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骞等人得知子贡与先生相遇了,先生与子路在一起,平安无事,一个个也就放心了。
既然先生可能去宋国,那好我们就跟随去宋国吧
正好闵子骞的家在宋国。既然鲁国不欢迎了,那就回家吧
鲁宫那边已经放出话来了,不希望孔子以及他的学生在鲁国传播他们的思想,并且给他们开具了游学证明,那还呆在鲁国做什么
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相信先生的思想,会在天下放光芒。鲁国不用我们,那是鲁国的损失走我们走也
你还赶我们走不要你们赶,我们自己走。
颜回早就准备好,要去追随先生,服侍先生。可是就是不知道先生的去向。现在好了有了先生的消息,并且大家都愿意追随。那么大家就一起去吧
又过了几天,鲁国方面没有什么动静,好像是真的不追究了。子贡、闵子骞等人,也根本不管鲁国那边有什么动静,他们是决定了,去追随先生。
大家都准备好了,这天准时动身。
“都到齐了没有”子贡问道。
“还有几个人没有来”闵子骞朝着人群中看了看,说道。
之前相约一起去追随先生的有三十多个。现在真正来的,只有一半不到。
“他们他们”颜回小声地说道“我听外面的人说他们又被召唤回去了”
“召唤回去了什么意思”子贡不解地问道。
闵子骞扫了人群一眼,点头说道“他们都是鲁国的官员,怎么走可能是真的不走了”
“你不是说他们的官职都被季大夫他们给停职了”子贡不解地问道。
“之前是停职了这不是也许”闵子骞小声地说道“可能是听说他们要追随先生去,所以季大夫他们,又把他们召唤回去了”
“这这这”子贡很是不理解。
“他们以前是先生推荐去做官的,结果这不是先生堕三都捅了漏子,他们才被停职的现在事情算是过去了,所以又把他们召唤去了”闵子骞猜测道。
“那我们还等不等他们”颜回着急地问道。
“等等个屁走”子贡手臂一挥,说道。
然后率先走了出去。
“走”闵子骞第二个响应,跟在后面。
颜回没有说话,第三个跟了上去。
其他人见状,也都一个转身,朝着学堂外面走了。
为了不受连累,亓官氏和孔鲤都没有出来送行。
乐歌也一样,没有出来送行。好像这些人的行为、意愿跟他无关。
亓官氏是想出来送行的,可乐歌不让她送。毕竟还不知道鲁宫那边是什么意思鲁公、季桓子他们是真的放过孔子师生还是欲擒故纵先放松一下,看你们什么举动然后一网打尽。
既然孔子写了“出妻证明”,那么亓官氏、孔鲤就跟孔子无关了。所以这些学生去追随孔子,就不关两人的事。
“呜呜呜”见子贡、闵子骞、颜回等人追随孔子去了,亓官氏大哭。
此刻她有千言万语,却无法当面向学生说,让学生传达给孔子。
“哭什么哭也许学堂里就有鲁宫的探子、眼线你的一举一动,就会传递到鲁公和季桓子耳朵里”乐歌劝道。
子贡是富二代,而且最近一笔生意又赚了钱,所以出手很阔绰。他自己骑马,还买了五辆马车。其他人不用步行,也不用坐商队的马车。
有不少人出远门,为了图方便和安全,他们会跟随商队出行。上坡时帮商队推马车,下坡时坐到马车上。如果专门坐马车,不出力的话,是要给商队钱财的。
如果商队是空货运行,那么就有空下来的马车,就可以坐马车。
一般大型商队里面,都是有空出来的备用马车。所以是可以带客的。
现在子贡这个富二代给大家买了马车,大家都不用步行了。
“站住”
“什么人”
“请出示证件”
“请接受检查”
子贡骑马在前,众人的马车跟在后面,队伍有些壮观,直奔曲阜城南门。
去往宋国,走南门有一条官道,可以就近到达宋国。
南门是鲁国的一个重要城门。所以平时检查得很很严格。特别是现阶段,盘查得更是厉害。
以前曲阜城的守城不是方忠。现在守城的头目是方忠。
以前的时候在孔子堕三都的时候,方忠是封地的城池内生活。大多数时候,在妻子的封地上面生活。这不是听说孔子要堕三都,他就出来阻止。结果没有阻止成功。
他是人微权轻,孔子没有理睬。
以前在季平子时期方忠深得季平子喜欢,得到重用。后来不是季平子死了季桓子承袭了爵位季桓子承袭爵位后,其他人都得从曲阜城内的季府搬走。为了安全起见,曲阜城内的季府,只能由季桓子的直属亲人居住。其他人都得搬离。
以前方忠是住在曲阜城内的季府,跟季平子在一起生活。季桓子承袭爵位后,方忠等人只能搬到封地上生活。
这不是方忠阻止孔子堕三都有功,季桓子就把他提拔起来,做了曲阜城的守卫头领。
方忠正好到南门来巡查,见子贡一行人浩浩荡荡、大摇大摆过来了,他不由地冷笑了一声。
别人他不怎么认识,这个子贡他是认识的。因为这不是子贡最近负责给季桓子贩运货物季桓子是想让方忠负责的,方忠觉得自己不能做这种事,所以就没有答应。
不是让他负责贩运,而是让他负责与子贡接触。也就是由他出面。他是受道家学说思想影响的人,自然是不会答应的。答应了以后出事了就由你来担责。
守城的兵士见主子来巡查了,自然是积极工作。所以就把子贡等人给阻挡下来了。他们这些兵士,才不认识你是子贡还是谁富二代在兵士面前毛用都不管。你要是太吊了,激怒了人家人家敢把你刺死……
兵士们不怕富二代,只怕权力者。
“我们是”子贡正准备说自己是孔子的学生,是追随先生去的。可想想还是掏出身份文牒,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