声说道.

    郑安顺还是有些不理解,“殿下,如果需要帮助,郑家愿倾尽一切,只要殿下一语,草民随时将仓库的粮食拿出来.”

    李恪拍了拍郑安顺的肩膀,“郑家是长安城首富没有错,救济难民也是应该做的,但不需要倾尽所有.”

    “有些人的财富与郑家不相伯仲,这一次,是时候让他们放点血了.”

    声音落下.

    他递给郑安顺一个眼神,后者点了点头,没有丝毫的犹豫,起身疾步离去.

    这时.

    李恪看向李存孝三人,“将本王准备好的告示,全部招贴出去.”

    三人3躬身一揖,转身离去,消失在长街上.

    李婉看了眼李恪,一脸狐疑,很是好奇,他到底想干什么.

    “回府,继续休息!”

    听到李恪的声音,李婉道:“这就回去,你就是起来看看难民啊.”

    李恪道:“我就是为了看看难民,不然还要干什么”

    李婉道:“这些难民虽然领了粥米,但眼下已是深秋,他们入夜在何处休息”

    李恪神秘一笑,“距离入夜还有早,到时候他们自然而然会有地方休息.”

    说完.

    他没有丝毫的停留,转身向前走去.

    ...........午后.

    整个长安城沸腾起来了.

    蜀王李恪张贴告示,号召全城百姓救济难民.

    告示一出,瞬间掀起轩然大波.

    告示中写的很清楚,难民亦是大唐子民,同样是袍泽姐妹.

    眼下朝廷对了对抗突厥强兵,国库空虚,无力负担难民.

    在此之际,凡是大唐百姓,应该风雨共济,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

    生活窘迫者,凡是有居住之地,可给难民提供.

    此次救济难民,乃是全城之,何人拒绝救济难民,就是...不承认自己是大唐百姓.

    如果发现如此之人,必严惩不贷.

    有国才有家,望全城百姓共度另外.

    凡拒绝救济难民者,本王将会让难民前往他们的府邸,造成的后果自负.

    当然.

    蜀王李恪在四城施粥的消息,亦是不胫而走,传遍长安城大街小巷.

    李恪以身作则,已经传为全城的佳话.

    一时间.

    全城联动,百姓们纷纷捐钱,捐粮,并且表示愿意接受难民在他们家里暂居.

    这一切李恪其实早已料到了.

    百姓本善,当然不会拒绝救济难民.

    可他们本就过的拮据,力量太过绵薄,根本解决不了太大的问题.

    要想真正帮助到难民,还是需要城内那些.........富户.

    这时.

    李存孝,高宠,杨再兴三人3先后返回蜀王府,告知太子,魏王先后出面,捐助百姓大量的银钱.

    郑安顺更是捐了千石粮食.

    李恪只是点了点头,脸色依旧没有丝毫表情,太子和魏王出面,那是看他已经施粥了,就算做做样子,他们也要如此.

    否则,单单李世民哪里就过去.

    但是他想看到的那些王公贵族,五姓七望之人,到现在还没有丝毫的动静.

    很显然.

    他们并没有将李恪张贴的告示放在心上,既然如此,李恪觉得有必要给他们上一猛药.

    这些人心存侥幸,以为李恪不敢动他们.

    殊不知.

    李恪就是要动他们,让五姓七望门阀之人知道,他们还是大唐的子民.

    就在这时.

    郑安顺带着从难民中选出的代表,来到蜀王府内,李恪看到出现的百人,剑眉一挑,移步向前走去.

    李恪将众人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下一步该干什么,之后,命十名背:嵬军带着这些难民离开.

    这十人李恪让他们提前进入长安城,早已对城内了如指掌,对五姓七望门阀下的生意,亦是熟记于心.

    由他们带领难民前去,李恪丝毫不担心会出现任何问题.

    至少.

    眼下难民中选出的代表,完全是听他的指示.

    .............黄昏时分.

    长安城内陷入胡乱中.

    难民入城,进入到酒楼.

    ,客栈,还有一些府邸前,聚集了大批的难民.

    如果仔细去观察,这些酒楼,客栈,府邸都是五姓七望门阀势力的.

    很快.

    这件事情就闹到李世民面前.

    看着眼前五姓七望派来的代表,李世民知道他们前来是为了什么事情.

    状告蜀王李恪.

    私放难民入城.

    强占他们的酒楼,客栈,医馆,商会.

    这一切不用眼前众人说话,李世民已经心知肚明.

    但他只能装作不知道,不过心里却是暗自夸赞李恪,脑子灵活,做事手段凌厉.

    当王德将长安城内发生的一切告知时,李世民完全沉浸在震撼中,没想到李恪做事如此犀利.

    思路清晰,方法别出心裁,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尤其是他看到李恪张贴的告示,上面的内容让李世民,对他这个儿子再一次有了全新的认识.

    心系百姓,心系大唐.

    李世民知道,至此之后,李恪能够委以重任.

    这时.

    李世民目光落在众人身上,一脸茫然道:“众卿急着见朕,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接着.

    一名官员将城内发生的一切道出,李世民一副非常意外的表情,“竟有此事,蜀王当真胡闹,有什么事情不能与众卿商量,竟如此极端行事.

    “这一次,朕一定要好好训斥他.”

    说着.

    李世民顿了顿,继续道:“不过,众卿背后的家族在难民之事上,是不是做的也有些过分,普通百姓尚且能够为国分忧,尔等所在的门阀皆是大唐的中流砥柱,却在大是大非面前如此糊涂.”

    “朕将难民之事交给了蜀王,并且答应他,一切由他决定,朕绝对不插手.”

    “你们现在这样让朕很为难啊,匹夫有责,你们难道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飞卢提醒您:读书三件事收藏,推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