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一章只见龙尾未见龙首

    &nbsp&nbsp&nbsp&nbsp朱由榔前世的时候,查过张献忠沉银的资料,知道当时为了挖掘这笔宝藏,是把江水抽干了的,发掘面积达100万平方米。

    &nbsp&nbsp&nbsp&nbsp永历四年,当陈邦彦告诉他库银不多的时候,朱由榔一个特殊的机会,猛然想到了这笔外财。

    &nbsp&nbsp&nbsp&nbsp但是,他也预料到了发掘的难度非常大。

    &nbsp&nbsp&nbsp&nbsp一个是没有现代的抽水和挖掘设备,仅仅凭人工,怕是耗时将非常长;

    &nbsp&nbsp&nbsp&nbsp二是三百年后岷江的水量肯定比现在的水量少很多。因为现在环境没有被破坏,上游的水量相对充沛。

    &nbsp&nbsp&nbsp&nbsp因为这两个难题,他初步定的方案是看看岷江的水量究竟有多大?能不能在枯水期把上游堵住,临时筑起个堤坝,然后再把截断的岷江水用人工排干,虽然费劲了点,但只要人多,应该也不是多难的事。

    &nbsp&nbsp&nbsp&nbsp或者说,如果水量实在太大,无法完成截流,那就看看在彭山附近有没有把岷江改道的可能。

    &nbsp&nbsp&nbsp&nbsp如果彭山附近是平原的话,就可以在其旁边能再挖掘出一条河道,让岷江改道,而把有沉银的彭山段绕过去,那样岂不是也能“涸泽而渔”?

    &nbsp&nbsp&nbsp&nbsp所以,他把张同敞的工程兵给编入了西征军的行列。

    &nbsp&nbsp&nbsp&nbsp所以,顾炎武和杨爱等人产生了疑问。

    &nbsp&nbsp&nbsp&nbsp可在来成都的路上,朱由榔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自己的那两个想法都不可能实现。

    &nbsp&nbsp&nbsp&nbsp主要是水量太大,宽100多米,深米多,且水流甚速,截流是不可能完成的。

    &nbsp&nbsp&nbsp&nbsp而且,彭山周围全是山地,再开挖一条河道的计划也只能落空。

    &nbsp&nbsp&nbsp&nbsp明知道大量金银沉在江底而不可得,跟看到一块香喷喷的大肥肉却吃不到嘴里一样,真的让人心痒难耐。

    &nbsp&nbsp&nbsp&nbsp按说,既然想不到好法子,就把这个秘密埋在心里,留到后世去解决是最为稳妥的。

    &nbsp&nbsp&nbsp&nbsp但朱由榔非常不甘心,所以,他才把心腹臣子宣召来,把“献忠沉银”的事说了。自己没办法捞上来,他们不一定想不出好办法。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嘛。

    &nbsp&nbsp&nbsp&nbsp顾炎武的质疑,让朱由榔心中一亮,越琢磨越有道理。

    &nbsp&nbsp&nbsp&nbsp莫非这里边真有猫腻?

    &nbsp&nbsp&nbsp&nbsp三百七十年之后金银发现于江底,那么,三百七十年之前这些金银就一定在江底吗?这三百七十年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变化呢。

    &nbsp&nbsp&nbsp&nbsp要知道世界是运动的,是在不断变化的。

    &nbsp&nbsp&nbsp&nbsp会不会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呢?比如,宝藏其实并不在江底?

    &nbsp&nbsp&nbsp&nbsp虽然这个可能性极小,但却是极有存在的可能。

    &nbsp&nbsp&nbsp&nbsp只要存在这种可能性,朱由榔就打算试一试。

    &nbsp&nbsp&nbsp&nbsp毕竟那可是一亿五的金银啊,若能弄到手,什么清兵啊,商业计划啊,不是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吗?

    &nbsp&nbsp&nbsp&nbsp所以,朱由榔打定了主意,要寻找这种可能性。

    &nbsp&nbsp&nbsp&nbsp那就从童谣入手,先查一查石龙、石虎的事吧。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朱由榔放出驾临眉州的消息,却没有眉州,而是将座船停在了江口镇的江面上。

    &nbsp&nbsp&nbsp&nbsp查访石龙、石虎的事,就交由顾炎武带着焦琏、张同敞一同去办,他则和陈贞慧、杨爱在船上批阅奏章,等候消息。

    &nbsp&nbsp&nbsp&nbsp“陛下,有好消息,有好消息。”

    &nbsp&nbsp&nbsp&nbsp这日,朱由榔批完奏章,杨爱伺候着正喝功夫茶呢,顾炎武一身泥水地进来,兴奋地禀道。

    &nbsp&nbsp&nbsp&nbsp“什么好消息?”朱由榔惊喜地问道:“找到宝藏了?”

