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村子要做“大醮”,“做醮”是闽东北山区的风俗,也不算是特殊的文化。上村的醮事一般在正月十五前后,村子里没有过元宵节的习惯,穷乡僻壤的没有那么多节过。醮事也算是一个节日,村里一般都会过的,这个是祈福的节日。
村子里日子好转了自然要好好地操办一下,一般是村长带头组织,每家每户的给钱,按照名目还有“带头”的说法,带头的基本上是比较德高望重或者比较支持村里事情的人家。吴卫平家今年也是“带头”,“带头”要多出钱,当然也比较有声望。
过去穷,“做醮”也只是做做样子,摆上茶酒瓜果,请了师傅念几句经文保佑村里风调雨顺就算做完了。去年村里大家都赚了一笔,今年估计日子会更旺,所以大家有钱的多出钱,没钱的多出力。
所以村里头提前两天村里就开始忙碌了,杀猪制作荤菜,购买海鲜干货,置办茶酒宴席。一下子很热闹,村尾的桥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剪纸。南方很多桥是有建风雨廊的,闽东北的廊桥就是著名的代表。
一时间村尾的那座桥就成为了村子里的焦点,大人没空都要抽个时间去待一会儿,更别说是小孩子了,所以一qun小孩子也聚集在这里,吴卫平也不例外。听着听不懂的经文念腔,看着看不懂的动作,说不上有趣但神神秘秘的还是很吸引人。
烧香祈福,敲锣打鼓的好不热闹。难得好光景,这样的光景自然是也多越好。上了年纪的老村民更加的敬畏。以前吴卫平的曾祖母就是其中之一,不仅每天去一次,每次还要梳洗一番,说是对神明的尊敬。小一辈的人是感觉不到他们那样虔诚的心。
最神秘的跳大神活了两辈子的吴卫平还是无法理解其原理。为什么可以请神上身,还能神秘叨叨的说一些有关村子的事情,神上身的人动作僵硬但是zuiba子却很利索,据说还有在山上干农活听到铳的声音直接从山上光着脚丫子一路上跳回来的,总之是个未解之谜了。
做法事的先生念着神秘的经文,你可以想像一下用地方言念一本流传几百年删改过不知道多少次的经文,不是熟悉的人根本不知道是念什么。先生唱着神秘经文,跳大神,庄重的气氛,不在现场根本就感受不到为什么有些地方的人会那样迷信。
醮事即神秘又惊奇,不管家里有没有事情,每家每户都会置办一些菜去上供,也会去参与。“做醮”不仅是一种风俗活动,还寄托着大家的期盼和希望。
有人保佑平安,有人求子,也有人求财。靠天吃饭的农民也许不都是因为迷信,而是需要一种寄托,他们太想有个精神上的依靠了。村里老一辈就没有不信的,家里要是遇到大事小事都会求神保佑。
村里的醮事整整做了五天,但是前前后后的忙了近一周多。村子里这次“做醮”还有不少余钱,大家准备gao点活动。要是放在以前那肯定要请戏班子,吴卫平自打出生以来就没见过真正的本地戏班子,这一代主要是“北路戏”,不过这边唱戏的基本绝了,要请个戏班子很不容易,所以村里准备请人“吊九楼”。
“吊九楼”其实不是楼而是桌子,也并不都是九张桌子,可能更多。“吊九楼”算是这边比较出名的活动了,艺人师傅单人徒手上桌子,桌子一张叠着一张,没有用绳子,梯子,也没有绑安全带,那师傅一边做着法一边上去,还要在桌子上面唱经。唱经先生唱的好,也如同歌曲一般。有的听,有的看,自然大家都喜欢。
“吊九楼”这个可是了不得的工夫,即使上辈子吴卫平也觉得十分厉害,九张或者更多的桌子叠在一起差不多十来米,有三四层楼的高度,没有任何的安全措施,没有其余人去固定位置,可以说是真功夫了。
可惜现在手头没有录像机,否则吴卫平肯定要好好的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民间手艺可是越来越少了,更别说这样硬功夫的手艺。这个场面比起醮事来说更加生动有趣,也不是很常见,虽然看似简单,里面的道道也是不少,一般师傅做不了,能做这个的在农村都得称一声先生。
“吊九楼”那一天很热闹,除了村子里的,还有其他村来观光的人,这是个耗费钱和耗费精力的事情,一些小村子或者穷村子gao不起,有机会自然会慕名而来。这两年临水村富裕起来了,周边村庄也是知道的,特别是山里的小村子更是羡慕的不得了。
不仅仅是周边的山村乡镇甚至是县城也有人前来观光的,大家图一个吉利也看个惊奇。
这么一来村子就更加热闹了,大年几天热闹一会儿,这又接着热闹。村里集体办活动,有村里的负责人操办了幕前幕后,所以办了简单的流水席。来观光的客人都可以入席,这里并不收费,有手头阔绰的扔点钱也不拒绝。
来玩自然不会在哪里干等着,吃吃喝喝,聊天侃大山,买点儿零食是最常见的,所以吴卫平家的铺子自然是好一阵生意。这也许可以算是早期的地方旅游带动地方经济了。现在这个年代基本上没这样操作的,不过几十年后倒是很多。
以地方民俗为宣传目标吸引游客,例如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一些特有的地方活动。天朝大地,土地辽阔,不说民族多,就是很多地方风土人情都不一样,天南地北的要是有时间有钱去看看倒是不错。
村里举办这些活动在外人看来不过是一场热闹,不理解的人可能还会认为是劳民伤财,但是在本村的人可不这么认为,这是开春大吉,清除霉运,迎接好运的开始。
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大伙儿忙碌一场,高兴一场,估计不久农忙又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