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老六,我说你那是什么眼神?”

    流云瞪了刘玄琪一眼:“老头子我,知道盘尼西林,有什么好奇怪的?”

    说着,流云从怀里掏出一支密封的玻璃试管,递给刘玄琪:“先培养菌株。”

    二十几天后,刘玄琪从西宁追到了酒泉。

    正在焊接压力容器罐子的流云被缠住了,不过在流云就要被刘玄琪拖走的时候,又被刘玄英给拉了回来。

    “老六,你准备干什么!”

    刘玄英恶狠狠地盯着自己六妹刘玄琪。

    刘玄琪毫不示弱:“四姐,你松手,我有事情要问老爹。”

    刘玄英使劲拽了一把:“不行,老爹手里的工作,关系到我的火药大业!”

    “我这边人命关天!”

    流云将胳膊抽了回来,叹了口气:“哎呦,我这这一把老骨头呦!”

    “爹……”

    “好吧,”流云看了看刘玄琪,“老六,你先等我把这一段焊口焊完,要不,一上午就白干了。”

    刘玄琪终于松了口:“好吧。”

    刘玄琪等了两个多小时,终于等到流云将焊口焊完,拉着流云就走。

    钢铁厂的办公室里。

    刘玄琪两眼放光,好奇地盯着自家老爹:“爹,您那青霉的菌株是从哪里弄来的?”

    流云没有回答,只是将手伸出来:“拿来!”

    刘玄琪装傻:“爹?您要什么?”

    流云没好气地瞪了刘玄琪一眼:“别装傻了,那个微型自动培养基呢?”

    “让我给打碎了。”

    刘玄琪眼神飘忽,不敢正视自家老爹。

    “你是怎么打碎的?”

    流云似笑非笑地盯着刘玄琪,自家闺女还真是撒谎不脸红:跟歼星舰装甲舷窗同规格的材质,你随手就打碎了,姑娘,你真的很强呀。

    “好吧!”

    刘玄琪蛮不情愿地,从盒子里将试管状的培养基拿出来,递给流云。

    流云接过培养基,怀念似的打量了一番。

    当初从明末来到这个时代,流云的个人芥子空间,经历了时空的“洗劫”,就只剩下两件东西:马玄忠身上那块能承载人工智能的“石头”,还有就是自动培养基。

    这两件东西,都是流云在明末穷极无聊的时候做的试验品,当时为了做这么一批东西,动用了大量的可操作量子资源……

    见刘玄琪眼巴巴地盯着自己手里的培养基,流云迅速地踹到怀里,叹了口气:“这东西,还不能给你。”

    刘玄琪眼睛一亮,来了精神:“什么时候能给我?”

    “我大限的时候。”

    流云轻轻的松了口气。

    一听见大限,刘玄琪慌了神:“爹爹,我不要了。”

    流云轻轻的捋了一下刘玄琪凌乱的刘海:“傻女儿,你们早晚是要成家的,老头子我终究是要归隐深山的……”

    流云轻轻地叹了口气:“老头子留连红尘,已经太久了。”

    刘玄琪抬头,看了一眼自家老头子,还有那正在逐渐变黑的头发,才想起来,自家老爹可能要比自己活得更长,不禁有些郁闷。

    流云知道刘玄琪的心思,也没有道破,只是悄悄地转移了话题:“培养基里的菌株来源,我不好告诉你,能告诉你的,也就是菌株的特性。”

    越古老的菌株,基因越稳定,菌株受外界辐射发生过变异的可能性就越低,再培养时,进行辐射,诱导变异的成功率也就越高。

    当年,为了寻找合格原始的菌株,流云跑遍了神州大地;为了培养菌株,专门制作了远远超出时代科技水平的培养基。

    流云身上的量子系统,操作的物质越小,就越容易。对于原子级别的大小的物质,流云可以轻而易举地操作;但一旦到了肉眼可见的尺度,流云操作的难度就很大了,而且尺寸越大,操作难度越大。

    当初,制作全自动培养基的时候,控制系统的难度是最低的,而看起来最容易的培养基基体,却耗费了流云将近全部的可操作量子。

    制作完成时,流云直接累瘫了,不过因祸得福,因为长时间地动用“神识”,流云跨过了练气化神,开始返虚。

    愣了半天的刘玄琪,听见菌株特性,顿时来了精神:“什么特性?”

    “菌株很原始,可塑性很强。”

    流云看了一眼刘玄琪:“你别告诉我,你没有留下母本。”

    刘玄琪像一只好斗的鸡,炸了毛:“当然留了,请不要置疑,我作为一个微生物学博士的专业素养。”

    “那好,我给你一份青霉素的工业制备方案,你拿回去,仔细看一下,然后,跟玄英一起,设计一套工业流程。”

    说完,流云拿起桌上一本足有十厘米厚的硬壳书,递给刘玄琪。

    “《小规模、高能耗、高污染的青霉素简易工业化制备方案》。”

    看着书名,刘玄琪觉得差事应该很轻松,就愉快地接下了,然后……

    将喜欢搞事的刘玄琪,推进抗生素的大坑里之后,流云接着搞自己的军火大业。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流云终于建起了一座年产好硝酸几十吨的化工厂。

    体验了一把dIY攒厂的流云,在建完硝酸厂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钢铁厂附近成了了一所技校,广收马玄忠手底下的铁杆良民子弟。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流云动用了十年前布下的暗子。

    一年之后,等技校的第一批学生毕业,钢铁厂的产量,刚刚过了七十多年之后关停线的水平。不过,就是这四五百万吨的水平,已经远远超出了全国其他地方的钢铁产量总量。

    收到钢铁产量报表的马玄忠,很是得意了一阵子,不过,马上就被流云的一盆冷水给浇得心拔凉拔凉的。

    一个分厂将近五十万吨的年产,全部用于修建重轨铁路,如果只铺设单线,仅仅能将铁路延伸不到三千公里。

    于是,马玄忠大笔一挥,成立了一所钢铁技校,招收了大批的星疆***。

    没多久,在酒泉钢铁厂附近,又多了一所铁路技校,只面向军队子弟招生,其中的一个专业,很是高大上——蒸汽机车制造及维修。

    <script>__17mb_s4;</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