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本书设定 秦汉钱币的兑换比例

    本书设定</p>

    秦代</p>

    10铜贝=一大布币</p>

    四小布币=一大布币</p>

    一小刀=一大布币 10枚</p>

    一大币= 10枚</p>

    一大刀=两大币</p>

    一贯钱百布币</p>

    购买力的话将现代的人民币的一元作为一铜币。请百度搜索</p>

    参考设定</p>

    平肩方足布</p>

    首部有穿孔,大小两型,大型的钱一般释为“抚当忻”,小型的钱为“四当忻”,其意思为“大币当忻”,“四(小)币当忻”。</p>

    大币背有“十货”两字,据有人考证,这是标明大布一枚值楚国铜贝(蚁鼻钱)10枚(也有人认为其释作“七”,意为7枚)。</p>

    布币是先秦同期货币流传期较长的品种,它的形制是仿照当时的生产工具“铲”。自殷周时期,便已有尖足空首布流通;莽汉之后,布币完全退出社会钱币系统。布币初期制作粗糙,空首无铭刻,形制肖仿铲工具;后期制作益精,首为实首进而为平首;足由尖足渐变为平足,继而为圆足,并且考虑到钱币的流通便利,出现单孔布、三孔布等币型。币孔的开凿,便于绳穿提携,易于流通</p>

    到了战国时形成三大体系:布币、刀币、环币钱。“布币”乍一听去,好象是由布料制作而成的,但其实它也是一种金属货币。</p>

    平肩弧足空首布。有大、、小三型。斜肩弧足空首布。布身两肩下斜,因称斜肩弧足空首布,或称“削肩空首布”、“垂肩空首布”。这类异称,以不用为妥。亦有大小二型。大型者,1980年3月,在河南省宜阳柳泉乡花庄村出土一千七百八十九枚,通长78~88毫米,足距45—51毫米,重18.6~27.2克(包括范芯)。小型者,面多为地名。通长约70毫米,足宽约40毫米,重13克左右。</p>

    耸肩尖足空首布。布身耸肩、尖足、方裆或圆裆。长銎,銎内留有范芯。面背皆有三道平行直纹,有郭。多无字,俗称“无大空首布”。少数铸有简单字,多系数目字。形体大小不一。大者通长137~145毫米、足宽约65毫米,连范芯重35.3~37克。小者通长117—125毫米、足宽约47毫米,重25.3~30.7克。</p>

    、燕国的明字刀、尖首刀、针首刀;</p>

    二、齐国的三字刀(齐法化刀)、四字刀(齐之法化刀)、五字刀(安阳之法化和即默之法化刀)、六字刀(齐建邦之法化刀)、还有齐明刀、博山刀等;</p>

    三、赵国的甘丹刀、白人刀、白人化刀、白化刀、王化刀等;</p>

    四、山国的城白直刀和白人直刀等。</p>

    五、王莽新朝所铸造的钱币有金错刀。</p>

    齐之法化一般长18.厘米,宽2.87厘米,重44.克;节墨之法化一般长18.5厘米,最宽2.8-3厘米,重59-61克;安阳之法化长厘米,最宽2.8-2.9厘米,重44.5-47克;齐建(造)邦长法化约18.厘米,宽2.6-2.9厘米,重42.3-47克</p>

    “右蚁鼻钱,旧谱曰‘此钱狭下广,背平面凸起,长七分,下阔三分,锐者可阔一分,重十二铢</p>

    大币背有“十货”两字,据有人考证,这是标明大布一枚值楚国铜贝(蚁鼻钱)10枚(也有人认为其释作“七”,意为7枚)</p>

    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p>

    一制钱</p>

    一两白银</p>

    一两黄金</p>

    以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p>

    兑换关系</p>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例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p>

    根据以下描述:</p>

    “金银的价从1600年前后的1:8涨到20世纪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p>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p>

    再有:</p>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是一千;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之多。”</p>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是1000。</p>

    金属价格</p>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货币的价值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p>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p>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p>

    黄金:100元/克</p>

    白银:2元/克</p>

    黄铜:0.02元/克</p>

    推算结果为:</p>

    1两黄金:约值4000元</p>

    1两白银:约值80元</p>

    1枚铜钱(1制钱):约值0.1元</p>

    粮食价格</p>

    很多历史专著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查到了如下记载:</p>

    “白米(石)九钱五分</p>

    白米(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p>

    下白米(石)八钱三分</p>

    白面(斤)九</p>

    银每两换钱一千”</p>

    还有</p>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p>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p>

    1两白银:约值170元</p>

    1枚铜钱(1制钱):约值0.2元</p>

    结论</p>

    根据面的推算,再考虑到</p>

    1 黄金的价格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p>

    2 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p>

    3 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古代便宜很多</p>

    4 尊重古代的兑换例</p>

    5 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p>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p>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 10两白银</p>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 1000钱= 1贯(吊)钱</p>

    1钱=人民币0.2元</p>

    另外:1石米=1两白银</p>

    声明:以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p>

    验证</p>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p>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p>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p>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p>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p>

    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p>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多点)。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p>

    1930年代,南京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p>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库平制重量小,市尺营造制长。</p>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p>

    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p>

    北洋政府时期在币制改革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废两改元”。即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库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价基本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p>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p>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政府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涨。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涨使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涨使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国金融崩溃。南京政府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政府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央银行、国银行、交通银行、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p>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千两的银票。</p>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p>

    其实,古代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价又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p>

    到了民国时候,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p>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p>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