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8章 一统三国

    整个大明在陈丰的统治下,国泰民安,四海升平。陈丰按照系统这位超级参谋提供的方案来架构整个大明政治制度、权利结构,实际上主要还是参考明清两朝,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

    此外,当然也没有完全拘泥于封建王朝制度,也加入了一些现代的n制度,比如在地方上,永乐十年,就设立了议会,由当地士绅担任议员,对当地官衙具有一定的监督之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n了地方官的权利,还有提出一些议案并决定一些地方项的权利,这种一定程度上也是分了地方官的权利。

    不过,陈丰也没有完全照搬现代化的议会制度,比如现代西方议会拥有的n、不信任投票、财政预算权利等都统统没有。

    更不用说,这议会只是地方性质,而且只在县一级设立,府一级也没有设立,省一级更不用说,至于朝廷中枢更没有议会什么事情。

    而且陈丰还加强了对自己臣民的n工作,包括神化自己和大明,正式确立道教为国教。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忠君爱国的思想教育和宣传。

    从娃娃抓起,三岁启蒙就让他们念诵加料版的三字经,里面就有对他这位永乐帝nsn的顺口溜,“永乐帝,天授权;救万民,永流传。”

    科考的时候,陈丰也专门设立了一门思想道德修养考试,这门课的教材内容由陈丰亲自编撰,里面除了强调道德修养之外,还掺进去了不少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和人生感悟之类的。而且这片内容在考试的时候,所占的分数是不少的。

    如此潜移默化之下,大家自然对他这位皇帝更加的拥护和热爱。

    现在陈丰任命官员的时候,尤其是朝廷中枢,现在基本上都是选择忠诚度十分以上的,低于十的,即便能力再强,陈丰也不让他入仕,更不用说进入朝廷中枢了。

    大明在陈丰的掌控下可说是固若金汤。

    奥斯国被大明完全消化之后,下一步陈丰想要吞并的就是夏国了。这也算是他这具身体的母国,而且如今夏国的皇帝还是他的三舅子,大明皇后的哥哥。

    永和帝是在永乐年驾崩的,活到了十多岁。这在历史上的所有皇帝中算是非常高寿了。一般当皇帝的活到十岁以上的屈指可数。永和帝就活到了。这里面还有陈丰的功劳,因为有两次永和帝得了重病都是他去救回来的。一次是在七十六岁的时候,突然晕倒,人事不省。夏国这边百里加急过来想让赵晴曦赶回去见他最后一面。

    在赵晴曦的请求下,陈丰一个瞬移便带着去了夏国皇宫,并用九阳神功将永和帝救了回来。

    第二次是他十大寿的时候,他喝多了酒,再次晕倒人事不省。依旧是陈丰带着赵晴曦瞬移过来救了他一命,只是这次永和帝就中风了,说话不利索,还流口水。

    永和帝这才不得不将皇位传给已经当了十几年太子,而且已经五十多岁的三皇子赵聃。

    如此,又过去了五六年永和帝再次突然晕倒,只是再也没有醒过来,陈丰带着赵晴曦再再次瞬移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死翘翘了。

    如今距离永和帝过世两三年,赵聃这位陈丰的三舅哥登基也才两三年。陈丰便想着谋夺整个夏国了。

    实际上,陈丰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制定了夺取奥斯国和夏国的计划,并且让系统进行了修改。

    相较于前者的简单粗暴计划,对付夏国这边就不好用了。首先,他原先是夏国人;其次就是有大明皇后这一关;伦理亲情这一关。

    尽管他如今是公认的天下第一明君,但要明目张胆的去谋夺自己三舅哥的国家,就有些太不讲究了。面子上也有些不好看。

    所以,在几年前,陈丰就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手段一步步让赵聃成为一名举国痛骂,满朝文武都畏惧嫌弃的昏君。

