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塔平台朝北而开,意为朝圣,而大唐在南方。 </p>
在昨晚城主得知消息之后,当即便下令全城所有出口戒严。此刻贴近城墙边的一整圈,早已布满重兵。</p>
程屠也隐隐猜到自己无法轻易逃脱,不过快速跳下高塔的行为,为其争取了些许时间,他瞄准了西方,奋力冲去。城主与那几人尽管勇猛,但不会贸然犯险。如果他们也直接跳下,人在空的时候,便有可能会被在底下等候的程屠抓住破绽。于是只能选择逐级而下。</p>
好战的蛮族人已经等待敌人多时!</p>
众多蛮人嘶吼着,激发了层次参差不齐的蛮纹,朝这个从天而降的壮汉冲去。</p>
他们点亮蛮纹的程度远不及城主。</p>
蛮纹颜色有黑,红,暗红,金四个层次。若是天赋足够,便可燃烧蛮纹,燃烧后的蛮纹大约可加强半个境界的战斗力。还有个传说的境界,便是金红相交,圣子一旦觉醒便是这个境界。</p>
现在抵挡着程屠突围的蛮族族人,以红色为主,暗红和黑色逐渐次之。不同于往常的是,他们身尽皆燃烧着火焰!</p>
这便是大祭司噶布给予他们的加成!</p>
程屠在短短十几秒内,已经击杀了数十名蛮人,然而只前进了五米。</p>
城主等人的呼喝之声已经临近,程屠停止了手的动作,勇气一振,将周围蛮人逼退。</p>
他们也未曾靠前,死盯着他,缓缓让开一条道。</p>
是城主和那几人。</p>
高塔的平台之,祭司噶布和圣子遥遥地看着这里。</p>
程屠似乎能看到噶布的嘲讽的笑容,和圣子脸的……担忧?</p>
他有些疑惑。</p>
蛮族圣子对于敌方大将被困这种事不应该开心的么?</p>
不管那么多了,程屠眯着眼,熊熊勇气升腾而起,吼道:“让我程屠,最后再战一次!”</p>
他在嗓子变沙哑之后,便话多了起来,只是没想到会以这种情形,倒在这里。</p>
是日,晴天。</p>
大唐元帅,哑阎王程屠,于蛮族原始城,薨。</p>
与其陪葬的还有原始城城主,圣子近卫二人,一千一百二十三蛮族人。</p>
这则消息是由蛮族向大唐公布。并且蛮族为了表示了对强者的尊重,对程屠遗体实行蛮族最高礼节——汤葬。由圣子禀勺,分与诸强者。</p>
消息传回大唐。</p>
此时正值早朝的最后一个阶段。</p>
“有天级事务来报!”朝会殿堂跑进来一个头插羽毛的斥候,神色慌张,以至于跨过三尺三寸高的门槛时都绊了一下。虽不及跌倒,但还是有些仓皇。</p>
皇帝陈若扶着皇座的敲动的手停了下来,沉声道:“讲。”</p>
“大元帅程屠,薨。”斥候呼吸急促。</p>
大堂猛地一静,这则消息来得如此突然,让所有人都没什么防备。</p>
无论是臣武将,拥护他的,反对他的,都有些悲戚之情。</p>
陈若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道:“具体情况。”</p>
“元帅程屠孤身入敌后侦探军情, 遭同行士兵郭丘背叛而暴露身份,力战蛮族后,不幸殒命。与其陪葬者有原始城城主,圣子近卫二人,一千一百二十三蛮族主力。元帅遗体被蛮族实行汤葬,尸骨无存。叛徒郭丘已投敌。”斥候头紧紧贴在地,声音几近哭腔。</p>
斥候每说一句话,陈若的手握紧了点,直至一声“咔嚓”,皇座的扶手被掰下来一块。</p>
“郭——丘——”陈若吐出两个字,脸青筋暴露,“传令,诛灭郭丘九族。”</p>
“是!”刑部尚书出列,长揖受命。</p>
陈若注意到斥候还未退去或隐入武将队列,疑惑:“还有何事?”</p>
