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九一章 经济

    而目前新朝的货币体系,主要是由粮票和新币构成,是一个在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经济系统。

    先说粮票,这是在幽幽谷时期就根据需要搞出来的代币,等于凭空造出的一种内部使用消费凭证。

    在当时,粮票主要用来给部队的士兵发军饷,允许直接拿来进行内部消费和在以华夏商社为基础的内部商业平台间流通,并不与外界进行价值交换。

    而到了中后期,也就是眼下,粮票的发型即将进入第五期(天凤四年期),通过强制性的新老粮票换期(每年一换),目前内部统计的结果是往期(天凤二年及之前冗余)未结余粮票尚有十余万石(估计少部分是凭证灭失了),而当期(天凤三年)粮票的结余也就在五十余万石。

    如此,黄小刚计划将明年的第五期粮票作为最后一期来发型,到了天凤五年以后将会对所有的粮票进行强制兑换,全部兑换成新币,而这些新币将会成为帝国经济发展和起飞的基础。

    因为这些新币所构成的价值基础,是以天凤新朝的国家信用来作为质押物,不需要实物或金银这等重金属来作为货币储备,等于是凭空造钱。

    有了这么一个条件支持,新朝就可以把这些年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金银等重金属直接拿去进行外部置换,用来换取各种生产资料和基础原料,并将之引入实际的规模生产,然后再把衍生品和商品用来支持新币体系下的经济内循环。

    当然了,在这么一个条件下,国朝只会设法寻找渠道将手中的金银铜对外花销,而不会拿出新币去兑换金银铜,目的就是为了断绝地主老财们拿出地窖存货来扰乱新朝的金融系统稳定。

    而对于新币的币值,把单位设定得如此的“大”,当然也是有目的性的。

    想当初舅侄俩穿越不久,黄娜跑去文登采购物资时,探得的粮价是粗麦(新粮)要开皇钱三十五文一斛(原粮),旧麦(陈粮)二十五文一斛、杂粮(黍粟豆)二十文一斛。

    食盐的价格也算不高,官盐要老钱八十文一石,品相稍好一些的私盐要价差不多百文。

    不过这里多说一句,一个是此时的“斛”为十斗,每斛约一百二十隋大斤(每斤计六百余克)。

    另外就是这三十五文一斛的粮价,是专指用的开皇钱,所谓开皇钱也即是隋朝在隋文帝开皇年间铸造发行的五铢铜钱,这种开皇钱含铜量高,钱币的品相极好,但进入大业年间以后,杨广这家伙因为发现通过造币可以大量的聚敛民间的钱财,于是搞出了含铅量极高的新钱,甚至后期直接用铁来铸钱,因此新钱的币值比起开皇钱十不当一,商家贩卖商品往往设定两种价格。

    而经过了最近几年的这一场动乱之后,如今单是天凤军治下各地的平均粮价,波动范围就在很大程度上显得参差不齐。第二

    先说这平度新城及周边地区,如今上下一体使用的全是粮票(有华夏商行掌盘)也就不提,而如核心区周边的高密、历城、临淄、即墨的粮价,差不多也就是开皇钱五、六十文、铁钱五、六百文可换一斛新粮。

    而更远一些的非直控区,如北海、聊城、清河、鲁县、下邳这些地方,粮价基本上就在百多文开皇钱和千多文铁钱之间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新朝用铁钱为锚定物,搞一个允许大业铁钱和新朝铁钱置换,让百姓可以拿手中的大业钱换新钱,目的自然是为了减少百姓的损失,起到扶贫、助贫的效果。

    而也不怕地主老财们钻了空子,因为大多数地主老财喜欢囤积的是价值更高的金银乃至铜钱,怕只有疯子才会囤积铁钱。

    而且铁钱虽然材料来源丰富,铸造工艺也是不难,但绝对不会有地主老财通过私铸铁钱来换新币,因为这么干很不划算,就算材料不要钱,人工费用也是极高。

    此外,虽然国家银行的建立已经早就提上日程,但目前新朝仍旧在利用“华夏商行”的营销体系在替代银行职能。

    并由此确立了“粮票+新币”的发型方式,只能是军队内部代币和商行间实物兑换,也就从源头处控制了货币总量。

    而金银还有铜钱虽然目前也在流通环节之中,但经过刻意控制结果是大额的金银铜并不能直接在华夏商行的店面里直接消费(仅允许百姓小额交易),大额交易需要通过外部(民间)中间商先将金银铜兑换成商品货物,然后跟商行兑换成粮票,拿粮票完成交易后想换回金银也需要找中间商,这就让华夏商行这个代理金融系统规避了风险。

    总之一句话,就是针对新朝的货币政策,黄小刚和黄娜搞了那么多的骚操作,都是有目的性的,就目前说别管地主老财们看得懂得有多少,怕是商行内部的掌柜和经理们能看明白的也不多,这里面门门道道极少有人看得明白就是了。

    总而言之,新朝这套明着不坑人,暗着坑人的货币政策,此时已经是准备妥当了,就等看会不会有不怕死不知死的地主老财自己撞上门来。

    那么言归正传,对于这次发饷采用粮票和新币并行的方式,天凤军的官兵们基本没有出现什么抵触的情绪,基本上都按照建议选取了对自己有利的折兑方式。

    得到假期的官兵们基本上都选择了粮票,毕竟粮票不但用得熟悉,可以直接拿去华夏商行所属的商铺购买物资带回家中,就算回了乡也可以直接拿着去各地乡镇已经网点密布的“国储粮站”直接足额兑换粮食。

    至于说没有假期的官兵还有中高级军官,也多选择了领取新币,因为比起面值也就是几石、十几石的粮票而言,折算成新币后动辄就是几千上万文的新币钱票拿在手里可就有面儿多了。

    当然了,多多少少也还是有一部分人,觉得这新朝的币值多少有那么一点不得劲儿,但他们隐隐间只是觉得新币将一石粮食的价值锚定为一贯钱感觉确实有些低了,不如前朝的开皇钱花销起来爽利,但具体不爽利在什么地方,可就真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