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3章各中计较

    原横和原泰是惠庄皇帝的儿子,太后赐婚的旨意一下,哪怕诸事都有礼部和内务府安排,也得有宗亲出面帮他们去提亲。帮着原横出面的是陈王,帮着原泰出面的是平王;哪怕平王与圣上关系更亲厚,但是在大臣心中陈王比生母位份低微的平王要尊贵得多,就好像同样是惠庄皇帝的儿子,嫡子原横就比原泰要尊贵。

    圣上顾念惠庄皇帝,令内务府以亲王的规格为北川郡王准备大婚,原泰则依旧照郡王的规格。当吕二娘收到南阳郡王的订亲礼,发现比同(日ri)赐婚的陈四娘简薄许多,又大闹了一场。要说珠花帮着张罗文定礼的时候,也的确没怎么上心,这吕二娘不管是平王府还是南阳郡王府甚至是宫里的太后都不喜欢,她便只挑了几样看着厚重实则没什么亮点的聘礼。

    后来听说吕二娘为此大闹,她也有些后悔,怎么说也是原泰正经媳妇,她这是不是有些太怠慢了?原泰也听到了风声,倒是特意劝解珠花。

    “婶婶,别听外人疯言疯语。咱们是什么样的人家,怎么比得王兄财力雄厚,能置办这样的聘礼还是圣上的恩德,若是再加,旁人该疑心咱家偷藏了好东西了。”

    珠花一听,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北川郡王是惠庄皇帝正经嫡子,先帝在他成年搬到东宫时,就把惠庄皇帝名下的产业都给了他,原泰那儿是一点也没有落着。而惠庄皇帝的发妻也就是原横的母妃也是有嫁妆和私房的,他从那儿拿出几样加到内务府置办的聘礼中就足够贵重了。

    原泰没有这些东西,他本来瞧着内务府备下的礼已经够了,都不想再加,但是照例为了表示对这门亲事的满意,他得加上那么一两件,珠花才把放在库中看着贵重实则鸡肋的几样东西给了他,让他加到聘礼里。

    原泰还有些不好意思,他这些年住在平王府,先帝也就让内务府照着规矩给他月例,多的是没有的,就连洪先生的薪俸都是庆国公付的。他一年四季的衣裳,还有后来跟余泊琰出门的花销都是平王府供的。这次打仗归来,他倒得了几件好东西,巴巴地给了珠花,珠花也留下了,当时还玩笑说要给他娶媳妇用,但是他定下和吕二娘的亲事后,珠花就反悔了,她把原泰在战场拼回来的正经好东西收了起来,找了一些无用的让他送出去。

    原泰清楚珠花不会昧他的东西,她加在聘礼里的那些也不会再让他还回来,那些东西再没用若是能当掉也是值钱的。原泰知道自家婶婶过(日ri)子的算盘有多精,连府里的下人都是算好了人数的,就为扣那些月例,却为了他花费许多,偏偏那吕二娘又不知好歹,嫌弃了不说还想跟原横比,也不知吕家是怎么教养出这样的小姐的。

    她这样的作派,让吕夫人也面上无光,她劝也劝不好,好在这次庆国公夫人也没有站在吕二娘那一边,吕二娘才消停。不过庆国公夫人倒也透了话给原泰,让他私下再送些东西哄哄吕二娘,原泰听了也是冷笑,便时常在街上买一些不甚值钱的玩意儿让人送过去。

    吕二娘收到东西,还以为原泰对她极为看重,跟原泰相处时也就没想过收敛脾气,也让原泰心下对她更加厌恶。

    原横作为惠庄皇帝的嫡子,得庆国公看重,他的婚事又是先帝三年孝期满后皇家头一场喜庆事,不管是礼部和内务府自然都想办得漂漂亮亮的。不管他和原泰关系如何,原泰作为他唯一的血亲,也要来帮忙的,就连离北川郡王府不远的平王府众人,也成了现成的帮手。

