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嬷嬷叹了口气,心想,这个张留仙,干活的时候是个利落人,手脚快,脑子活。年纪轻轻的,怎么就没点少女心呢。
老身都快五十的人了,想起那花灯飞舞的场景,都要心跳加速呢,她怎么毫无反应呢,怕是在北疆那种莽荒之地呆傻了吧。
到了北边的神武门,许嬷嬷从荷包里掏出两块碧绿色的令牌,塞了一块给何青衣。两人一起举着牌子,给门口的护卫看过了,才出了神武门。
这可是何青衣进宫以来,第一次正式走出宫门啊!
只是,她还没高兴多久,就发现宫门之外的很多地方,也算皇宫。就比如,跟神武门隔了一条崇仁街的万寿山。
而崇仁街上,站满了御林军,银盔银甲,飘扬着红缨,在这深沉的夜色中,显得特别的亮眼。军队站了两边,中间留了一条通完万寿山的路,这样,就临时搭了一条皇宫进山的人肉走廊。
万寿山说是一座山,其实是皇宫挖护城河的泥土堆的,地形本来稍高一些,再堆了土,就成了座不高,也不太低的小山。设计皇家园林的人,就干脆因势利导,在山上种满树,建了宫苑。
最主要的,就是今晚举行宴会的万寿阁。
万寿阁在万寿山的半山腰上,山顶上有个庙宇,几进宅子。皇家只有烧香的时候,偶尔会上去看看。除了几个驻寺的和尚,平时不怎么有人。
半山腰建了一圈的宫苑,众星捧月般拱着万寿阁。万寿阁名字的来由,却是跟重阳节有关。
皇帝事多,出行又冗繁,重阳登高的时候,就不能跟普通人一样,去郊区的大山上爬。皇家就只得就近,去万寿山上登高望远,寄万古之幽情。
也不知道是那一朝,有位太后特别长寿,又常去山顶烧香。皇帝见了,孝心一起,就把那山的名改了万寿山,把万寿山上的主宫,赐了万寿阁的名字。做了太后在山上的住所。
虽说万寿山跟皇宫就隔了一条崇仁街,可毕竟不是皇宫大内啊。太后要召见个命妇,或者王爷,就比宫里方便许多。
因此,这万寿阁,就渐渐成了太后招待群臣,赐筵百官的场所。而各朝太后的生辰,如果不大办,多数也在万寿阁。公主出嫁,虽然多在永寿宫设筵席,可如果远嫁,多数也在万寿阁举办。
一到万寿山,迎面就是一座高耸的汉白玉牌坊,写着万寿无疆四字,想来,就是给山改名的皇帝手迹。
何青衣跟了许嬷嬷,沿着台阶往上走。
万寿山是座低矮的土山,台阶也造的很是宽大缓和,汉白玉的扶手,五步一只狮子,形态各异。一眼望过去,也不知道有几百几千只狮子。工匠用心,可谓极致。
台阶正对着牌坊,而牌坊左右两侧,各有一条缓坡上山。毕竟,抬轿子上山,缓坡比台阶容易。偶尔,还有受宠的王爷,直接就骑马上山,有缓坡也方便许多。
何青衣在台阶上走着,穿过树木,隐约看见两侧的缓坡上,有车马,也有轿子。想来,应该就是皇亲国戚,前来赴宴。
山势低矮,没一会儿,就到万寿阁所在的半山腰了。
斜着看去,宫阁似乎悬在半空之中,不似人间。
万寿阁前的空地上,一帮子宫女太监,正忙着招呼新到的客人。
许嬷嬷问了个领头的宫女,那宫女朝着斜上方一指,说:“六尚宫的人,都去凌烟阁了,你们也赶紧去吧。”
许嬷嬷谢过宫女,带了何青衣,继续爬山。
原来,万寿阁在半山腰,从半山腰到山顶之间,还有个较小的宫苑,就是凌烟阁。
许嬷嬷爬山费力,之前一言不发,现在缓过气来了,就乐呵呵搭了何青衣的手,说:“花灯应该在那里。凌烟阁地势高,放了花灯,飞的更高。”
“那山顶岂不更高!”何青衣问。
“傻孩子!”许嬷嬷指了指万寿阁,说:“去山顶放,万寿阁那里就看不到了。”
也是,放灯就是给太后看的,山顶飞的再高有什么用,万寿阁又看不见。
万寿阁的位置,刚好对着凌烟阁,凌烟阁上放个花灯,或者放个烟火,万寿阁看的最是清楚。
许嬷嬷兴冲冲地到了凌烟阁,一看,凌烟阁的露台上,隔一步就放了一盏花灯,有鲤鱼跃龙门,有南极仙翁,有寿桃,有何仙姑,还有各种仙女模样,数目繁多,造型各异。
蒋司衣一看见许嬷嬷,就冲她们招手。过去一问,才知道,庆王他们买了千盏花灯,请了京中的能工巧匠,按了孔明灯的原理,做了各种造型。就打算,等着宫宴开始的时候,一口气放飞千盏花灯给太后助兴。
准备这一千盏花灯,可费了庆王他们不少力气。可是,把花灯一搬到凌烟阁,他们才发现计划出了个大纰漏。
因为,一口气放飞一千盏花灯,就得有人去点这花灯。
太后宴会,万寿山上的宫女太监,忙着招待客人,迎来送往,还要摆设酒席,哪来的人手,帮忙点花灯啊。
更何况,这花灯,是瞒着太后的,到时候,要给她老人家一个惊喜。庆王要是安排了宫女太监去点灯,太后见了,要是问上一嘴,不是就露陷了吗。
所以,庆王无奈,只得去找皇兄中宗帮忙。
谁知,他刚到上书房,在门口跟魏明那么一说,魏明说:“奴才有法子。”
魏明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而司礼监又是所有太监之首,他说有法子,那一定是有好办法。
庆王只要有人及时过来点灯,是谁,太监还是宫女,他无所谓。把事情交给魏明了,庆王就放心的走了。到了四月初九,他就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早早地去太后跟前,膝下承欢。
魏明手下的太监宫女,忙着这么大一摊子事,哪里还有什么多余的人手。
所以,他就想到六尚宫的人了。
太后生辰,六尚宫的人都忙后宫的事。到了四月初九,她们也没那么多事了,刚好挪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