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鸯绣庄门前有一架高高飘扬的旗帜,旗上以五色线绣出晓鸯二字,并两只绕颈鸳鸯。那两只鸳鸯羽翼鲜活,眼眸生动,一看就是绣技高超的绣娘出品,不少人冲着这手绣活找来,绣庄也不因此刻意抬价,绣庄生意客人来往不绝,规模越发的大了。据说打理绣庄的余二先生是个极温和之人,每逢年节设下粥棚接济穷人,在东门县十分有名望。
景飞鸾和纪蓉他们一早出发,抵达县城时天早已经大亮,绣庄也已经敞开门户做生意,偌大的商铺分为好几个区域,他们找到绣品的柜台,等纪蓉说明来意,很快出来一个年纪长一些的掌柜过来相看。
“这是小样。”纪蓉把一张她画好的绣样拿出来:“保管没人用过,是最新画出来的,您们的绣娘手艺好,这绣样简单大方,绝对会受客人喜欢的。”
掌柜自然是见多了绣样绣品的老手,他们绣庄收绣样多年,见多了话说的漂亮的,心里对她说的话不以为然。他接过绣样,看了一会儿,表情变幻,收起刚刚的轻视道:“这盘花纹路我竟然从未见过,如此纹路果然好看,不知是否是异国特色?”
纪蓉看了一眼那张图,沉吟了一会儿笑道:“果然掌柜是见过世面之人,这绣图正是自柏思国传来,我有个姑父在那里做生意,经常给我寄些小物,我见这些花草清奇,便画出来绣在衣服上,倒也十分别致好看的。”
她随口说出个柏思国,也不知到底有没有这个国家,反正东门县穷乡僻壤,别说异国之物了,就连稍大些的城镇所有的东西也很少能流传过来,但凡学来了就必定广为推崇,如今既然推说是柏思国之物,反而会更加引人兴趣,说不定能就此抬抬价格。
掌柜心知这绣样确实别有心意,便对纪蓉手里拿着的那一叠纸有了兴趣,想来她既然有姑父在异国,能得到新图的机会自然不少,虽然平素里买卖绣样是小事而已,掌柜却还是将他们几人请入内堂,奉上茶水,再接过纪蓉递上的其余绣样挨个细看。
堂堂晓鸯绣庄的四掌柜,居然对一个卖绣样的人别加重视,连端茶过来的伙计也起了好奇之心。不过他可不敢多看,别管绣样收了多少,价格几何,这些都是绣庄的“机密”,万万不可多加窥探的。
亲眼见纪蓉凭着一张嘴把四掌柜唬得一愣一愣的,景飞鸾暗暗好笑,见到纪蓉的这一面,倒觉得这趟出来确实不虚此行。他也并没有觉得纪蓉推说绣样是异国产出有何不妥,只因为他们早就商量好,到时那本《西厢记》的作者只称为墨先生,他二人只说自己是替墨先生跑腿之人,万万不可多露痕迹。
一个是两人都是在浮世有阅历之人,深深明白怀璧其罪的道理,二个是纪蓉自己不想出名,三个是纪蓉觉得若有了墨先生做掩饰,以后出了些稍微清奇惊世之语,也不会引火烧身,到时他们二人推个干净,只说什么都不知道,也没人能拿他们怎么样。
纪蓉画出来的二十一张绣样得到了四掌柜的认可,四掌柜又追问了纪蓉是否还有其他绣样可以带来,以后若有新的能否继续只卖给他们一家,价格如何来定之类的问题。因为纪蓉是卖家,倒是她和掌柜说的多一些,景飞鸾在一旁和陈至都不大说话,偶尔说一声也是提点纪蓉,双方拟定了价格,晓鸯绣庄以七文钱银子的价格收一张绣样,二十一张绣样,纪蓉足足能得到147文钱,虽然不多,但也足够纪蓉高兴了。
价格谈妥,绣庄现拟了合同,约定绣样不能再经纪蓉或相关人等之手卖给别家,以后若纪蓉有了新绣样,优先供给晓鸯绣庄。
纪蓉没想到古代商业贸易就已经这么完善了,卖绣样而已,竟然还有正式的合同要签订。她拿到合同通读一遍没有什么问题,想要签字,景飞鸾忽然打断她,把合同又细看了一遍,才朝她点头道:“没问题。”
纪蓉并不嫌他谨慎,反而心怀感激。谈生意是谈生意,她自认为自己可以胜任,但到了这种涉及到文书方面的东西,有个靠谱稳重的人在身边帮忙相看,立刻能让她安心下来。这是一笔对晓鸯绣庄来说十分普通的小生意,对拿到了一个钱袋子——里面足足装了一百多枚钱币的纪蓉来说,却是今生迈出的第一步。
有了这笔进项,再加上上次进城剩下的钱,按现在70文钱兑一钱银子的折率,她手上还剩下三钱银子余39铜钱,对于一个姑娘家来说能买很多胭脂水粉,算是很大一笔钱了。
纪蓉得了银子很是得意,沾沾自喜对陈至道:“回去我买些猪肉,给你炒菜吃。”
陈至被景飞鸾教育的很好,他忙看了一眼景飞鸾,小心翼翼说:“可以么?”
纪蓉也忙挑挑眉,偷偷瞥眼看景飞鸾。
谁知道景飞鸾一心赶路,直拉着陈至走路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等纪蓉和陈至都以为没指望了,才道:“我吃你上次拾掇的猪下水也挺不错的,又便宜,一会儿我买一副,回去你教我一下怎么烧。”
纪蓉的眼睛瞬间就亮了,立即开心地咧开嘴,心急火燎的要去赶紧把《西厢记》卖了,然后去肉摊买好吃的去。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田园名门:一品农女
<a href=""><strong style="color:red">新版快眼看书客户端正式发布,收录海量书库资源提供读者免费阅读,书籍与各大平台同步更新,更有众多优质源的支持,赶紧来下载体验吧</strong>(点击即可下载AP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