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0章:道法自然

    叶超翻阅着资料,觉得历史上有很多了不起的奇人,可是现在怎么都搞得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特别是鬼谷子,此人据说是在人间活了几百年,当真是活神仙一般奇人。不说他高徒无数了,单说他的各种高超本领,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全才一般的人物。

    如果,此时他还在鬼谷,叶超就算是冒着和他干一架,或者冒着被他当成邪恶魔头除掉的危险,也要去见一见此人。如此奇才,如果有心肯帮叶超,他肯定会有办法的。

    可惜,鬼谷子的传说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清代奇才梁启起有一首诗,也是思念鬼谷子的,恰好能表达叶超此时心情。

    六鏊摇动海山倾,谁入沧溟斩巨鲸。

    括地无书思补著,倚天有剑欲长征。

    抗章北阙知无用,纳履南山恐不成。

    我欲青溪寻鬼谷,不论礼乐但论兵。

    “这地球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是现在科技太发达了,还是环境被污染了不适合神仙之类的人居住了?怎么一个真正的高人都找不到了?”

    叶超都不知道,现在的他已经是一位高人了。像他这种变态,能被他看得上的,能称之为高人的,肯定是少之又少啦。

    他也不想想,连能踏水而行的唐茹、唐闪、辰冬等人,在战力上都不是他的对手了,这世上还能有什么奇人是能与之匹敌的吗?

    一个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怪物的怪物,想找一个比他还高明的人,现在地球上这样的人,真的是很少很少了。

    叶超得到的小魔灯传承,又不是满大街都有的东西,而是极其稀有的传承。

    别人想入魔都还难呢。

    修不了达摩的法门,叶超只好转而再去了解老子的法门,这位道祖的方法比较温和,说不定有适合叶超的。

    于是,某大魔头又开始读《道德经》了,这是纸质的书,山里没有电,魔道法术又没有发电的,所以他现在连手机都毁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道德经》是古文,很多人都读不懂古文,不过,好在叶超的国学修很好,古文他也读得懂。

    以现在的印刷术来说,区区五千多言,一本《道德经》用不了多少页纸。

    叶超很轻松就读完了,但是要想彻底理解这五千言,可不容易。老子可一点儿也不啰嗦,五千言字字是干货,不像现在某些人写的书,一本书洋洋洒洒几百万字,可是都是水份多,干货少。

    就连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都感叹道:“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道德经》主题思想是道法自然,通读五千言,道法自然真的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

    “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

    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阐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于“道”这个概念的总括性的描述:道,非当时社会一般的道,即人伦、常理之道,也非当时时人所能命名之道。

    “道”在老子那里已经超越了世俗社会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则之道,因为天地万物的始基与母源在于“道”,由道开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来描述道的特殊性与深奥性,而其实这个“道”虽然“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并不远人。

    这里只是老子用“玄”来强调他所言之道与当时社会所言之道的差异性,并且阐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与根基性。

    所以老子在后面的论述中又坦言,“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老子感慨道:“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老子所言之“道”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萧呵,潦呵,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句话意思是,在天地生成之前,宇宙中就有混沌的物体存在,它幽静无声,广阔无边,无依无靠又长存不改,它就是化育万物的慈母。

    “我”——老子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强称它为“道”,命名为“大”。

    由此得知,老子所言之道首先具有物质性,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原始动力源,并且它的存在独立而不可丈量,具有无限性。

    对于“道”这种力量,老子自己是无法给予它确切的描述的,所以他认为,道只是权宜之称。

    道的特性: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道体似虚而实,所以体内蕴含用之不竭的物质和能量,但不会因自满而溢出。老子认为,道体柔而不刚,内部单纯,外部朴素无华,且清澈透明,长存于天地之间。

    所以道无处不在,不管是个人,还是人类社会,包括天地万物都应该效法道而运行,而道法自然,返璞归真。这里的“自然”字面解为自己如此,但是道与自然规律是同一的,也即“国中四大”皆应效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特性,从而保持自身“天长地久”。

    老子所处当时西周社会,诸侯各国穷兵黩武,战乱频仍,社会之礼仪伦理已无法恢复,所以老子看透人类社会之所以会纷争不已,都是由于圣人、礼仪、法令、**、智慧等有为措施所引起的,正是因为社会看中名利、实力、好胜等荣誉,所以天下才会出现资源有限性的占有之争。

    老子因此提出回归自然,顺应无为而治、清净绝智的自然世界的规律,从而才能守弱胜强,达到小国寡民的平静生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德”:“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因此由道进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会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转而论述人的行为规范。德与法都是规范社会与人的行为的约束力量,但在老子那里两者有不同的地位。