斥候的头依旧贴在地,道:“元帅在孤身入敌后前,曾率一万大军在蛮族腹地迂回作战,带回许多情报。”</p>
兵!这是多年来第一回在正面战场,出现了兵的范例,还是已经战死的武将所使用。</p>
程屠的诸政敌如同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在周围逡巡着,随时准备扑来撕咬一口,然后瓜分他遗留下的“尸体”。</p>
当即有一名刺史扬声道:“皇,微臣有事启奏。”</p>
陈若面无表情,心深知现在正是各派的势微投机者冒头的时机。然而他现在没有心思,再去玩那些花花绕绕的平衡派系的手段。</p>
于是他说:“没有天级不要说了,回去写封奏折。”</p>
无人管那位刺史的灰暗脸色。</p>
陈若吩咐斥候继续说。</p>
“在蛮族的西面,还有一个更为强大的蛮族帝国,兼具唐蛮之长,国号为汉。”</p>
场性子直的武将纷纷倒吸一口凉气,而陈若亦是吸了口气,只是表情变化不大。他用手扶了下额头,然后缓缓道:“还有么?”</p>
“蛮族圣子出世……”说到这,斥候咽了口口水,更不敢抬头。</p>
气氛凝重到了极点。</p>
此时,连平常讲究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诸官,都纷纷失色。</p>
“好一个蛮族!”陈若冷笑。</p>
同时他把先前想要“御驾亲征”的想法咽了下去。</p>
“有没有什么好消息?”陈若身体前倾。</p>
“东西蛮族平常几乎断绝往来,非灭族之祸不相帮,短期内不足为惧。同时元帅所率一万兵,迂回时袭杀蛮族主力约三万,掠夺羊群五千余只,一小城被屠。圣子距离觉醒尚早。”</p>
陈若缓了口气,这番消息下来,局势没有先前那么严峻了。</p>
“陛下,臣有事奏。”臣群最前一人发声,是陈白衣。</p>
“是白衣卿啊,有事请讲。”陈若抬手,作出“请”的动作。</p>
陈白衣前一步,先对陈若长揖,再对群臣长揖,群臣紧忙还礼。</p>
“现我大唐已箭在弦,不得不发!”陈白衣说话掷地有声,“此为国战,不谈先前动员所耗财货。此时一退,便要步步退!更有元帅程屠被害在前,我等岂能不战!”</p>
陈若点头,道:“卿所言甚是,然,西蛮族如何处之?”</p>
陈白衣微微一笑,道:“小胜即退,养精蓄锐。后开启长期战事,以局部为主,消耗东蛮实力。步步为营,蚕食东蛮。”</p>
蛮族低下的生育力,让众人有长期作战的信心。只是先前都是双方积蓄十年,来一场大战,唐人鼎盛期衰弱的快,十年有不少战力老去,不复当年。而蛮族强势期唐人多出许多。因此十年一国战,大约是势均力敌。</p>
“那最后呢?西蛮是不会坐视我们灭掉东蛮的。”是兵部侍郎不按规矩的提问了,主要是他在仇恨之下,灭蛮心切。</p>
陈若也为追究,朝陈白衣点点头,示意继续说。</p>
“最后便,只留下圣子,送于西蛮!”陈白衣神色不动。</p>
“这……岂不是放虎归山!”</p>
“对啊,宰相三思!皇三思!”</p>
更多的人因心急,直接出声了。</p>
“肃静。”有侍卫低喝。</p>
“至于为何这么做,便需要观天监的赵大人来回答了。”</p>
观天监?莫非是……</p>
赵无安疑惑:为何需要自己出列来回答这种问题?</p>
但还是依言出列,长揖之后,便苦笑着回:“微臣不知为何。”他无助地看向陈白衣,只见陈白衣指了指天。</p>
蓦地,他瞳孔骤缩,想起了什么,沉声道:“天星移位,大道随迁,气蕴天下”</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