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冬日长,春日短,随着满山遍野变成深绿,小麦、水稻一天一个样儿,眼瞧着分蘖、拔草、出穗,先是麦田一片金黄,稻田也像受感染一样,秋风一刮,很快变成了黄澄澄一片了。
对于陈大远来说,这真是个多事之秋,又是烦恼之秋。
他桌子上摆着两份材料,一份是新华社记者写的内参,内参的左角上写有老部长的亲笔批示:
陈大远同志:
新华社记者通过在小江南农场调查写的这份材料很好,请你一读,并请组织局班子领导成员学一下。我建议,利用今冬时间,认真总结小江南农场大力兴办家庭农场的经验,尤其是连喜家庭农场的经验,他们提出来的“两自理,四到户”很有现实意义,希望你们不断完善,拿出一个操作性强的方案,先在你们局推开,待明年末全面总结经验教训,部里准备在你们那里召开全国农垦系统兴办家庭农场现场会。你们在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艰苦条件下做出了卓著贡献,希望你们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迎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再创佳绩……
另一份材料是省政府办公厅的通知,通知说,省政府定于最近在小江南农场召开“稻壳无土育秧现场会”,请局里安排小江南农场做好会议准备,并明确提出要求,由农场介绍推广经验,由高小颖介绍这一科学新技术的原理、措施和育秧过程。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陈大远点着一支香烟,踱了几个来回,站在窗前,瞧着远方的蓝天,脑子里浮现着蓝天下一片片黑油油的土地,一座座新型的国营农场,气势磅礴的农航站排列着三十多架飞机,威武的农炮站像军营一样,排列着二百多门大炮……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作业,就像军舰行驶在金色的海洋,秋天的场院里,扬场机喷吐出一条条金色的飘带……
他每当看到这些,联想到这些,自豪感就油然而生,很自然地和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联系在一起,还不止一次自觉不自觉地哼起了歌唱伟大的祖国那首歌曲。
此刻,他心里很不平静,也百思不解,省报的,国家级报社的,新华社的那些记者,来采访时好吃好喝,当时什么都采访,什么都记,光荣农场加强管理,办好国营农场的事例那么生动,高大喜捧着从上甘岭带回的烧焦的松木疙瘩的事迹那么感人,那么慷慨激昂,那么感人肺腑,就是感动不了他们,大报小报几乎都写小江南农场兴办家庭农场,况且现在还没有效益验证,合适吗?老部长也是,听风就是雨,要推广小江南农场办家庭农场的经验,为时过早吧?这个高大喜也是,自己的姑娘当了农业专家,发明创造的东西为什么到小江南农场干去,为什么去给小江南农场添光加彩?
这几天,局机关让这些报纸给搅得议论纷纷,思想混乱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
陈大远凝神思考着这些年来国营农场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判断着自己的工作思路不会错,踱步到窗前时,突然发现拥向办公大楼门口一些群众,他正想问问是怎么回事儿,是哪里的,办公室主任敲门进来报告说,是光荣农场、小兴安农场等下边几个农场工业企业的职工在集体上访,他们说已经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对国家拨款改贷款有意见,有的企业因不发工资已经停了产。陈大远嘱咐办公室主任,请常务副局长亲自接待一下,要注意多做思想工作,千万别激化矛盾,让大家克服眼前困难,所拖欠大家的工资,一分也不会少给的,对于拨款改贷款问题,国家支持问题,他最近要亲自去北京找部里,找国家领导汇报,要求解决这些问题。
办公室主任听完要走,陈大远又招呼回来,吩咐马上安排车,让农业处、科技处、体改处、工业处的领导都跟着,一起去光荣农场和小江南农场。主任应声安排去了。陈大远掐灭烟,思忖着,坚信自己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改革无序,自由试点,记者乱写文章,这还成什么体统?要服,还是服毛主席他老人家,好,乱就乱吧,毛主席老人家不是有句话嘛,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等乱到不可收拾的时候,我陈大远再重整旗鼓,那时候可就不客气了……
他想着想着,捶一下桌子,拎起公文包朝楼下走去。
两辆日本丰田大吉普车很快驶上公路,陈大远带领办公室主任和通知的人,直奔光荣农场疾驶而去。他们只是在路上吃了中午饭,太阳落西的时候到了光荣农场。高大喜和班子成员在场界上迎接,这回,陈大远好长时间没来了,惦着这里的情况,听了高大喜几次汇报,也打过几次电话,高大喜不是说很好吗,怎么会有集体上访的呢?这回,要亲自来看看,话说出去了,这是自己蹲的点儿呀。
两辆吉普车停在了场界处。
“陈书记……”高大喜指着泛黄的田野说,“今年虽然遭受了严重的春旱,在局党委和陈书记的支持下,我们场广大干部职工浴血奋战,起码也是个小丰年。”
“好啊。”陈大远点点头,一转身便问,“看来,小江南农场的收成也不错。”
高大喜指指长长的水渠说:“小江南获得丰收,是借了引水灌溉的光。”
“对!”陈大远对身边随从的几位处长说,“在总结小江南经验,特别是进行两场效益对比分析时,要排除这一优势因素,这不能都算是办家庭农场的功劳。”
处长们有哼的,有哈的。
陈大远问:“大喜,我不明白,小颖是光荣农场的科技人员,又是你的女儿,怎么到小江南去推广科研成果?”
“陈书记,”高大喜自愧地说,“虽然说两个场都是北大荒的,可光荣农场是你抓的点,这一点我很自愧,一个原因是小江南极力地请小颖;另一个原因,当时苗苗刚从小江南农场调回来,心里有点儿不顺,我们俩正在闹点儿小意见,没顾得上过问。”
陈大远问:“噢,姜苗苗现在情绪怎么样?”
“这……”高大喜瞧瞧周围的人,又转过脸说,“陈书记,抽时间我向你汇报。”
陈大远看着水渠,想起了上次抢水事件,眼瞧就要大闹起来的时候,他悄悄走了。当时考虑,自己在场不好说话,高大喜和贾述生都在场,凭着高大喜的魄力,贾述生的性格,光荣农场肯定占上风,这样,符合他的心意,要是自己在场裁决起来就有不好说的话,光荣农场毕竟是自己蹲的点,况且涉及到走什么道路,两场正处于白热化状态,他灵机一动,走为上策。临走时还大发感慨:两个场长都在,竟出这种事情。看……要是处理不好,我非拿他们试问不可!
“大喜,”陈大远问,“那次抢水事件后,两场关系有什么变化没有?”
高大喜笑笑:“争水是工作上的事情,我和贾述生毕竟是生死战友,有好多事情我都忍了。现在看来,虽然接触上少了一些,主要还是在是不是办家庭农场的问题上,弄得思想上就不好沟通了……”
没等高大喜说完,陈大远拍着他的肩膀说:“大喜,宽宏大度,不愧是上甘岭下来的战斗英雄,好,好啊。”
高大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接着说:“陈书记,最近就更难沟通了,贾述生胆子是大,竟然同意跟着蒋介石跑到台湾、现在成了老板的一个姓鲍的在他那里建工厂……”
陈大远问:“他经过谁批准了?”
“不知道,”高大喜说,“我当初不信,前天,我坐车从那里路过,可不是,新建的工厂厂房都平口了!”
陈大远一皱眉头:“走,看看去!”
陈大远一哈腰进了驾驶室,越野大吉普像出弦的箭似的直奔小江南农场而去。
起风了。
黄灿灿的稻浪荡出层层金浪,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像一支美妙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