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291章 联系父亲

    跟岳父说好后,赵卫东马上就联系了自己的父亲,到人生地不熟的深港,工作条件非常艰苦,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没有政府办公楼,办事机构也不健全。

    赵卫东知道,创建特区最苦时期的“苦官”是怎么样工作和生活的。

    他们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刚到时就住在铁皮屋里。

    那时候的深港只有一条米不到的小街,走几步就已经是郊区了。

    晚上开会看文件只能躲在蚊帐里,因为蚊子太多,来到深港工作刚一年,主要领导就累得住进医院。

    可以想象条件有多艰苦。

    如果自己的父亲到深港去任职,那这些罪老爸也少不了要受。

    这个也必需考虑的问题。

    不一会儿,电话就要挂通了。

    “喂,我是赵国钧,那位?”

    赵国钧缓缓的说道。

    “老爸,是我,恭喜啊。”

    赵卫东笑嘻嘻的说道。

    “你这个小子,这有什么好恭喜的。”

    赵国钧轻描淡写的说道。

    自己这个儿子非常优秀,这一点赵国钧很清楚,但是自己的能力也是很强的,人说虎父无犬子,老子英雄儿好汉,反过来说也是成立,自己儿子如此出类拔萃。

    难道老子会差吗?!

    这个小子,好象自己当上行署专员,是什么很大的事情似的。

    虽然说自己能够如此出色,是这小子启蒙没错。

    但是,有了好主意,用不好也是白搭。

    很明显自己在通义成功的做法,经验是总结出来了,也推广到各地了,都是很适用,也见效。

    但是效果,就是没有通义的效果好。

    很多的人就是纳闷,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就是悟性的问题。

    同样一个班的人,同样在听老师讲课。

    但在考书的时候,区别就出来了。

    有的是考多分,在的甚至是考不及格,为什么区别这么大。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悬殊的差异。

    可以说智商高、理解能力强,又认真听讲,努力学习的人成绩最好。而智商低、理解能力差,又不认真听讲,不努力学习的人成绩最差。其他的人就在中间。

    也可以这样形容,同样是一把枪,在神枪手的手里。

    他十发指弹能消灭十个敌人。

    在平常人手里,能消灭二三个敌人就不错了。

    执行政策也是如此,在不同人的手中就有不同的效果,确实那几个办法,都是这个妖孽的儿子启发自己的。

    但能够把这些办法用得这么好。

    这就是自己的能力。

    很明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得这么好,效果这么显著。

    这就是也就是工作方法和能力的问题。

    而这也正说明了自己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一个厅级的职位,并不是自己事业的终点,而是自己事业的开始。

    自己一定能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绩。

    前途更加光明,赵国钧有这个自信。

    听到父亲如此有自信的口气,赵卫东的心里也是十分感叹。

    前世的父亲郁郁不得志,最后到退休,都只是个科级干部,并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差。

    而是他不能打破时代的束缚,走在时代的潮头上。

    当然,他们那个时代的人,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运动,让他们变得谨慎了。

    只能一切都根据上级的要求做。

    思想解放不了,工作起来就束手束脚,工作成绩也就很有限,工作成绩不突出,个人又不懂变通,奉承拍马的又做不来,请客送礼又不肯做,那也就只能平平淡淡的过了。

    不敢打破常规,不能开拓创新,一切都随大流。

    这样很多人的创造性,也就被磨灭了。

    如果没有创造性,又行事过于刚直,不懂变通,肯定也就前途暗淡了。

    可这一世就不一样了。

    因为赵卫东了解社会的未来走势。

    想方设法打消了父亲的疑虑,未来社会经济建设就是核心,这个理念在父亲的心中重建,也就注定了父亲命运的改变。

    只要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就是干了一点的出格的事,也没问题。

    关键当然是打铁需得本身硬。

    你个人自己不贪不占,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为国家谋发展,就是政策上有一些突破,也不会出大事。

    如果谁能站在时代的最前沿,而又没有站错队,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而且目前还是在最讲政治的时代。

    这也是绝大多数人,根本做不到的事。

    正因为自已的父亲,知道了,国家是需要经济发展的,当然还有自己从未来的带回的一些方法,在未来都是一些很平常的方法,使用非常普遍的东西,但放到这个时代,就是非常超前的方法。

    但是能够取得特别显著的成绩。

    这跟自己父亲很出色的工作能力是分不开的。

    赵卫东觉得人的能力有大小、强弱之分。

    他曾看过,这么一个井冈山的故事:

    当年秋收起义失败后,剩余的几百红军只能跟随毛委员上井冈山,盘踞在井冈山的义匪袁文才、王佐,在毛委员的动员之下,也参加了红军,红军又开始慢慢的发展壮大。

    国民党当局发现红军又开始壮大,就想把红军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为此,国民党军队组织了多次围剿。

    此时的红军还非常弱小,在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之下。

    井冈山上的红军人数不断减少,根据地面积不断被压缩,红军的前途也变渺茫起来。

    面对强大的敌人,有不少的红军干部和战士对未来失去信心。

    林彪甚至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

    毛委员特别写了一封信,来回答这些红军的干部和战士。

    后面把这封信做为一篇文章发表。

    题目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赵卫东知道,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革命力量相当弱小和斗争环境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党内一些人对革命和红军的发展前途产生了悲观思想。

    为批评这种错误思想,毛**写了这封信。

    在信中着重指出:

    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全面地观察和科学地分析形势。

    正确地估计敌我力量。

    他深刻地分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特点和各种基本矛盾,指出中国革命**快要到来,中国革命和工农红军要发展壮大,必须在广大农村建立巩固的红色政权。

    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

    这是促进全国革命**最重要的因素。

    要发展革命形势和壮大红军,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就必须执行正确的人民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即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等原则。

    这篇著作,标志着毛**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理论已基本形成。

    毛**在信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

    认为这些..都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

    信中充分说明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和作用。

    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明确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是促进全国革命**的最重要因素”。

    但这个游击战的战术原则的创造者,后世还是有些争议的。

    其实事实是。

    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

    有天晚上,一大群红军的领导干部,在一起研究对付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的办法,但由于敌人过于强大,而红军又过于弱小。

    如何才能打破敌人的围剿计划。

    大家都都在沉思。

    这时王佐就说:“我师傅曾经告诉我一个秘密: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不知这个有没有用?”

    当时不少的是军校毕业生,有好几个还是未来的大军事家。

    他们的军事素养远远超出一般人。

    他们听了后都觉得对当前的,反围剿没有什么作用,可是当时的毛委员,就从中发现了其中闪光的东西,当然他也在战争的实践中,发现其他的闪光点。

    “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是当地绿林武装的统军经验。

    毛委员却觉得不够,就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不仅会打圈,更要会打仗”。

    通过许多的战争实践,毛委员总结升华出了,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游击战的战术原则。

    还写成脍炙人口的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后世对于游击战原则的创造者有争议。

    说在更早的时候朱德有说过: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这就是游击战战术的最早起源。

    有的专家就提出游击战的创造者应当是朱德。

    赵卫东知道,其实这种说明是不符合实际。

    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

    王佐的师傅,更是游击战的创造者了。

    他说的“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就是游击战的前四个字。

    “敌进我退”。

    确实毛委员有从他人身上受到启发,从而创造性的总结概括出游击战的战术原则。

    而且毛委员在当时所有军事干部中从军的经验最少。

    军事指挥的经验也最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