    老子认为,上德的本质与道之德的本质同于一,因此上德源自于“道”。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于常人所言之德。第三十八章载:“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儿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老子认为,上德主张无所事事,一切顺应自然,带有明显的“无为”特征,可理解为因循自然的行为规范。

    这种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轻名利,持守清静,戒除贪欲,息心止行,悟道四达,自然无为,同时以百姓之心为心,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归于道。下德由上仁、上义及上礼组成,需要人实际去实行与推广,带有明显的“有为”特征,注重人为的行为规范。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眼里,孔子推行的仁义理智信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没有达致真正无为超脱的上德境界,所以贬之为下德。上德的无为境界与法本身需要国家制定、国家干预以及公之于世的特性相违背,所以法律不过是下德的范畴而已。

    但是下德之中,法律与仁、义、礼又有所不同,老子并没有把法纳入到下德的探讨范围之内,似乎可以得出,老子认为,仁义礼是高于法律的,而法律不过是一种治国之器物。

    老子之德与孔子之德有区别,同时也不同于“礼”,但是世俗之法与礼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程度来讲,春秋战国时期,礼法之间是合为一体的。

    孔子之德在老子看来是属于“下德”范畴,是属于人为规范的领域,而老子认为,上德表现为无为,即不去考虑德与不德的问题,反而是最大的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河上公注:“人当法地安静柔和也,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劳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不动,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

    道清静不言,阴行精气,万物自成也。道性自然,无所法也。”王弼注:“法,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也;法道也。

    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

    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

    道顺自然,无故资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所以为主,其一之者,主也。”可见,“法”此处并非法令制度,而作动词“效法”之意。

    《道德经》第25节中,老子第一次提到“法”字,据帛书记载,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俗理解为,道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道法自然”并不是把道与自然对立起来,道是终极的、绝对的,没有“外”,所以“道”就是“自然”。

    “自然”这一概念在老子的学说中一般有三方面构成,即一是不干预,自由发展,二是不勉强,三是出于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

    由此可以看见,老子所言之道,即因循自然之规律达致“无为而无不为”之境。此处,“法”一词在句中作为动词,即效法、因循、遵守之意,而无法则、法律之意。

    当然,法“道”也有超越世俗法律之上的自然法则之意,即遵循社会常理、常识、常情,而这些既是“道”的引申义,从而也可作为世俗法律之根基与合理性之评判。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对于老子那五千多字的《道德经》,古今中国的名人都读过,理解有深有浅,但都赞赏不已。

    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每天都要读书,读书多不胜数,他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

    这位开国领袖的能力就不用说了,博学多才,无论执笔写诗文还是领军打仗都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奇才。他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那是从争哲学的角度上说的。

    精通《易经》的**未必不知道《道德经》是一部道书,但他说一部兵书,其实是他从《道德经》中读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智慧。

    现代巨人鲁迅也说过:“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从《道德经》中读出了人生的真谛,以及读出了中国的文化之源。

    著名文人林语堂在《老子的智能》中说:“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闪耀。”他还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己就是如此。”

    欧阳修曾说:“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

    苏辙也曾说:“言至道无如五千文。”

    海外著名哲学家尼采更是说道: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tuo)手可得。

    这是尼采的赞赏,他从《道德经》之中读到了哲学以及哲学以外的智慧。

    还有康德也说过:“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亲近然的思想与中国的老子思想有关”。

    同样的,黑格尔也说了:“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叫做‘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还有,威尔?杜兰也说: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

    这位神人说话虽然有些极端,但是从此话中,可以看出他对《道德经》的推崇。

    还有施罗德,他说: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他把《道德经》当成了精神上的良药,认为它可以解决德国人思想上的困惑。

    还有普利高津,他说: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

    叶超读书有过目不忘之能,但是,他还是默默地将道祖老子的《道德经》一口气读了五遍,每一遍,他都有不同的领悟。

    当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聪明是好事,但聪明人通常都有一个毛病——自负。

    现在的叶超,已经没有身为一个聪明人的自负,喜欢读中国历史的人,深深地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读史使人明智。

    以前叶超其实也许过《道德经》,但那时是以的角度在读,现在,以修行者的角度在读就大大地不同了。

    虽然每个人从《道德经》中能读出不同的智慧,但叶超相信,《道德经》原本,真的是一本关于修行的书。

    老子的道,包罗万象,叶超是越读越喜欢,一时间读了五遍的他又情不自禁地读了两遍,这回更是醉了,犹如喝了阵年美酒一般。

    合上《道德经》的时候,他找到内心的宁静。

    叶超不知道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他此刻初步明白了老子所描述的“道法自然”的境界是什么样子的了,很清静,很自然,很愉悦……

    “有为入手,最终达到无为而治……”老子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善利万物而不争。

    除了“道法自然”之外,在说到为人处世的智慧时,老子还说到了“上善若水”,水善顺势而为,虽不如道,但近乎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