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图像上,天狼文明的狼牙风格星舰刺破小行星带的阻隔,长驱直入。
他们的星舰外表遍布着战争的创伤,经过一年的分崩离析,缺损部位不仅未能修复,甚至还有少量物质脱离抛出,数量也从剧降至三十七艘。
火星基地的人们用双眼望向头顶,那一艘艘庞大宛如空中殖民地的星舰正从火星侧面飞过。
所有人提心吊胆,生怕下一刻就会受到毁灭打击。
对方知道火星上的一切,知道他们存在,至于对方想要做什么,这很难说。
宇航服被发放一空,数量只有五千件满足不了所有人的需要,剩下的人佩戴着临时改造的老款式氧气罐,虽然使用不便至少胜于没有。
大街小巷都设置了封堵或者关卡,曾经生活的区域被欧文改造成了一座堡垒,并按照五十人为一小组由一名ea带队,配三十支枪的标准分散在各个关卡。
一艘损伤最为严重的星舰突然在测方向开启了五道发射井一样的空洞,尾部爆发出一阵夺目的光闪,爆炸从后方极速蔓延。
发射井喷吐出五枚球体在星舰彻底化为光焰时脱离而出,目标直指火星殖民地上空。
来了!
爆炸产生的残骸被其余几艘星舰捕获了尚有用处的部分,连速度都没减缓一下,就冲着地球而去,他们有更重要的目标。
之前喷射的五枚球体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天空,在齐齐的一声巨响后,镶嵌在天穹上方。
天穹承受住了球体的重量,只是产生了极大的变形,天穹采用的是人类目前最优秀的材料科技并搭配设计最佳承重性的结构,目的就是防御陨石坠落,当初建造这个大家伙,占去了基本八成的殖民地资金成本。
以前总有人说太过小心,现在那份谨慎小心终于活得了回报,如果天穹破坏,气体流失,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众人庆幸天穹没有破碎,仍坚固地挺立在火星地表之上时,火星基地总控制室里却一片愁云惨淡。
因为天狼人抛出的球体的位置明显是有预谋的,总共五道向天穹上方中央气体循环机的能源输送线路全部被切断。
也就是说随着内部氧气耗尽,不会有新的氧气生成,人们在大约一天后就无法呼吸二氧化碳含量超标的空气,只能依靠氧气罐生存。
有宇航服的人还好说,仓库里储存着大量的备用可替换的高度浓缩氧气罐,可以直接通过替换插件的方式快速将小巧的浓缩氧气罐放入脖颈后侧的氧气循环系统。
但没有宇航服的人就惨了,他们手头临时改造的氧气罐是唯一的依靠,没有更多,也难以替换,根据氧气可供应时限,及氧气循环系统拥有残余电力储备,他们约能维持一天零八小时的生命所需。
总控制室内,欧文和杨平这两个火星殖民地的当前掌控者聚集在一起,思考着天狼人带给他们的第一个难题。
天狼人的目的很明显,他们不准备毁掉这里,他们要占领这里,等待人类的氧气消耗殆尽,他们便可以兵不血刃的接管,只需要修改一下中央气体循环机的系统,改变成适于天狼人生存的大气成分,就可以完美的把这里变成他们的家园。
这对天狼人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方案,他们抛射的球体明显不具备良好的空间承载力,载一些人员绰绰有余,但携带一套设备就太勉为其难了,利用人类现有的设备也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人类想要在天穹下立足就必须恢复中央气体循环机的运作,同样别无他选。
“有没有可能恢复中央气体循环机的能源供应?”杨平尽可能让自己的情绪平稳和缓,谁都能慌就他不能慌。
负责控制中央气体循环机的技术负责人将设计图纸投到大屏幕上,五道能源输送管道被高亮记号标出,红色代表故障,而电池所在的位置则用黄色标记,处于预警状态。
“有三种方案,一是挪开天狼人的球体,我们有备用应急的零件可以在短时间内修复,只要一道能源线路畅通,就足以支持运行,二是重新铺设一条新的线路,不过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用时需三天,三是替换电池,设计时考虑到电池损坏,特意建造成可更换型,如果不恢复能源线路,需要技术人员每两小时更换一次电池,将空电池送到地面重新充能。”
“滴……滴……滴,破坏警告!”
什么情况,总控制室里的人全部将视线集中在一张分屏幕上,最怕出现的声音终于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该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犹犹豫豫地报告道,“天……天穹出现区域扭曲,传感器似乎……等下我检查一下是否为故障……不是,传感器运行正常,已确认扭曲地点,共五处,分别是天狼人球体命中的区域。”
大屏幕上面画面切换,投影出实时监视画面,大街小巷的人们都在盯着上空看。
天狼人的五枚球体正在下压,它们慢慢的从镶嵌变为融合,它们在成为天穹的一部分,一半的球体已经陷入天穹之中,不知是何种技术。
“杨总控,检测到异常氧气损耗,应该是天狼人所在的位置,请求派遣无人机近距离侦查!”
又一个坏消息如期而至,众人脸色都不好看,本来氧气存量就不够,天狼人是不准备给人类喘息的机会,要人为促进这一过程啊!
关键时刻,焦点回归到杨平身上,等待着主心骨拿出解决方案。
“释放无人机吧,去测量氧气的流失速度,另外探知天狼人到底想做什么!”杨平命令道。
一架无人机从地面快速上升,在万众瞩目下向其中一个球体快速靠近。
屏幕切换到无人机下置摄像头的视角上,随着距离逐渐拉近,球体的外表越发清晰,黑色金属材质的外壳让人不由产生坚不可摧的感觉。
球体的下方打开了一个圆孔,大约有一米的直径,不靠近根本看不清。
氧气损耗就是源自哪里,无人机智能产生反馈,请求是否继续靠近。
“再靠近些,我要最精确的数据。”杨平催促道。
无人机上方打开,一枚探测仪开始读取数值,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知不觉手心布满了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