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世界上有“会说话的哑巴”、“识字的文盲”,你一定会感到奇怪。s`h`u`0`5.`更`新`快
是的,世界上确实有“会说话的哑巴”:一个不会说外语的人,遇上外宾或者来到外国,如果没有翻译在场,那就只好像哑巴似的,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意思。
是的,世界上确实有“识字的文盲”:一个只识本国文字而不识外文的人,在外文报时,目不识丁,岂不成了文盲?
要想不成为“会说话的哑巴”、“识字的文盲”,就要学习外文。不过,一般的人,学一、两门外语还可以,全世界有那么多的国家,那么多的语言,怎能门门精通?
然而,外语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桥梁。多懂一门外语,会使你多懂许多知识。怎么办呢?可以请电脑充当“翻译”!
“翻泽电脑”——好易通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它只有普通的笔记本那么大,可以随身携带。这种“翻译电脑”虽然小,本领却不小,能够互译七种文字:英文、中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和西班牙文。
比如,一个英国人来到日本,不会讲日语,他可以拿出“翻译电脑”,把要说的话按照英语掀动“翻译电脑”上的英文字母键,然后掀一下日语键,于是,“翻译电脑”的显示屏上,马上显示出这句话的日译文。这样,一个不懂日语的英国人,不断揿动“翻译电脑”上的电键,就能在显示屏上用日文表达自己的意思。
同样,一个不懂英语的日文人,也可以借助于“翻译电脑”,把日文译成英文,把自己的意思告诉英国人。
这样,一些不同国籍的人,在“翻译电脑”的帮助下,便可以进行交谈。
当然,把“翻译电脑”作为学习外语的工具,那也很好。比如,你把一句英文译成西班牙文,译得对不对呢?只消跟“翻译电脑”显示屏上出现的西班牙文对照一下,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不过,由于“翻译电脑”中贮存的单词有限,只能进行一般简单的日常会话翻译。在大型电脑中输入词汇、语法指令,可以把一篇文章、一本杂志甚至大部份的著作,自动译成另一种语言。现在,美国国会图书馆里,有700多种期刊是用电脑译成各种文字的。
不过,电脑目前还只能翻译语法比较简单的科学技术著作。用它翻译文学作品,译错的地方就比较多。特别是用它翻译诗歌,常常错误连篇。这也难怪电脑。即使由人来翻译诗歌,也甚为吃力——因为诗的语言精炼,语法复杂,最难翻译。
用电脑进行翻译,一般经过四个步骤:
第一,把原文输入电脑;
第二,按照电脑内贮存的“词典”,把各个单词译出来;
第三,把译文单词按语法规律进行组合;
第四,把译文打印或显示出来。
当然,现在电脑的“翻译水平”还不够高。科家们正在研究“语言翻译电脑”。这种新型的电脑,能够“听”懂人们的话,随即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说”出来。这样,你只消带着“语音翻译电脑”,就可以同外宾直接交谈,用不着不停地按键,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