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造生石最新章节!没有恶化就是好事。至少等董骏钦起来时,他的腿还是一条有血有肉的腿。
韩掌柜拿了一些丹药膏药给恭德顺,二人又是一阵研究。
阿律在旁边帮不上手,只能一直给董骏钦换额头上的毛巾,希望他早些退烧。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董骏钦腿上的伤口有愈合的意思。三人大喜。
韩掌柜:“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姑娘,你能和我们细说一下么?”
阿律想了想,摘了重要的说。
韩掌柜不是第一天认识董骏钦,他们会去这种地方多半是有不能轻易告诉他人的要事,所以阿律那段话里前后不通的部分他全当没听到。
而这个滴水石,韩掌柜想了想:“我从未听说过皇甫族采购过叫滴水石的东西。而且我也不认为皇甫砾就需要这个。”
阿律:“为什么?”
韩掌柜:“我们之所以对他那个伤口毫无办法,是因为伤口上有什么毒素紧紧覆盖住了切面,一般的药物如法融进去。就好像是个结界,外人无法进入一样。
而且从伤口颜色来看,这个毒素很可能属火性。这石灰糊能起作用,首先就是解了火毒,也就是打破结界。
这种功效和皇甫族的水隐草很像。虽然存在寻找替代品的可能,但是从你的描述来看,这种滴水石并不比水隐草易得,且时间上,那时水隐草还鲜为人知,他们根本没必要找替代品。”
自从和董骏钦认识,皇甫和世家之乱就经常入耳。阿律是鬼,不管阳间事,所以这三百年里发生的大事她只是听人提起,其中细节完全不知。
可如今的境况,她再不想管也不得不问问,世家之乱到底是什么情况?为什么过去了这么久依然有影响?
韩掌柜没想到阿律对世家之乱一无所知,于是问她:“姑娘,你是哪里人?你们又是怎么认识的?”
阿律含含糊糊给自己编了个身世并道:“之前在昌御有过一面之缘。后来又在天青境遇到。之后一起下山我有些事要办,他正好顺路,最后就一直到这儿了。”
韩掌柜和恭德顺互看一眼,沉默良久才道:“哦,原来如此,你不是中原人。这世家之乱啊,是一场至今都没结束的灾难。”
要说世家之乱还得从皇甫一族入中原时,整个京城的局势说起。
在皇甫归顺中原前,真正能称得上世家的只有夏侯氏一族和容氏一族。
夏侯氏出身皇族旁支,几百年来陪着皇族历经起起落落。夏侯家家风严谨,又提倡博学,因而夏侯家的人为官,小至县丞,大至丞相,遍布中原,算是和皇族共兴衰的一族。
与夏侯氏一族不同,容氏一族里几乎没有在朝廷出任要职之人。他们能成为世家之一凭的是后院智谋。三朝皇后,五朝贵妃,还有各个贵族府中的夫人。
当时中原有句话:生子受教夏侯府,诞女愿为容家妇。说的就是当时众多人家都希望能把家中儿子送到夏侯府的学堂学习,以盼将来能成栋梁之材带动家族飞黄腾达;女儿就送到容府学习,以后能嫁个好人家为人正室。
而皇甫氏一族和这两家的情况则是完全不同。
他们原本是西关外的一个小国,比东麗还要小。不过皇甫像其他关外小国一样选择互通商贸。
他们选择的是联姻。会做这样的选择是因为西关以西的地区常年干旱多风沙,生活条件恶劣,且小国之间纷争不断,所以皇甫皇族当时穷的叮当响,根本没有能通商甚至进贡的东西。
除了人。
因而联姻是最好的策略,一旦联姻成功,中原必定会在军资和物资上支持皇甫,以显大国风范。
不过当初这个联姻开展的并不顺利。彼时西北一带好几个关口受周边小国侵扰,战火不停。而中原东北部罕降涝灾,东麗又选择在此时开战,打了数月,双方一直僵持不下。
皇甫要在这个时候联姻,中原根本拨不出多余的军队和物资;况且西边局势一向混乱,难保这场联姻背后真正的目的不是借机安插眼线。
所以最初中原并没有同意这桩婚事。
被拒婚后,皇甫派了一支队伍出使中原,不谈联姻只求成为中原属国。
这么一说,局势一下子变了。
西关连年小战不断,除了关外部族太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西关外的族群大多男女皆兵,武力建国,天生善战。中原人在体能上占不到半分优势。
若皇甫成为属国,边关安定也就成了他们的职责之一。比起中原自己的军队,皇甫小国能撑几十年,从体能和经验来说,他们无疑是最适合把守西陲边关的人选。而且西关原有的屋子军队还算充沛,皇甫附属也不需要再另开国库。
朝廷因此动了。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皇甫族不仅骁勇善战,他们族的女子也不比中原的逊色。
原本作为联姻的皇甫族女子,再被拒婚后跟着使团一同入京。这女子样貌普通,可是性子活泼直爽,和中原内秀的风格截然不同,让在场一众人记忆深刻。而宫宴上,她一曲双刀舞更是让正值壮年皇帝再也挪不开眼。
如此一来,属国谈成了,联姻也成了。
但是容氏就不高兴了。
皇甫氏入宫后虽不是三千粉黛无颜色,但外族女子进宫才一年就获封四妃之首也是第一次。且这个皇甫氏不仅把皇帝哄的服服帖帖,更是收服了大部分后宫宫人的人心。
据说容氏曾想拉拢夏侯联合大臣打压皇甫。可是夏侯的意思,皇帝对后宫妃嫔一直是雨露均沾且子嗣繁盛并没有明显偏爱谁。
而皇甫属国培养了一批同样骁勇的中原军队,边关屡获捷报,皇帝晋位分以示赏罚也是应该的。
夏侯找不到理由打压皇甫,各部大臣自然也不会多这个嘴。容氏的气没地儿出只能在后宫对着皇甫氏处处挑刺,可偏偏这个皇甫氏将恭敬谦逊做的淋漓尽致,让人一点错处都挑不出,反而惹得旁人编排容氏小气。
两年后,皇甫氏诞下一个皇子。皇帝大喜,不等他成年直接封了亲王。皇甫氏建议皇帝安抚皇后,立其长子为太子,以免朝廷对皇甫族有看法。
次年,皇甫再孕,皇帝出于稳定外戚和皇甫氏思乡的考虑,接受皇甫举国投降,并允许三位皇甫氏的至亲常居京城以便时常进宫陪伴,而其中一位就是皇甫砾的母亲。
至此,中原世家从两族较量变成三足鼎立。
而事情走向极端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皇甫氏这胎是个公主,儿女双全,皇帝高兴的不得了。正巧,西北关传来捷报,说皇甫军帮助西北关退敌至伏河以北,相当于把常年进犯的北部小国打回老家。大大缓解了北部长达十几年的乱局。
因而皇帝赏了西关候位给皇甫,让其执掌整个西陲。这样一来相当于将整个西陲边关交给皇甫军。
普通人说到此事,大多认为边防交给谁不是交,皇甫军和其他军营有何区别?
