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一章 殿堂

    聊了一段有的没的,话题又回到了表演。

    “我一直很好奇,你接剧本,最看重什么?”

    “逻辑性还有完成度,其实,剧本这种东西,分析起来就三个层面:人物、主题、故事。我先看主题,然后看故事,最后看人物…”

    “你不考虑导演吗?”

    “这个是之后考虑的事情,”沈明补充了一句:“最开始,我也没什么条件考虑导演或者团队…”

    瑶瞄问:“但你选择的戏都挺不错!”

    “运气好,遇到的导演、团队都挺靠谱的,尤其是《火锅英雄》的团队,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创作的快乐!杨勤导演很尊重演员,不会因为他是导演,就把你当成表演工具…这个对年轻演员来说,太重要了!”

    周讯强烈赞同:“对,确实很重要!”

    “当你带着疑问跟导演沟通,他却很敷衍,这种态度,无意间会伤害到演员的创造性…”

    瑶瞄:“我发现你好像只接商业片?”

    “不会啊,我也借了很多边缘、偏文艺题材,比方说《爆裂鼓手》、《爱乐之城》…”

    “为什么不拍一些国产文艺片呢?”

    “主要没有喜欢的剧本,现在市场火爆,大都是商业片,其实演员的选择权非常小,永远跟着产业变化而变化…”

    “所以你自己做了投资人?”

    “…对,反正我看到好剧本了,明明有机会成为优秀作品,却只能做成半成品,其中很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资金,我就很可惜…”

    瑶瞄点了点头:“所以你才会注资《流浪地球》还有《哪吒》?”

    “情况是这样的,《流浪地球》,我们都不是很看好,包括导演还有几个出品方,我们当初的想法是开拓一下,最好能做出来,那好几个出品方因为我的关系才投的钱,包括景哥,他也是看到我投了八千万,觉得自己不能落后,跟投了六千万;到了《哪吒》,我就觉得这电影应该不会亏本,然后就投了!”

    “可是很多资方中途撤资了?”

    “信息不对称,电影投资其实是件特别复杂的事情,主投、跟投甚至拍摄的时候都能继续进场追投,相关数据的不完善导致投哪个电影都是赌博,很多资方就会选择那些看上去卖相还行的电影。像《哪吒》这样的,一做就是五年,其实是太符合商业流水化生产的,我是因为不缺钱,所以可以追投…”

    ……

    为什么前几年那么多流量电影?

    这个要从电影的可控性说起!

    在看电影的人眼里,好电影的标准是好故事+好演技+好制作。

    但在市场上,大部分时候,好故事+好演技+好制作,都不如好宣传。

    好莱坞也一样。

    所以宣发费用一般都要用掉制作费用的百分之五十,有时甚至会和制作费用持平。

    大部分人其实审美都是跟踪性的,只要做出一部标准的片子,然后让更多人知道,就会有更多收入。

    宣传,最有力的一个要素,叫做大明星。

    观众更想看一个自己熟悉的明星的作品,所以明星一直是电影宣传里的一个主力要素。

    这是打从电影商业化开始就有的一个认知。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这一切。

    自媒体的传播渠道,制造了一批拥有大量粉丝却无作品和实力的流量明星。

    资本意识到,流量明星实际上自带很强的宣传力,可以霸占大众的视野,制造一种某东西很火的错觉,于是就出现了之前中国电影对流量的盲信。

    但是流量只负责保持宣传热度,真正让人走进电影院的一个重要宣传点,是iP。

    iP除了原作粉的人气基础,最主要的优点在有眼缘——一个已经被人证明是好的东西,大家会更放心的去看。

    只是很可惜,从《大圣归来》开始,网民的评价占据电影票房的比重变得越来越强,一个电影好还是不好,口碑效应越来越快,几乎上午上映,下午就能见分晓。

    这就导致很多滞后的投资撞上了钉子。

    《上海堡垒》,就是在试图重复上个时代的必赚钱商法的情况下,因为制作上的滞后而撞死的典型。

    不是他们的投资有问题,在他们立项的时代,流量+iP的组合,是一个必然赚钱的函数。

    只不过这个时代终结的太快,以至于资本被闪了腰。

    ……

    “一个年轻的演员”

    “练好了一身的技艺,然后来到剧组”

    “他准备用他所有的热情来改变这个剧组”

    “改变这个世界”

    “当这个演员成熟了以后呢”

    “他就知道”

    “改变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的”

    “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不要忘记你的初心,仍然达到你的目的”

    周讯忽然问道:“那你的初心是什么?”

    “…赚钱!”

    “啊?”

    沈明笑了笑:“我最开始就想着赚够三百万,回长沙买一套大别墅,然后找份工作,或者跟我爸一样,开个五金店,娶个媳妇,生一堆小孩,再养两条狗,但人的想fǎ huì变嘛…”

    “怎么变了?”

    “佛家讲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觉得很像演员的三重境界…当你境界达到一定程度,你一定会触碰到瓶颈,那突破瓶颈之后,那种感觉真的就像《一代宗师》里面的自己、见众生、见天地…”

    “我真觉得自己算是老天爷赏饭吃,最开始的时候,我对表演一窍不通,但我就是知道怎么调动情绪,怎么演才是对的,进了圈子,侥幸让大家喜欢,那在克制自己yù wàng的同时,我也想走进表演艺术的殿堂,去看看最高境界的演员到底有什么不同!”

    周讯:“那你现在到什么境界了?”

    “不好说,看导演的能力…”

    “怎么说?”

    “我拍《坚如磐石》,就完全放空自己,把自己交给老谋子,让他雕琢…我很相信他,但这种信任感是建立在提前知道他是大导演,而且对演员要求很严格的前提下,如果是一个小的导演,那我可能需要一点时间建立信任…”

    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