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 .)
李承乾出列,躬身一揖,禀拳道:“父皇,儿臣也想前往突厥,灭灭颉利的威风,可儿臣这几日腿疾复发,恐不能骑马。”
“儿臣身体是小事,但怕耽搁了营救百姓,那儿臣将成为罪人。”
闻声。
李世民点头,“太子腿疾复发,就留在东宫修养,前往突厥人选,朕换做他人前往。”
李恪笑而不语。
这一刻。
魏王李泰出列,躬身道:“父皇,孩儿愿前往突厥。”
一时间。
百官目光齐刷刷落在李泰身上,皆是赞不绝口。
李泰突然要求前往突厥,倒是让李世民意外的很,这让他没有丝毫准备。
然而。
就在这时。
李恪背后一名官员出列,“陛下,魏王年纪尚小,之上还有蜀王,百官皆知,蜀王文韬武略,尤其是武功深不可测,微臣以为蜀王前往突厥最为合适。”
语落。
十余人出言附和,皆称李恪前往最为合适。
原因很简单,李泰年纪小,前往突厥没有震慑力。
长孙无忌再次谏言,也称蜀王前往最为合适。
朝堂上。
方向瞬间直指李恪身上,百官目光齐刷刷汇聚,都想看看李恪到底会如何抉择。
上首。
李世民沉声道:“蜀王,你觉得如何,敢不敢前往突厥?”
李恪出列,面色无波,方才让自己前往突厥之人,不是魏王府的人,就是与长孙无忌走的近的人。
他们显然是早有预谋,目的就是为了将矛头直指在自己身上。
不过。
对此,李恪并没有觉得奇怪。
有李世民的刻意偏袒,百官又深知这一点,他们当然敢肆无忌惮了。
李恪看了眼李世民,“父皇,前往突厥,儿臣没有意见,民为贵,社稷次之,儿臣一条性命更次之。”
“不过,既然是儿臣前往突厥,那容儿臣提几个要求可好?”
李世民点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朕一定满足。”
李恪笑道:“要求很简单,其一,前往突厥,一切有儿臣全权做主,任何人不得干预,包括父皇。”
“当然了,儿臣一定将百姓和士兵,安全带回绥州。”
“其二,儿臣需要绥州守将,与儿臣一起前往突厥。”
“其三,如果儿臣完成任务,以后弘文馆和百骑营,儿臣可以不用再去。”
对于李恪提出的三个要求,第一个和第三个倒是没有什么,只是这第二个带绥州守将一起前往突厥,这样让李世民有些意外。
李恪要范兴做什么?
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越是想不明白的事情,他就越感到危险。
因为他为一国之君,一切事情都要在他的掌控中。
李恪行事,他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这时。
李承乾出言道:“父皇,三弟身为皇子,前往突厥营救百姓,却提出这么多要求,他眼中还有大唐,还有父皇,还有百姓?”
李恪冷笑一声,转身注视于李承乾,“既然太子眼中有大唐,有父皇,有百姓,那突厥你去啊。”
“既然是太子因为腿疾不能前往,三弟可以效劳,马上帮你将腿疾治好,午后太子就可以出发突厥。”
“我...........”
李承乾脸色紫青,气的说不出话来,一侧,长孙无忌疯狂给李承乾使眼色,可后者却没有丝毫的察觉。
见状。
李世民连忙道:“恪儿,你的要求朕答应了!”
李恪道:“儿臣下去部署了,赎百姓的钱粮,父皇准备好了,儿臣再前来。”
就在李恪转身离开之际,魏征突然道:“蜀王殿下,难道不需要兵马护送?”
李恪笑道:“不用。”
语落。
李恪起身离开御书房。
这时。
百官皆是露出狐疑之色,担心蜀王拿数万百姓儿戏。
可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心里却知道,李恪一定有办法将百姓带回绥州。
李恪离去。
早朝还在继续。
李世民下令让房玄龄将钱粮交给李恪,同时传令给在幽州和冀州的李靖,李勣,让他们率领大军向突厥方向逼近。
李恪身系大唐百姓安危,李世民当然不希望出现任何差池,否则大量的钱粮将会打水漂。
一晃三日过去。
李恪带着李存孝,十飞虎军离开长安城,而他们离去并没有携带钱粮。
至于钱粮。
则有郑家商会负责调遣,李恪只需前往距离绥州较近的城池,郑家便会将筹措好的钱粮交给他。
但是从一开始,李恪就没有想过要给突厥钱粮。
就在李恪离开长安城之后。
宫中。
李世民接到消息,得知李恪只带领一名将领,和十侍卫离去,大感意外。
亦是被他这份气魄震撼,并且得知钱粮由郑家在北寒城筹措。
李世民不禁赞许,李恪行事颇有章法,胆大心细。
如此一来,钱粮可以在最快时间抵达绥州,李恪赶往绥州没有运输钱粮,速度上也会提升很多。
这一刻。
他心里倒是非常期待,李恪此番如何完美的将百姓带回绥州城。
“陛下,两位仙师来了!”
王德突然出现在御书房内,躬身一揖说道。
“唔,让他们进来吧!”
李世民这才想起,他让袁天罡和李淳风推演李恪的命数,现在两人前来,应该是已经有了结果。
少时。
袁天罡和李淳风进入到御书房,躬身施礼之后,李世民将目光落在两人身上,刚欲开口询问,但看到两人的样子,李世民脸色勃然大变。
“两位仙师这是怎么了,为何会成为如此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