    首先,在他登基后不久,还在守孝孝期的时候,他跟他老子的女人搞在了一起,闹出了很大的动静。

    若是先皇留下来的宫女或者还没宠幸过的才人什么的当然不会闹出丑闻。这个女人偏偏是先皇宠幸过还册封过的妃子,尽管才二十多岁,但名义上也是他的母妃了。这就非常有违伦理道德了。更不用说还是在给他老子守孝期间内。

    因为这件事,原先朝中对他支持的文武官员都是大失所望,对赵聃这位皇帝的威权打击也是相当大的。

    之后,赵聃为了封口将那个先皇的妃子灭了口,包括后宫里知情的相关人等都被他给杀了。另外还找借口将朝中上表斥责他的官员或罢职或贬官。

    这种处置手段更是让不少人寒心。

    以至于他登基后半年不到,原先的五皇子、皇子联合在一起发布了讨逆令,公然在两人各自的封地n了。这里面陈丰派去的间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陈丰早在几年前就在两人身边布置了卧底,而且还都是智力型的。能力都很强,在短时间内就都成为两个皇子的智囊人物。他们两人

    都对赵聃不满,在一些有心人的挑唆下,经过几年时间的准备,早就开始密谋反叛了。

    而赵聃德行有亏,就给了他们很好的借口。在开始n后,就发布了讨逆令,斥责赵聃是大逆不道的禽兽,必须推翻,代他们的父皇好好的教育他做人。

    这篇战斗檄文向天下一公布,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很多地方纷纷高举义旗,站到了两个王爷这边。

    赵聃得到消息后,勃然大怒,纠集了二十万大军前去平叛。两位王爷这边虽然也号称二十万大军,但实际上十万不到。而且都不是什么精锐。按照正常的情况,两位王爷的“义军”会被消灭。

    但因为幕后有陈丰的人参与,包括义军和朝廷官军这边的。结果二十万派去平叛的大军反而被后者杀得大败。

    如此一来,两位王爷的联合义军不由气势大盛,趁机扩招和收揽很多地方上的兵力,短短时间内总兵力就真的达到了二十万。

    除此外,他们更是打出了“代父惩处昏君”的口号,一时间倒也得到了不少官员的支持。

    他们合并一处后,就率军联合向京城进发。一路的守军望风而降。大军一日日行三百里。

    十几天就达到了京城,残酷的攻城战很快就打响。

    坐困愁城的赵聃此前做过很多努力,包括下旨征调十万边军回朝,结果圣旨发出去后,却是石沉大海。他连着派去了三拨人马,都没有回来。

    之后,他只能将剩下的五万禁军和七万京营人马集合起来,自己亲自任命了心腹太监去京营当京军。

    这十二三万的军队抓在自己手里,赵聃才算是放松了一些。但没几天,他两个弟弟的联军就如无人之境的杀到了京城之下。

    十二三万的军队只能守城,但在赵聃看来如此也不能保险,指不定京城的大门就被朝中那个官员给打开了。

    最后,他只能趁着夜色,东南西北的派出了使者前去明国求援。

    若不是万不得已,赵聃实在不想让陈丰这位妹夫过来夏国。因为当初他祭天时宣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无疑展露出了他的巨大野心。

    这句宣言随着陈丰祭天时东华帝君显圣的消息在满世界的扩散,想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赵聃生怕引狼入室。只是如今兵临城下,城门随时都可能失守,他也就顾不得许多。

    几拨人马派出去,终于有了回应。很快陈丰就施展瞬移术过来了,对外他宣称的就是神行之术。他就带了赵晴曦过来。

    两个人做为中间人,主持了赵聃跟赵烨、赵睘的谈判。在陈丰的强势干预下,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那就是让他们两人在地方上自治。每人要一个省。

    赵聃一开始不同意,但也在陈丰的强势干预下,最终只能同意了。

    而后,两位王爷撤军,回自己的封地自立为王。他们名义上还是夏国的部分,但实际上,他们各自在封地当皇帝了。

    两位王爷回到封地后,都是马上建立了自己的小朝廷,nn行赏,大肆分封。开始更进一步的厉兵秣马。

    两年后,赵聃也在磨刀霍霍,大肆扩建了禁军,直接将禁军扩充到了二十万大军,还增加了赋税用来养军,不由让老百姓怨声载道。此外,他的疑心病大作,看朝中哪位官员都是自家两个弟弟的奸细,时不时就要抓上一两个官员下狱审问,甚至抄家灭族。闹得朝中官员也是人心惶惶。不少官员纷纷致仕,辞官不做了。

