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3.少年儒商,张沐!

    《一个月打造一家月盈利超三百万的企业!带你走进少年儒商-张沐的世界!》

    “初次听说张董,是因为牟齐中在宴会上曾提到了张董的企业,让我对速达快送这家企业产生了好奇...”

    “当时我就在想,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新市场,会让牟齐中都对其感兴趣,并且有心加入其中、将其和高科技融合在一起?”

    “送餐,一个看似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可一旦量级达到,那将是一份无比艰巨的任务!”

    “据了解,速达快送每天送餐18万份,每天替魔都十八万家庭省去给孩子送餐的麻烦!”

    ……

    “众所周知,现今国企正面临重大改革,很多企业开始转变为私营化,股权不明确是常态,各种原因之下,很多企业的经营情况都让人堪忧。”

    看到这,张沐忍不住的点点头,不愧是在全国销量都不错的南方商业报的记者,齐红云还是有点东西的。

    为什么近些年才兴起下海?

    因为国情不同,从十年前开始,国内就兴起了下海热潮,而在十年之前,八十年代初期,根本没有多少人下海创业。

    就像是和张沐‘隔空对话’的那位前首富牟齐中,在十几年前就因为‘投机倒把’而被关进监狱。

    往前十来年,还属于公有制社会,本就商品极其匮乏的年代,所有的企业又都属于国有,股权混乱不清,是让很多企业破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被称为‘东方魔水’的健力宝。

    健力宝的创始人李京伟早年被调到一个经营状况极差,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酒厂当厂长。

    后来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第一次尝到了肥宅快乐水,领略到碳酸饮料魅力的李京伟准备做华夏自己的碳酸饮料。

    经过无数次尝试,健力宝终于诞生。

    健力宝曾经有多牛逼?

    94年,经国际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编号为3509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四水健力宝星’,是有史以来第一颗以企业命名的行星!

    当时被采访的时候,李京伟对采访自己的米国记者说道:

    “在华夏,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两家加起来,都没有我们健力宝卖的多!”

    97年,也就是今年,健力宝达到最巅峰,年销售额达到恐怖的55亿,李京伟也走到了自己人生的最巅峰!

    可同样在今年,为了健力宝更好的发展,李京伟准备把公司总部从四水搬迁到粤城,健力宝的转折点也由此开始。

    作为一家年销售额数十亿,纳税额足足占据当地总纳税额一半的企业,当地政府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李京伟的初衷是好的,但问题是...健力宝,不是他的公司,而是属于四水政府控股的企业!

    诚然,是李京伟凭借着一人之力把一个亏损的企业发展到如今地步,但这更改不了股份属于政府的事实,李京伟终究只是一名经营者,而不是所有者。

    就这样,双方爆发矛盾,曾经在国内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健力宝也逐渐走向没落,令人唏嘘。

    孰是孰非,外人无法定论,只能说这是这个时代之中常有的令人惋惜的事情,是经济改革的必经阶段。

    张沐没想到,现在的报刊竟然这么自由,连这种事情都可以刊登,直言现在国企面临的改革问题,甚至加以批评。

    不过想想,似乎也可以接受。

    牟齐中要炸喜马拉雅山,都能让无数专家学者争抢讨论研究,各种报刊大肆报道,水变油等项目同样引起重点关注。

    相比较之下,这些似乎算不上什么。

    没有多想,张沐拿着报纸继续看下去。

    “如何解决这些经营不善的政府企业,如果安顿破产企业的下岗职工,对于各地政府来说,都是备受重视的问题。”

    “作为国内发展最快的城市魔都,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可因为速达快送这家企业,却极大解决了这点。”

    “在发现各地的情况之后,在发现无数下岗职工无法承担养家糊口的问题之时,张董毅然决然了站了出来,创建了速达快送,一次性为魔都市征服解决了高达五千位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

    后面的内容,张沐没有再看,看下去也没什么必要了,大篇幅都是夸赞自己有社会责任感之类的。

    通篇报道,主线就是通过描述国内很多地方政府企业和速达快送现在的情况,然后再进行对比,好来衬托张沐。

    齐红云的报道最终是如此情况,张沐事先也没有想到,尤其是自己的事迹登上南方商业报这种销量很高的报刊上面。

    不过其中的原因,张沐也能猜到一些。

    或许齐红云对自己印象好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还是现在全国各地都面临安置下岗职工的问题。

    速达快送的模式,不仅仅是魔都的商人们可以模仿,甚至是各地政府都可以模仿。

    成立一家新企业,把一些下岗职工转移过来,然后用这些人来维持爱心午餐业务的运转,整个过程都非常简单。

    可就算是这样,爱心午餐项目同样是有局限性的,那就是当地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必须要高一些。

    魔都这边,平均工资已经九百多块了,相比之下五十块钱并不算太多。

    但一些小城市,比如一些小县城,平均月收入才两三百块左右,谁会愿意花钱找人送餐?

    降低收费标准的话,同样是不行的,前期的车辆、场地等投资不说,挣不到钱的话,怎么给员工们发工资?

    而发这个文章的意思也很简单,看能不能激励一些人做出类似的事情,承担一部分再就业压力,毕竟这属于全国性质的问题,上面不得不重视!

    本书来自: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