    哪怕提亲的时候出面的是陈王,但是陈王到底年轻些,怕他出面主理原横的婚事没有平王办得周全是。原横和陈王关系一直也有些紧张,也透出话更想让平王帮着出面办。庆国公却不愿意平王对原横和原泰的亲事插手太多,还想由他出现牵头此事,倒让原横又生出几分厌烦。

    他在吏部做什么,都得这个舅公点头,就连他成亲的对象也是舅公帮着挑的,现在皇室宗亲又不是没人,张家还想来边上指指点点,他们也太自以为是了。

    圣上也不想庆国公来主管惠庄皇帝嫡子大婚的事,一时又想不出能让各家满意的人选。这(日ri)他正烦着这事,皇后在边上看着,也有心想为圣上分忧。圣上登基后,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一定会来皇后宫中留宿,只是圣上每次来的时候都很疲倦,常常倒头就睡。皇后早就习惯他如此,又心疼他为国事((操cāo)cāo)劳,她却帮不上一点忙。

    见圣上一直在想事(情qing),皇后不由小心问了一句。圣上尽管对她没什么感(情qing),但是对她保持着尊重,毕竟她是一宫皇后,若是他太过冷淡,她又怎么压得住宫中众人。如今这宫里还是太后说了算,等太后年迈,少不得需要皇后来管理宫闱。

    听说圣上是为北川郡王大婚的事烦恼,皇后心中倒有一个人选。

    “圣上是君上是君父,若是要给北川郡王体面,由圣上出面主婚便可,至于其他事倒可以交给长乐长公主,长公主与各家王爷不同,又最有主意不过,定能将此事办妥。”

    圣上听了倒是看了她一眼,让皇上眼皮一跳不由垂下头来。

    “是臣妾妄言了。”

    “长乐是寡妇,恐怕不便出面((操cāo)cāo)持婚事。”

    皇后一听自知是自己考虑不周,又告了罪。圣上也没有怪她,长乐再婚的事如今也是太后的一桩心病,太后有心让长乐再嫁,但是孔家的女眷就没有再嫁的,长乐本人也没有这个意思,甚至在太后提了几次后便去道观入了册成了一名在家修行的居士,打定了主意不会再嫁。

    太后也拿她没有办法,哪怕长乐每次进宫时眼眉间不见愁苦凄婉,还有一份怡然自得,比她在未出嫁时瞧着更疏阔,太后作为生母也时常为她的未来担忧。长乐长公主不被世(情qing)所困,一直保持着霁月清风的模样,倒颇受贵族女子的追捧。太后如今只能随她,当听说圣上打破常规,将北川郡王大婚的事交由她主理,心下倒松了一口气。至少有圣上为自家妹妹撑腰,哪怕她是寡妇,世人也不敢看轻。

    皇后听说圣上最后还是让长乐长公主帮着打理北川郡王的婚事,想着自己也算是帮上了他的忙,心下也暗暗欢喜。她又一向跟长乐长公主亲近,能给长乐长公主找一个露脸的机会也是好的。她一直都觉得长乐长公主与寻常女子不同,哪怕她是寡妇之(身shēn),也不应困在府宅之中,虚耗了自己的青(春chn)和才干。

    不过圣上这样的安排,还是让有些古板的人家颇有微词。北川郡王倒赞同此事,还令人备了谢礼去长公主府以示尊重。他在宫中时,就曾遇到过长乐长公主几次,长公主对他颇为关心,总会问一些(日ri)常的琐事。宫中难得有这样对他的人,北川郡王想到这儿,就不由望向平王府的方向,他倒没料到自家的庶弟还有这样运道,这些年可以在平王府借住不说,还与庆国公亲上加亲,不过这婚事却有点一言难尽。

    他和原泰的婚事都算是照着庆国公的意思定的,论关系吕家跟庆国公府比较亲近,但是吕二娘的风评却远没有陈四娘来的好。这两位小姐原横都见过,心下一比较,陈四娘贤良大方比吕二娘不知好了多少,也让原本对这亲事有些不(情qing)愿的原横少了不快。

