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二年夏,蜀中发生叛乱,吴匡挟刘瑁及张松、法正、孟达等一干大臣至刘备置广汉太守王凌处求援。
数日后,刘备于长安上书南帝以刘璋不再朝贡为名分三路再讨伐蜀中。
东路以巴郡太守关羽为大将起兵三万,顺江水杀往符节,先锋张到符节,符节县不战而降,兵锋直指江阳,犍为太守赵韪亲自督军至江阳,作势与关羽决战于江阳。
中路以广汉太守王凌为先锋,督张任、吴匡等起兵一万前往雒城,汉中督于禁、张济等走剑阁入涪城、绵竹攻雒城,再围cd雒城守将严颜早已准备死守城池。
西路以武都都尉赵云率部去广汉属国,入广汉属国汇合蜀郡都尉庞德全取蜀郡后,再攻cd刘备于长安以典韦、陈到、文聘、刘稚然、段煨等为大将,以荀攸为行军长史、郭嘉为参军起兵三万自子午谷入汉中,为中路军后援。
刘备起三路大军共计十万大军再征蜀,立刻使得整个蜀中风声鹤唳,刚坐稳cd的庞羲大恨,如果不是吴匡提早把家人送走,他定然将其夷族。
庞羲虽然大败吴匡,同样兵祸满及cd蜀郡、犍为三郡,使得三郡士族心有不满甚多,虽然嘴上不说,可暗地里投陆城军的风声越来越大。
庞羲自然闻到风声,当下命人携重礼前往袁术、曹操、袁绍、鲜卑、韩遂、马腾几处陈说利害。
袁术正休养生息,孙策讨平陆康后依然不受袁术看重遂生贰心,以玉玺为质借兵三千前往江东,自此拉开江东孙郎的传奇战史。
袁术自得玉玺后,对南帝更加不恭,先是给自己加九锡,之后又恐刘备等人反对,又都让他们加九锡,又将徐州吕布进爵彭城公,其欲称帝之心已掩饰不住。
袁术不敢讨伐刘备,只能以南帝名为刘璋、刘备调解,他内心不想看到刘备势力再壮大,可又认为蜀中偏僻乃野蛮之地不以为意。
曹操刚刚平息三路灭曹大军,此刻正苟延残喘,他躲还不来及,那敢撞到陆城军的枪头上,否则刘备大军调转矛头指向自己,不用三路大军,仅陆城军就能灭了自己。
曹操虽有心给刘备捣乱却无力,只能一边派董昭为使前往长安表忠心,挤出唯一的一点余粮购买甲械,一边给袁绍写信,信中力陈刘备取蜀利弊,勿让袁绍不要放过这个机会。
袁绍刚刚经历郭图之败,又把文丑从河内调出,只留一个崔巨业在河内,很明显袁绍是放弃河内。
崔巨业自知落到陆城军手里不会好,但也干脆死守修武不出,哪怕陆城军已取朝歌,断其后路,崔巨业依然死守,城中无粮就杀士族取粮,再后来又杀人为食,硬生生被其在张飞攻势下守了小半年,这成为张飞一生的耻辱。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袁绍正围黑山,黑山张燕弃守外围,在大山里跟袁绍兜圈圈,黑山妇幼老弱早已全被迁入并州境,因此袁绍恐大军有失欲回邺城,然而又没找到张燕主力,为此大为恼怒,此时的袁绍有了曹操保汉中的鸡肋感觉。
恰曹操写信来,袁绍招田丰、沮授、郭图、逢纪商量,郭图、逢纪等主战派因战败过失地而沉默不言。
沮授、田丰等道:“主公,如今公孙范在南皮、公孙瓒在易京,公孙度取东莱置营州,此三公孙不除,主公何以争霸hb逐鹿天下?”
袁绍在二人的决议下决定退军回邺城,待秋收后再攻南皮,务必要一举拿下公孙范与公孙瓒。
话说袁绍自南皮起兵,没想到如今竟然被南皮小城阻挡自己统一hb大业数年,不得不说这真讽刺。
袁绍打发沮授二人离开后,对郭图、逢纪道:“就如此让大耳贼轻取蜀中,吾心甚是不甘。”
郭图、逢纪二人行军打仗不成,争权夺利,阴谋诡计在行,郭图脑子一转就道:“主公不出兵,不代表别人不可出兵。”
逢纪会悟道:“公则兄妙计,子远兄在鲜卑数年,恩信已立,可令其诱鲜卑自代入并,如今并州空虚,定然抵挡不住,一旦并州被鲜卑攻破,刘备焉有心思征蜀?”
“顾此失彼,不外如是。”
郭图跟逢纪对视一笑:“还有那马腾、韩遂,岂会坐等刘备征蜀后再收拾他们?”
袁绍抚须大笑:“哈哈!不错,不错,二位先生真吾智囊也!”
随即袁绍派人前往鲜卑、西凉。
话说鲜卑尚未行动,西凉已经出现一件大事,河首平汉王宋建被人在宫内毒杀,其国内大乱,诸子小而臣弱,其麾下异心者甚多。
宋建,罕人,早年随韩遂、边章等起事于西州,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军起事后,韩遂、马腾据凉州大乱,宋建自号河首平汉王,改年号,置百官,俨然成一方国度。
现宋建死、刘备入蜀,韩遂、马腾心思乱飞,如今刘备一统巴蜀、雍凉乃大势所趋,二人阻挡也阻挡不住,除非投降,否则就得选一退路。
宋建的罕国此时仿佛成了第一选择,当即韩遂、马腾使者纷纷前往罕争取宋建手下的支持。
然而两路使者尚未到罕就被人截杀,而且很明显都是罕陇西羌胡所做,韩遂、马腾大怒,不约而同的出兵讨伐罕。
罕虽属陇西,可马腾举兵于冀县,韩遂聚兵于榆中,很快率部进入大夏,自大夏兵峰直指罕。
罕羌哪里是韩遂这等枭雄的对手纷纷溃败,眼见韩遂就全取罕,马腾忙派使者前往烧当羌,用重礼请烧当羌部落首领入罕,并许诺将罕之地割给烧当羌。
烧当羌早就眼馋罕国富饶,只是基于韩遂、马腾不好惹才不得不规规矩矩的待在羌地,如今得了马腾的许诺,当下以借居在羌地的李、郭汜为先锋进攻罕国之地。
韩遂听到是李、郭汜领军大惊,他与这二人交手数次,深知他们的厉害,当下派使者前往两人处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