    而赵聃也不挽留这些官员,还趁机安插了不少他自认为自己人的官员。但实际上这些官员里就有他两个弟弟的卧底。

    时间到了永乐十年,赵聃准备充分,集合了五十万大军前去试图消灭两个弟弟的割据nn。

    五十大军人山人海,数量庞大,兵分三路只取两个弟弟的封地。只是大军行进到半路就出现了很多逃兵,主要的原因就是补给跟不上,这么多的吃喝拉撒,后勤根本跟不上,即便一路靠劫掠当地百姓,但也是杯水车薪。

    等到了两位王爷封地的时候,实际上五十万大军,只剩了三十万不到。而且军心涣散。这次没有陈丰暗中干预,两位王爷的联军轻松的就打败了这支朝廷大军,俘虏了至少十几万人。

    两位王爷趁机将这批俘虏吸收为自己的人马。而后两人又是联军一处向京城发动的袭击,再次发出了讨伐昏君的檄文,骂他不仁不义不忠不孝,言而无信。

    这回赵聃就更加孤家寡人了。他倒也再次试图请求陈丰这位妹夫调停。但陈丰拒绝了过来,赵晴曦也没有再为自己这个哥哥求情。说到底她这个哥哥确实是德行有亏,而且很不孝。

    赵聃只得再次困守京城,强制性征调京城十几万民壮守城。但等两位王爷的联军一到,京城大门就被人给打开了。

    结果没有意外,赵聃在皇宫中被两个弟弟瓮中捉鳖。不久后,赵聃自缢而亡的消息便传了出来。

    于是,赵聃这位刚登基三年不到的夏皇就这么死了。赵烨登基为帝,但他刚刚坐上皇位没一个月就被他的好弟弟赵睘毒杀。

    之后,赵睘便迫不及待的也登基了,两个月后,他却是被他哥哥的妃子杀死在了龙床上。夏国皇室再次曝出了一个大丑闻。

    更让人无语的是,夏国的皇位到了这时候居然后继无人了。赵聃原先有两个儿子,但后来都被两兄弟给悄悄弄死了;赵烨也有一个儿子,他登基后还立了他为太子,赵睘登基后自然也是将这位前太子给弄死了,但偏偏他是没有儿子的。

    现在他一死,就没有了继承人。原本永和帝还有两个儿子,皇子和九皇子,但他们几年前都相继去世了,他们原本有儿子,在他们去世前也都夭折了。

    这种局面是千古少有的情况。原本永和帝子嗣众多,还真不愁后继无人。但只隔了一代,几番兄弟相残之后,就变成了这种局面。

    永和帝若是在世的话,这时候已经没有了儿子和孙子,等于是绝后了。女儿倒是还有,但都外嫁了。

    再有就是从皇族旁系里找继承人。但这时候,陈丰站了出来,强势的表示要将自己与赵晴曦的第二个儿子改姓为赵,过继到夏国皇族。他跟赵晴曦的第二个孩子在永乐二年生的,今年才岁。

    他这么一宣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不过,这时候,大家都不能说他什么。甚至不少人心中还是非常高兴的。

    毕竟陈丰这位永乐帝如今做为千古名君,将大明治理得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相比起夏国来实在强太多了。何况还有赵晴曦这位夏国公主。他们两人的嫡子做他们夏国将来的皇帝,总好过给其他皇族旁系占了去。

    永乐十二年,陈丰与赵晴曦的第二个儿子赵庆,正式在夏国登基为帝,因为他年龄太陈丰这个做父亲的代为摄政。

    如此,夏国就兵不血刃的落入了陈丰的手里,也等于陈丰一统了这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