    有了各方用心((操cāo)cāo)持,他的大婚办得体面(热rè)闹。陈家对这个嫁入北川郡王府的女儿很是看重,准备了九十六台嫁妆,在成亲前一天送入北川郡王府时着实让许多人赞叹一番。成亲当(日ri),原泰和家家随着迎亲的队伍一起去迎亲,众人难得看到这三位在一块儿,不由私下议论几句。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穿着新郎服骑马走在前面的原横比起稍显黑瘦的原泰和稚气未脱的家家更加意气风发,也更得众人的注意。

    接完新娘回到张灯结彩的北川郡王府时,圣上和皇后的车驾已经到了。外面皆传帝后关系不睦,如今看到两人关系融洽地站在那儿为惠庄皇帝的嫡子主持婚礼,便知传的那些话皆不可信。(身shēn)为国丈的贾大人也暗暗松了一口气,外面可都在说他这国丈之位不牢,现在看来都是小人故意散布的谣言。

    等礼一成,帝后没有久留,便摆驾回宫了,在场的人总算没有帝王在时那般战战兢兢的,心下各种心思也更活泛。

    原横跟陈氏完婚后,夫妻感(情qing)融洽,陈氏也是个能干的,马上就把北川郡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连原横从宫里带出来的通房也好生相待。

    转眼过了新年,一干人等就得开始忙原泰的婚事了。原泰跟原横不同,他的婚事只是郡王的规格,一应事务都简单的多。他从小养在平王府,照理平王夫妇得出面帮他张罗一些事,但是原横夫妇是原泰的长兄长嫂,他们才是正经应该出面的人。

    陈氏再能干也是新媳妇,不敢出面揽下此事,又顾着原泰和平王府的(情qing)份,便上门主动请平王妃帮衬。

    珠花是个不(爱ài)揽事的,又担心陈氏办得不周全,便趁机把团团推了出去。平王府的事务,现在有一半珠花交给团团掌着,剩下的一半又还分了一些给圆圆,让她一下子管那么多的事,她真怕自己会忙中出错。

    陈氏听珠花这样安排,倒也答应了。其实让平王妃一起帮忙,也有北川郡王的意思,她也想着若出什么岔子后面还有一个长辈在,心里也能有底,才同意了。但是想想得跟一个长辈在一块儿理事,又是一个以脾气坏名声在外的长辈,她还真有一点担心。若是换成平辈又还待字闺中的同辈,陈氏也就没那么怵了。

    团团以前也管着南阳郡王府的一应事务,里面的人都服她的调遣,她安排什么人做什么活,比陈氏下令有用。陈氏马上也感觉到了这位郡主的能干,虽然她为人清冷不(爱ài)言语,办起事(情qing)来却十分爽利,有些事她还没有理出头绪,团团心里已经有谱了。两人也有建见相左的时候,陈氏只委婉地提了半句,团团便猜到了她要说的是什么,她也就着此事跟陈氏商量一番,若的确是陈氏想的法子更好,她便照陈氏的来,一点也没有不(情qing)愿。

    看来外间对玉清郡主的传言都是假的,这位郡主并无半点刁蛮任(性xing),看着一(身shēn)书卷气,行事却雷厉风行,颇有长乐长公主的风范,这样想着,陈氏就想到了家中今年十八岁的幼弟陈七郎。

    陈氏一族是大家族,家中如今在朝中官位最高的是三房,她是三房长女。家中祖母去世后,家中几位叔伯并没有分家,她的父亲提了几次,她的几位伯伯都不同意。陈氏常年听母亲为这事不平,心下也有计较。如今她成了郡王妃,几位花钱大手大脚又无没有建树的叔伯堂兄弟怕是更不愿分家了,但是哪怕为了她的幼弟,她也得催着父亲赶紧把家分了。

    她家虽不是嫡长,但是她的弟弟将来是要撑门户的,少不得还得让陈家更上一层楼,她作为长姐,也希望自己的弟弟能娶一个撑得起门楣的女子。这些年,她和母亲也都曾暗暗留心,先前也想到过玉清郡主,但是玉清郡主的美貌太负盛名,平王妃又凶名在外,她们便认为这位郡主是个空有外表的刁蛮女子。现在看来,是她们想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