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一十一章 再次奔走相告

    生怕李博远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靖王还在一旁凉凉的提醒着:“每个月,你要买十万斤乌金石,胃口不小啊。朝廷已经有了章程,乌金石是要由朝廷调配管理的。每个月从朝廷手中抢十万斤乌金石出来,不知这事儿若是有人问责下来,李大人将做何解答?”

    “这个,”李博远额头冒着冷汗,“每个月十万斤乌金石,邵毅他也不可能给啊。卑职不过想让那些无知村民给他下绊子,让他无法供应工部使用量,把他的开采资格让出来,谁知道会被他查出来了!定是那厮买通了当地村民,可恶!”

    靖王眼神淡淡的看着他:“和本王说这些没用,你的这个解释,会让所有人认同吗?”

    “……”李博远无语。这是真真的真实情况,但在朝为官,又是大家族,相互利益纠葛,总有不对苗头的家族和势力,哪里能保证所有人都看他顺眼的?

    靖王接着说道:“即使所有人都认同了你的解释,这种事说出来,难道很好听吗?”

    不好听,甚至煽动这么多无知农人无端产生某种对抗情绪,对于皇权来说,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李博远一点儿没矫情,面对如此劣势,他的动作很快。

    第二天一大早,也是赶着天还未亮,李家的三个管事和十几个曾经在东溪村落奔波跑腿的仆从,就登上几辆马车。随车的还有几个家里的护卫好手,一路荡起滚滚尘埃,往东溪而去。

    这几个管事和仆从虽然很麻利的启程,但心中却是在打鼓的。

    他们当时接到差事,去往东溪各个村落,游说那些族老、村长的时候,那可是豪气冲云霄,信誓旦旦的要替村民们谋取长久好处。

    反正他们要不来乌金石就是了,无论如何也不会是他们的错处。

    可如今的情形是,好处的影子都没见到,他们就要去找那些村民族老,收回原来的许诺,承认这一切都是子虚乌有的杜撰。

    虽然有家里的护卫跟着,但面对乌央乌央的村民,护卫没什么用啊。

    这些管事和跑腿战战兢兢的脑补着,到了地方之后可能会有的场面。生怕他们说出实情之后,那些穷得眼睛都在冒绿光的刁民把他们撕了。

    事实上,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

    莫洪已经掌握此次事件领头的身份信息,李家管事到来之前,他就派人给各村能主事的人送信,召集他们去当日那个族老所在村子的村口,理由是有事相谈。

    同时为了保证李家家仆的身份安全,特意让展府大管事去东溪县衙门请了衙役和捕快前来。

    这时的东溪各村都是愁云惨淡,如此情形,绝对超出村中老少及权威人士的预计。

    他们信奉老古人说的那句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已经穷成这样了,还有什么可怕的?还有什么不能失去的?

    只有那些大富大贵的人家,他们有机会积聚更多财富,有机会赚取更多银子。所以,做出让步的一定是那些人。

    村民们却忽视了,他们现在已经有了可以得到的东西,甚至已经开始得到。在他们还未意识到的时候,也许就要失去了。

    他们只看到矿区开采的乌金石越来越多,已经聚成几个小山头。不用进入矿区,站在矿区围墙远处,都能看到冒尖的乌金石矿堆。

    他们再等,等矿区撑不住的那一天。终于,矿区方向出来一队马车,车上满载着黑漆漆的乌金石。

    就像村民们希望的那样,车队没走多远,坑洼崎岖的道路已经无法成行。

    甚至有一辆马车不查之下陷进一个土坑,满满一车乌金石,散落了一半。若不是严冬寒冷,村里的村民都窝在屋里,怕是那一车乌金石瞬间就会被村民们一抢而空。

    于是,稀稀拉拉几个看热闹的村民,目送这队马车灰溜溜的掉头,返回矿区了。

    就在各村村民奔走相告,等着矿区的主事向他们低头妥协的时候,村里出去做事的矿工和杂工们,带着结算的工钱回来了,回来的灰头土脸、意兴阑珊。

    这种结果,让原本信心满满的村民们大感意外,甚至还有人义愤不平的责问在外务工的人: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被打发回来了?矿区雇工时,那是签了文书的,凭什么说不用就不用了?

    然后就有人提醒,那份文书的前提是,村里的人要帮忙维护乌金石运输线路畅通。当日村中派去的代表和矿区谈崩了,那些文书以及失去了效力。

    之后,矿工们在家人及邻里的追问下,复述了他们被遣散的原因。

    矿区运输乌金石的马车被破坏的道路所挡,最后又退了回来。

    紧接着,矿区主事莫洪就召集矿工,说明了当前情势。既然运输道路不通,乌金石无法运送,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开采下去。矿区众管事商议之后,决定停止采矿,所有工人结算工钱回家。

    村民们面面相觑:居然停工,不再采矿了?

    乌金石不是很赚钱吗?这种挖出来就能运去换银子的买卖,那些有钱人们难道舍得就这么扔掉,一点争取的想法都没有吗?

    当时大家都义愤填膺,认为他们能齐心合力和为富不仁的恶势力做斗争。可事到临头,人们的想法就不统一了。

    尤其在矿区做事的务工村民,矿区的事情虽然辛苦,但能吃饱饭、有厚实的棉衣穿,住处也不错,火炕火墙都有,是他们有生以来过的最暖和、最满足的冬日。

    更重要的是,如此好的境遇,他们还能赚工钱回家。

    若常年在矿区做事,家中妻儿老小也能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矿工的家眷的心情也是灰暗的很,上个月,他们在外务工的亲人捎回来的工钱,那真是很大一笔呢。几乎所有人家都在计划,每月都有这样的收入,家里能添置些什么,或者该给孩子们暖暖和和的做一身棉衣。

    可是,矿区停工了,本已到手的希望就这么没了。

    这么多年的苦日子过下来,各个村子里的男女老少们,从来没这么失落、颓丧过。难道他们的苦日子真的就到不了头了吗?

    也许他们有机会改变这一切的吧?可现在呢?

    就在人们在各种情绪中煎熬的时候,矿区来消息了。

    各个村落的村民们再次奔走相告,是矿区那个凶叨叨的莫洪改主意了吧?他们还打算采矿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