可是朝廷,特别是兵部的人却明白,边关遥远,那里的人又都是常年同生共死的关系,因此军队里,特别是这些远在边地的军队里,将士不认皇帝之认将军。
换而言之,皇甫侯爷就是西关的王。
而宫里,龙体随年龄而逐渐衰老。这本没什么,可皇甫氏偏偏保养得极好,不仅容貌没什么变化,体态良好,整个人更是透着股蓬勃的朝气。
有人问起,她只道是中原人太懒不爱动。
在皇甫氏说这话之前,中原的江湖人大多是为了生计而习武,像是镖客、侍卫、杀手。
而修道习法之人大多也只是为了抓抓小妖怪为民除点害。至于修仙的那更是扎在深山老林里不管世事。
朝廷和江湖可以说完全是两个世界。而将其连接到一起的正是皇甫氏。
皇帝想跟着皇甫氏一道锻炼,可是正儿八经的习武对他来说太晚。因而对修道产生兴趣的皇甫氏就建议皇帝找些道士练练太极剑。
她建议的虽是太极剑,可到了皇帝眼里看中的就是历朝历代所有君王都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
这世上究竟有没有长生药?答案不言而喻。可是修道修仙以活百年的例子还是有的。
最出名的莫过于天青境的祖师爷,虚悟仙人。在问过夏侯大人,得知夏侯家里也有庶出的晚辈在天青境修行,皇帝龙颜大悦,当即招天青境弟子进宫修道。
这样一来,中原便刮起了修道热潮。
阿律:“可是,这些事和皇甫有什么关系?我听着,他们挺安分守己的呀?皇帝会沉迷在长生不老药里,也不是那个皇甫氏的错吧?人确实得锻炼锻炼。要是她真的想用长生不老药迷惑皇帝,她自己找人练些个假丹药不是更省事,何必要让皇帝自己找道士?”
韩掌柜摇头:“表面看着是这样,可是你想想,她要是明目张胆忽悠皇上炼丹吃药,一是会立刻引来朝廷注意,首先这夏侯大人就会出来制止。二,当时皇帝年纪已经大了,他长生也好早死也罢,下头多的是皇子可以接手皇位。而无论谁继位都不会轮到她的儿子。这样一算,她完全捞不到好处。
可是若是皇帝自己极力要求的呢?效果完全不同。当皇帝成日里只想着修道,万民跟风,加上一些逐利的奸小在一旁煽风点火,谁还关心国家大事。
你可能觉得修道没什么不好,没有天资全当锻炼嘛!
但事实是,谁会真的抱着这种心态去修道。人,但凡做什么事,终归是希望得最好的结果。
可是天选之人毕竟少数,许多人明知求不到却不肯放弃,硬是要在此道一路走到黑。
造成的结果就是军队招不到兵,朝廷招不到官。而那些学了一点皮毛就自以为是四处叫嚣的人,要他们真的打仗做事,可干出来的都是一泡屎。
再看此时的皇甫,西关军队日益壮大,整个西北片都以他们马首是瞻。皇甫甚至提出要和其他亲王侯爵一样常驻京城。
明明是司马昭之心,可除了当时少部分清醒的人,谁都不关心。
皇帝差点就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夏侯太师连夜入宫劝了一整晚才勉强稳住。
只是大局不变,他稳得住一时,也防不了一世。
后头的事你也知道了。皇甫一族常驻京城被拒绝后,他们不甘于人后,借着修道之潮大修邪术。以武力强行进犯挑起内战。
现在事情结束后再回头看,所谓皇甫氏的建议,甚至从一开始的联姻,只是他们精心策划数十年的阴谋。”
都说朝局难测,阿律没想到竟是如此的复杂难测。
一步一步,看似都没有问题,可最后偏偏生出大乱子。
韩掌柜:“挑起内战还不算皇甫最可恨的一点。”
阿律:“还有更严重的事?”
韩掌柜点头:“皇甫砾最该被千刀万剐的罪,是他死后,留给整个中原到今时今日都难以抚平的后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