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五,是张大善人家的家宴,这天也正好是七郎的休沐日,昨晚他也回了家睡觉。
起大早黄春生就来找七郎,并且让他穿上最好的那件衣服,“兄弟第一次去,怎么也要给人家留个好印象才是。”
李氏也点头称是,随即翻箱倒柜把一件月白色杭绸的长衫找出来给七郎,这还是上次赵九送来的布料,李氏自己个舍不得穿,给七郎做了一身。
七郎有些扭捏,“用不着这么隆重吧?要不还是等以后再穿吧。”
他从来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就算是家里最近日子过的好了,也只是穿一般的绸布,在他眼里只有赵九那样的人才配得上这么好的布料。
七郎想说的是等他日后考上进士的时候再穿。
李氏笑着说他傻孩子,“衣裳不穿就放坏了,再说你还得长个呐,等过两年想穿也穿不了了。”
黄春生也说穿这件最好,他脸上带着和煦儒雅的笑容,眼底看着那件长衫却闪过一丝阴鸷。
他身上也不过穿了件普通的白色绸布长衫,这么好的杭绸连他都没有,七郎一个乡下土包子,凭啥就能穿?
李氏和黄春生都这么说了,七郎也不好再矫情,拿过长衫穿上。
七郎过了年才十四岁,正是男孩子长身体的时候,本来有些大的长衫此刻穿在身上已经整好了。
“真带劲。”李氏看着儿子一下子改头换面的样子,也赞不绝口,直夸好看。
这时候陈果儿也从外面进来了,看到七郎穿着月白色的长衫也说好看,“哥穿这个真帅气。”
陈志义也在一边哈哈大笑,“也不瞅瞅是谁儿子。”
这话说的不知道是在夸七郎,还是在夸他自己个。
李氏白了他一眼,“俺儿子呗,还能是谁的。”
众人也都笑了起来。
七郎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了,脸上也微微泛起了红晕,家里这大半年来伙食好,七郎再也不见当初瘦小枯黄的样子。
个头也拔高了不少,脸色也白净多了,再配上月白色的长衫,整个人也有一股儒雅的风度。
李氏转过头又看向黄春生,也夸他穿这件长衫好看,“春生穿这件也好看,俺们七郎跟春生站一块,像哥俩似的。”
李氏看黄春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黄春生家世好,模样也俊俏,言谈举止也有教养,李氏也希望七郎能跟他一样。
黄春生则是说本来跟七郎就是兄弟。
李氏和陈志义听这话更高兴了。
陈莲儿在一边也羞红了脸。
陈果儿脸色紧绷的看着,一句话也没说。
“四叔和四婶也一块去吧。”黄春生道“人家的请帖上是邀请四叔一家子都去的,正好咱们一辆车去。”
陈志义摇了摇头,今天他还有不少事。
李氏也说作坊里忙不开,“你们去就成。”
黄春生又看向陈莲儿,问她去不去。
陈莲儿是想跟黄春生一块出门的,可是一想到要去参加春宴,顿时就有些退缩。虽然家里现在日子也过起来了,在锦阳镇上也算是大户人家。
但是陈莲儿骨子里还是把自己个当庄户人家的女孩看待,自觉跟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格格不入。
“俺,俺就不去了,娘一个人在家里也忙不过来。”陈莲儿讷讷的道。
李氏不同意,她有她的心思。
陈莲儿以后嫁给了黄春生,说不定也是官太太了,往后少不得跟这些官家小姐太太们打交道,趁着现在多锻炼锻炼也好。
“去吧,没事上外面走走,家里这点活俺一个人就能忙过来,再说还那些人呐。”李氏道。
以前她需要亲自干活,自从家里雇了雇工之后,李氏就负责监工,也用不着她自己个动手了。
陈果儿也说让陈莲儿去,倒不是其他的原因,而是想让陈莲儿多认识些人。
要是那天程胖子认识她,就不会调戏她了。
众人都劝,陈莲儿点了点头,“那,那俺也一块去。”
陈莲儿去了,陈果儿肯定得去,姐妹俩收拾好了之后,七郎和黄春生也早已经喝着茶水坐着等她们。
见姐妹俩出来了,一行人上了马车往张大善人家走。
路上七郎和陈果儿他们才知道,所谓的春宴就是联络感情的,各家的男人、女眷、小孩子都可以参加。
马车一路前行,很快来到了张大善人家。
张大善人也是本地的乡绅,家资丰厚,青砖铺地,门口有两个家人在守门。他以前又做过官,门口放着两个石狮子,远远看上去很是气派。
门口黄土垫道,打扫的一尘不染,两排上马石和拴马桩,已经有马车停在那里。
“这就是张大善人家?”陈莲儿惊讶的看着门口,“真气派。”
陈果儿和七郎相视一笑,张大善人家虽说看着挺气派,但是要看跟哪里比,跟镇北王府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往后咱家也这样。”陈果儿笑道“肯定比这还气派呐。”
七郎也笑着点头。
黄春生似乎是想彰显见识,就给他们解释这算不上啥,“修建这种宅子只要有银子就行,张家的气派在于门口的两个石狮子,那是只有官宦门第才能用的。还有你们看这个大门了吗,普通人家可不允许修建成这样。”
这个年代阶级等级森严,大门高低宽窄都有限制,看大门口就能看出来这家的门第。
普通的百姓只能一人高的门框,以及能通过一个人的大门。
当官的则是可以开两扇门的宽度。
再高一些的比如王爷是三个大门口,只有来贵客的时候才大开中门,平时都是走旁边的小门。
帝王之家则是五个大门口。
除此之外,门上的门钉也有讲究。
陈果儿和七郎是去过镇北王府的,也因此懂得一些。
门口的人见有马车过来了,抬手让他们停下,并且问是哪家来人。
黄春生上去把帖子递过去。
这边七郎也学着黄春生的样子,把张大善人给他们家下的帖子递上去。
守门的看了之后,请他们下马车,并且有人过来帮忙把马牵到一边的拴马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