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这一席话,叫陈佑浑身冒汗,心脏更是不争气地加速跳动。
他好一会儿才站起来,长揖到地:“弟子谨记老师教诲!”
这一句话却有些发涩。
看他似是听到心里去了,冯道这才面色缓和:“坐。”
陈佑恭谨坐下,脸上再无轻松之色,他却是没料到在这乱世还需注意这个。
陈佑这一脸沉重的神情落在冯道眼中,着实让他哭笑不得,不由开口道:“你倒无须担心,至今尚未有错漏。”
陈佑犹自心中惴惴:“可是我一开始......”
见他如此,冯道轻咳一声道:“将明啊,你之所为,不过良禽择木而已,无所谓不妥。”【1】
说着,冯道脸上露出难以捉摸的笑容:“现在,毕竟是乱世。”
“那老师你还......”
“若是你止步于此,自然无须考虑这些,但若要更进一步,这些都会是政敌攻讦的理由,却是不可不防。”
“原来如此!”陈佑总算稍稍轻松,他从前最高也不过是一个百里侯,虽然对种种斗争手段比较熟稔,但考虑问题的角度有些跟不上他现在的身份。
此时听冯道如此直白地说出来,也立刻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有些事,哪怕没有做错,也能用来攻击你,尤其是现在热衷于从道德上否定一个人。
陈佑现在要做的就是强调自己当初是“良禽择木,贤臣择主”、“弃暗投明”,同时在以后强化自己忠于大周忠于官家的形象,把自己摆在道德高地上。
好在他没有要谋反的想法,之前也早早定下为一良相、泽被万民的目标,现在只不过是再次确定而已。
师徒二人谈兴正浓,突然传来敲门声:“相公,河南府急报。”
陈佑连忙起身开门,一脸急切之色的冯府管事手持一个信封快步走到桌前递给冯道。
关好门重新坐下,陈佑看到冯道脸色微变,随即长叹一声:“孙始瑞卒了。”
“啊!”陈佑一惊,“制书才发出啊?”
孙启祥,字始瑞,前任昭文相,今天下午刚刚制令罢西京留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出意外的话是准备替换集贤相朱庆尧,等昭文相刘明山陵事毕出镇京外,再接任昭文相。
“六十三了。”冯道感叹一声。
他今年已经六十六,比孙启祥还要大三岁,此时看了讣告,一时间心有戚戚。
陈佑坐在一旁,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静默不语。
好一会儿,冯道摆摆手:“将明就先回去。”
“弟子告退。”陈佑起身告罪一声,在管事的引领下离开冯府。
十一月二十日,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孙启祥的讣告抵达开封府,同时孙家儿孙为其请谥号的奏章也递到了政事堂。官家赵元昌着礼部议定谥号。
二十一日,起居朝会。
陈佑身为枢密都承旨,紧挨着工部尚书。
他的散官位还是正四品下的壮武将军,但职事枢密都承旨被制书定在翰林学士承旨之下。只不过由于在他前面的太子詹事和翰林学士承旨都没任命,所以他能贴着工部尚书。
在今天的朝会上,宣布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礼部议定大行皇帝山陵曰“永安”,谥号“圣功神德武昭皇帝”,庙号“太祖”。
赵元昌自无不可,令翰林学士院拟册书,政事堂发诏命,着令山陵使刘明、山陵副使杨邠前往京郊永安陵督建陵寝。
等诏书签发,就可以正式称呼大行皇帝为周太祖或者周武帝了。
第二件事是是被软禁在皇宫多日的荆王赵元盛、宁王赵元兴露面。宁王因被奸人蛊惑欲冲击帝驾,免去王爵,改封息侯,着在京中侯府禁足。荆王因国丧期间擅动刀兵、擅离职守,免去王爵,改封舒侯,着在京中侯府禁足。
赵元兴免去王爵的事毫无波澜,但是赵元盛却有了些波折。
陈佑也听说了,这波折主要是杜太后制造出来的。
赵元昌还是要脸面的,做不出来父亲还没下葬就把兄弟干掉的事情,于是就打算把两个兄弟降爵。
只可惜,杜太后牢牢记着周太祖驾崩当晚几个相公的承诺,非要赵元昌改封赵元盛为晋王。
其他几位相公都当做没这么回事,但杨邠为了和赵元昌扳腕子,好让自己不至于出外,便表态支持杜太后。
而在内有太后,外有枢密使的情况下,原本以为必定会黯然罢相的朱庆尧也旗帜鲜明地支持赵元盛改封晋王。
这一场斗争没摆到明面上来,所以陈佑没怎么参与。
斗争的结果就是拖了半个月后,两个亲王降爵。
估计朱庆尧就是提前知道了这个结果,所以得知孙启祥要入京之后,第一时间请辞,好保留一些体面。
而这,就是第三件事了。
在接替朱庆尧的孙启祥已经逝世的情况下,赵元昌没有表演一番三辞三留,直接同意了朱庆尧请辞的要求。
于是,朱庆尧就成了致仕宰相。好在赵元昌给了他一个柳州刺史的官职,保留了最后一点体面。
这次朝会之后,陈佑明显感觉到杨邠的脾气变差了。
原本陈佑都快要倒向吴峦了,但和冯道谈了一次之后立刻摆正了心态,秉持着合作独立的想法同吴峦沟通。
不出意外的,已经准备好在杨邠出外之后大干一番的吴峦嘴上笑呵呵,一切都好说的样子,但被他笼络的那些个官吏对陈佑都是应付了事。
也就是陈佑趁着杨邠把心思放在永安陵上的时候同兵房主事魏仁浦多次接触,再加上庞中和、梅松的帮助,才没在枢密院被架空。
二十四日,制令彰义军节度使温仁福为开封府尹,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王江为彰义军节度副使知节度使事。
敕命改广晋府为大名府,制令武宁军节度使谢宝应为大名府尹。
敕命知郢州军政事耿石为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义成军都虞候卢孟达知郢州军事,郢州判官方文韬代署郢州政事。
政局变幻之时,陈佑也想到了在杨邠吴峦的双重压迫下突出重围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