    &nbsp&nbsp&nbsp&nbsp“没有。不过,找到了石龙、石虎!”

    &nbsp&nbsp&nbsp&nbsp“啊?找到了石龙、石虎,岂不是说,这个童谣是真的?”朱由榔兴奋地问道。

    &nbsp&nbsp&nbsp&nbsp“不一定。据臣查访,石龙石虎凿造于宋代伏虎寺山门外,并题诗‘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中华宝藏兴,民族昭千古’。可惜,此寺毁于战火,早已不在,但石龙石虎仍在。”顾炎武答道。

    &nbsp&nbsp&nbsp&nbsp“哦?金银萃山薮?这么说,宋朝时期,就已经有人预测到此地藏有金银么?或者说,宋朝的时候就有人将宝藏藏于此处了?”朱由榔一听伏虎寺的题诗,感觉真是太神奇了。

    &nbsp&nbsp&nbsp&nbsp“是啊,臣也不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若真有宝藏,那就说明先哲早有预测。当然,现在作如此判断还为时过早,得先找到宝藏再说。只要找么宝藏,一切疑问都可水落石出了。”

    &nbsp&nbsp&nbsp&nbsp“有道理。石龙石虎是隔江相对吗?”

    &nbsp&nbsp&nbsp&nbsp“不是,石龙刻在江口村正对的山壁上,而石虎与之相距不过十余丈,也在山上。只不过,石龙有些古怪。”

    &nbsp&nbsp&nbsp&nbsp“有何古怪?”

    &nbsp&nbsp&nbsp&nbsp“都说神龙见首不见尾,可这条龙却是见尾不见首。”

    &nbsp&nbsp&nbsp&nbsp“哦?有这等怪事?走,看看去。”

    &nbsp&nbsp&nbsp&nbsp朱由榔说罢,由顾炎武带路匆匆往岸上走去。

    &nbsp&nbsp&nbsp&nbsp朱由榔来到刻有石龙的山壁前一看,果然,山壁上刻着一条巨龙之尾。

    &nbsp&nbsp&nbsp&nbsp“陛下,这条龙尾被藤蔓掩盖住了,很难被人发现。臣等根据陛下所说,判断如果真有石龙的话,应该就在江口村正对的山上,让士兵将杂草藤蔓去掉,才找到这条龙尾。”张同敞见到朱由榔,连忙禀道。

    &nbsp&nbsp&nbsp&nbsp由榔淡淡回了一声,四下打量。

    &nbsp&nbsp&nbsp&nbsp果然,在十余丈外,有一处凹地,一只跟真虎差不多大的石虎雄距于其中。

    &nbsp&nbsp&nbsp&nbsp石虎雕刻得非常细腻,把老虎的威猛展现得栩栩如生。

    &nbsp&nbsp&nbsp&nbsp朱由榔沉吟了一会儿,对顾炎武、焦琏和张同敞道:“石虎和龙尾雕刻得如此细腻,说明当时主持凿造者心思不凡。如此人物,不可能只雕龙尾不雕龙首。朕以为,只要找到龙首,大概就能解开宝藏的秘密了。”

    &nbsp&nbsp&nbsp&nbsp三人齐齐点头,算是认可了朱由榔的判断。

    &nbsp&nbsp&nbsp&nbsp朱由榔看了看龙尾的位置,发现龙身就在他们立脚处断开了,立脚处大约有一丈宽,立脚处再往外,全是杂草乱石,下面就是滔滔的岷江水了。

    &nbsp&nbsp&nbsp&nbsp龙身哪去了呢?它不可能凿到江里去吧?

    &nbsp&nbsp&nbsp&nbsp“陛下,臣似有所悟。”众人正在一筹莫展之时,杨爱突然说道。

    &nbsp&nbsp&nbsp&nbsp“哦?快说。”

    &nbsp&nbsp&nbsp&nbsp“陛下,臣喜好丹青,若是让臣来画这条龙的话,臣会让这条龙自我们立脚处蜿蜒而下,龙口伸到江里去。龙乃水神,龙口伸到江里,岂不正应了岷江乃巨龙所布之水之意?”

    &nbsp&nbsp&nbsp&nbsp……

    <sript>()</s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