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30章 诸子争嫡(下)

    在曹昂、曹冲死后,曹彰转向军事,世子之争实际上就是曹丕和曹植的争夺了,其中曹植虽然才华横溢,并且一度为曹操所赏识,但最终却是曹丕成为了魏世子。

    【被看低的曹丕】

    曹昂死后,卞氏上位,曹丕成为了曹操的嫡长子,但曹操却对于曹丕并不是很看重。建安十五年(210),曹丕被司徒赵温举荐,曹操却认为赵温举荐他的儿子,并不是因为他真实的才能,因此使侍中守光禄勋郗虑持节奉策免去赵温官职。

    同年,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曹植也在其中。在众人之中,独有曹植提笔略加思索,一挥而就,而且第一个交卷,其文曰《登台赋》。从此曹操对曹植寄予厚望,以为他是最能成就大事的人。

    不过曹操在次年还是任命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而曹植也在同年被封为临淄侯。曹丕和曹植就此开始了世子之争。

    当时,曹植得到了丁仪、丁廙、杨修等人的辅佐。丁仪的父亲丁冲与曹操交好,曾为曹操立下大功,曹操也一直很感激丁冲。丁仪在当时是才学美盛之士,丁冲死后,曹操打算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丁仪,于是就和当时还担任五官中郎将的长子曹丕商量这件事,没想到曹丕却并不看好这桩婚事,说:“女人对于男人的容貌还是比较重视的,丁仪虽然很有才华,可是他的眼睛太小,我实在是担心您的爱女不会喜欢他,我觉得不如嫁给伏波将军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懋,这样亲上加亲更合适。”曹操同意了这个意见。把清河公主嫁给了夏侯懋。

    当时丁仪因没能娶到清河公主,对曹丕是恨得咬牙切齿,所以和曹植更加亲善,经常和杨修等人在曹操的面前夸奖曹植。曹操有些犹疑,好几次几乎要立曹植为太子。

    【大臣们的意见】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立长立嫡的传统,所以大臣大多站在曹丕一边,贾诩、崔琰、邢颙和辛毗等人更是都纷纷劝谏曹操立曹丕为世子。

    曹操当时就此事询问邢颙,邢颙回答:“以庶子替代嫡长的宗子,先代已有例子作为警戒。希望殿下慎重考虑!”曹操随即明白了邢颙的意思。

    在丁仪等人纷纷劝谏曹操拥立曹植之时,曹操也是很犹豫的,于是他发出信函命令在外地秘密访探。其中只有崔琰信不封口答复说:“我知道《春秋》有长子当立的大义,并且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应当承继大统。崔琰将用死来坚守这个原则。”

    后来,曹操私下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答,曹操问他为何不答,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大笑,最终于该年立曹丕为太子。

    历史上袁绍和刘表死后,最终都是非长子上位,袁尚因为内斗被曹操所灭,刘琮更是不战而降,所以都被贾诩作为了反例,不过袁尚和刘琮实际上也不算是自己父亲指定的继承人,袁尚是伪造了袁绍的遗书才能得以上位,刘琮更是被那群亲曹派直接推上去的。

    在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争中,曹操的大臣们之所以会支持曹丕,其实也不是因为曹丕的能力有多强,更主要的是因为曹丕是曹操的嫡长子,本身就占据了道义,而曹植的才能也谈不上能服众,所以大家才会更支持曹丕。

    据说当时辛毗坚持以国立嫡长的礼法,坚决支持册立曹丕。次年,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后,得意忘形,搂着辛毗的脖子说:“辛先生你知道吗?我好高兴!”辛毗不禁对曹丕的举动感到愕然。

    辛毗事后将曹丕的表现告诉女儿宪英,时年二十多岁的宪英便感叹地说:“太子是代替君王主理宗庙社稷的人物。代君王行事不可以不怀着忧虑之心,主持国家大事亦不可以不保持戒惧之心,在应该忧戚的时候竟然表现得如此喜悦,又怎会长久呢?魏国又怎能昌盛?”

    【作死的曹植】

    曹丕为了击败曹植,自然是不遗余力,他身边聚集了司马懿、吴志、陈群、朱铄等人,这四位也被称为曹丕的“四友”。

    后曹丕还派人求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了。”曹丕听从了他的建议,刻意磨练自己。

    据说某次曹操带兵出征,曹丕和曹植共同送到路旁,曹植称颂曹操的功德,出口成章,旁边的人都瞩目赞赏,曹操自己也很高兴。曹丕感到惆怅,若有所失,吴质就在在他耳边说:“魏王即将上路的时候,流泪哭泣即可。”及至辞行时,曹丕哭着下拜,曹操和部属们都很伤感。因此,大家都认为曹植华丽的辞藻多而诚心不及曹丕。

    据《世语》记载,当初,丞相主簿杨修国和丁仪兄弟策划立曹植为魏的太子,五官将曹丕对此很担扰,把朝歌长吴质藏在旧竹箱中,用车接来,和他计议。杨修将此事告诉了魏王曹操,曹操尚未调查,曹丕知道后感到恐惧,于是告诉了吴质。吴质说:“没有关系。”第二天,又用竹箱载绢进入曹丕的宅邸,杨修又报告了曹操,进行检查,里边却没有人。曹操因此对杨修等人产生怀疑。

    当然了,曹丕最终能成为世子,还和曹植自己作死有着很大的关系。

    建安十九年(214),曹植改封临淄侯。这一年,曹操东征孙权,令曹植留守邺城,告诫他:“当年我担任顿邱令的时候二十三岁,回想起那时候的所作所为,至今都不曾后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岁,怎能不发奋图强呢!”

    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对于曹植的期待,然而,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做出几件让曹操很是失望的事。

    建安二十二年(217),曹植在曹操外出期间,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规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渐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宠爱。

    当时曹操每当到曹植那里,顾虑曹植做事有不妥之处,杨修就揣度曹操的意图,预先为曹植草拟十几条答辞,告诉曹植手下的人:“魏王的训诲来时,根据他的问话,作出相应的回答。”因此,魏王曹操的训诲刚刚送来,曹植的答辞就已经送去。曹操对这样迅速的回答觉得很奇怪,经过追问,真相泄露出来,曹操对于曹植不禁感到失望。

    曹植既然做事任性,言行不加掩饰,而曹丕则施用权术,掩盖真情,自我矫饰,宫中的人和曹操部属大多为他说好话,所以最终在同年曹丕被立为魏太子。

    而曹植争夺世子之位失败后,仍然不见悔改,二年后,曹仁为关羽所围困,曹操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命令发布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于是曹操后悔,不再重用他。就此,曹植彻底和继承曹魏大业说拜拜了。

    延康元年(220),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为魏王、丞相、冀州牧。同年,汉献帝禅让,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曹丕即为魏文帝,成为了魏朝的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