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没学识的人越是对文化的渴望,越是闭塞的地方越对大城市的向往。
现在家里的老爷子就是这般,冬日里无事,老爷子就叨念着自己的过往,也唉声叹气地说着没有好好送孩子上学。
农村的老人就没有退休一说的,几乎每个人一生都有干不完的事情,吴老爷子也是这样,不过这几年日子好过了,家里分家了,两个老人倒是和吴卫平一家一起吃饭,不过住都没住在一起,寒假了吴卫平也去给铺子帮忙。
最近腊月到来,是农闲的时候了,能忙一样东西倒是不错。吴卫平上辈子本来就是文学专业毕业的,写几个字倒是还成,现在学校上毛笔课大部分都是玩来着。
年底到了吴卫平也想着练练到时候写几个字。拿起笔杆子写多了还是有些费劲的,不过书法这个东西和想法建议不一样,有个积累的过程。
一直没写毛笔字的吴卫平要是来一幅草书,行草什么会吓到人的,吴卫平只能从楷书写起,文征明的小楷正合适。上辈子吴卫平就喜欢文征明的楷体。
这个年纪写正楷倒是很常见,其实不少民间人士的书法写的就很不错,只是没有靠着赚钱作为职业。
吴卫平一下子勤奋起来,在家里练起了毛笔字,家里人虽然诧异倒也不会说什么,只要爱学习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本身就有了上辈子的记忆,开始写还有些生涩,不过进步真是可以用飞速来形容。
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吴卫平写着写着,就认真的来了一篇《十志草堂》,这个不仅仅是吴卫平惊讶了,家人也被惊到了。吴卫平惊讶的是自己的进步,家里人惊讶的是这个天赋。
吴卫平家的左边是一家姓杨的人住的,老杨做过支部书记的,还是很有文化底子的,也能写一手好字,虽然是老干部体,但也拿得出手。一大把年纪了,村里还经常请他写字,这会儿老爷子正拿着吴卫平的字去让老杨指点呢。
“杨叔请您看看,最近我那长孙练毛笔字,这写的我看是挺工整的,您指点一下。”楷书能不工整吗?毛笔字哪有以工整来评价的。
“那我看看啊。”那边老杨戴起老花镜端着纸张细细一看,眉头一张一皱,端详了许久。
“安生啊,这是你家孙子写的,不是那个大人写的,初中有着这样的水平相当不错了。”说着还不怎么相信,拿着字更字帖上比照比照。
“真的,就在家里写的,这墨迹刚刚干不久啊。”
“真的,那这个孩子有这天赋啊,安生啊,家里有条件了,这孩子要好好培养啊,不要只顾着赚钱啊。有时间带我这边来一起写写字。”老爷子听完直直点头,那个高兴啊,家里能出文化人,那是比赚钱更重要的事情啊。
好吧,至此吴卫平能能写得就写一副好字的消息就流出开了,虽不至于被传为神童,但也不差了,吴卫平是越写越熟练,大字还不成,但是楷书小贴小联的已经能拿得出手了,家里的小对联自己包办了。
不说老爷子和吴卫平自己,腊月里忙起来的还有吴启旺。老吴家的人做事情还真有些天赋,但是上辈子感觉就差一个运气,家里要是搞企业,吴卫平觉得可以从天赋开端了,说起来有点吹牛了。
吴卫平的老爸有个朋友,是村里面的篾匠性李,以前吴启旺没事的时候会看他制作各种篾制品也就是用竹条编的东西。吴启旺看一看问一问就学会了不少,自己也能动手制作了。
早年间在农村学手艺可是很庄重的事情,也有怕教出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家里二叔学了木匠手艺那是正儿八经的拜师学艺的。至于吴卫平的老爸,家里弟弟们小,为了活计哪里哪里还有条件让他去学习手艺啊啊。
好在吴启旺自己聪明,加上朋友肯教,这个学习能力吴卫平都不得不点赞啊。吴卫平最佩服的就是老爸的学习能力,只是上辈子被农活耽搁了。
所以冬日里吴启旺也会砍些竹子回来,然后制作一些竹制品。以前家里穷的时候也会制作几个拿到集市上卖,竹子做的东西算是比较耐用,只要没有破损,没有外来的需求,村里人买的不是很多。因为需求不是很大,并没有得到重视。连他的朋友也就是哪位篾匠也是以种田为主,只是有人需要了才会制作几个当做一些外快。
今年冬天也是如此,一些人需要什么东西了了就去预定。吴启旺自然也要制作,家里需求蛮大的,因为茶园那边就要很多的竹篓,也有别人来预定。
所以冬日里没外出的时候,吴启旺就和李篾匠一起编东西。今年预定的竹篓,斗笠特别多,明年开始大家都要采茶了,小竹篓加斗笠基本上是标配,所以每家每户都需要,每户定一两个也有几百个,所以大家在冬日里闲暇的时候,他们两个现在很忙。
“现在采茶要用很多竹篓,这东西用的很频繁,每天都使用,基本上一年就需要换,即便保护好的也拖不过两年,我看篾匠以后也会吃香,也不用风吹雨淋的。”一边干活,吴启旺一边说道。
“主要还是要能卖出去,这活计真干起来,在村子里也干不了一年,一个五六块,一百个也才五六百,加上其他东西七七八八的顶多一两千块钱,现在村里种茶那么火,你们家今年就赚了几万了。”李篾匠说道。
每迈出新的一步都需要勇气,很多人都是因为担心未知的改变,固守在自己现有的位置上,终身难以突破自己。不经意的选择往往是人生的岔道口,每一个YESorNo都是对未来的预判。
吴卫平家比起别人有优势,那就是有点家底,敢去尝试。似乎一下子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理想,有了自己的天赋。好吧,千言万语就一句话——不管好坏,我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