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张宁紧紧地跟着邓茂,竟然也夹藏在泰平军之中,准备混进广宗郡城中去。邓茂先派那些武艺较好,身手不错的亲信,保护诸葛亮和张宁二人。
安排好之后,邓茂就率先跨上云梯,往上而爬,后面的泰平军军兵跟邓茂也不是第一次配合了,见邓茂攀上云梯,皆纷纷效仿,紧随其后。
广宗郡城的黄巾守军被卢植大限度地牵扯在正门之中,差不多原本最开始的全部黄巾守军都围在正中城门,进行扑火,又被刘备在左边惊吓了一番,黄巾守军的预备兵也只好继续往上填。
这回好了,泰平军又突然从右边出来,冲击最为薄弱的右边,而且来势比刘备军还要快,一人双马,十几个呼吸就已到了城墙下,开始攀登云梯。
广宗郡城上的黄巾守军根本就做不出反应,只好本能地组织起防守,然而这种打击力度,对泰平军来说,几乎等于没有。除了个别不幸运的泰平军军兵被流矢射中而翻身下马,或者一些攀爬云梯快到城墙的军兵,大意之下,猛然跳上城墙,被黄巾守军一下子给收割了之外。
泰平军几乎没有什么折损与大量的伤亡。可以说,另外二边虽然激战得最热烈,要说进度,却是右边最快,因此攻城的人数不少,且大多为老兵,守军又不多。
尤其是邓茂。邓茂是先攀爬着云梯到了顶端,再将修补好的双头流星锤往城墙上一甩,一下子就砸中了一大堆黄巾守军,同时也给有限的城墙挤出一些空间。
连续甩动双头流星锤好几遍,确定黄巾守军已是不敢随意靠近,邓茂才猛然地跳上城墙,然后一步一步地往前扩大安全区,给后面的泰平军提供支援的安全地带。
黄巾守军没有什么武艺特别出众的武将,这点给了邓茂极大的个人发挥空间,只见邓茂的双头流星锤挥舞如风,来一个砸飞一个。
在邓茂像刘备一样,站稳了城墙上的脚根,源源不断地泰平军开始就像决堤的水库,倾泄而出。
很快,广宗郡城在邓茂的强势插入之后,就有了泰平军的一席之地。泰平军得到军师陈宫和统领邓茂的吩咐,皆只是守住阵地,不趁势追击,方便时间一到,后面开始的撤退顺利。
诸葛亮和张宁得到军兵的提醒,知道广宗郡城城墙之上,已是安全了,可以上去。诸葛亮才让张宁慢慢地爬上云梯,一步一步地往上而登,而诸葛亮就跟在张宁的后面,给张宁保驾护航,以免张宁害怕,从而跃落下云梯。
张宁为了见自己的父亲张角,强忍下内心对血腥的战场害怕的想法,更是镇压住攀登云梯的恐惧。虽然一开始,张宁的确心惊胆怕,不过在诸葛亮言语的安抚之下,也就慢慢情绪稳定下来了。
张宁是第一次依靠诸葛亮,内心既有些抗拒,却又没有其他的选择。看诸葛亮的表现,张宁也越来越认可诸葛亮,只不过还是不习惯,最害怕,最别扭的是张宁和诸葛亮分属二个不同的阵营。
张宁十分不愿面对这个话题,却又绕不开这个事实。
张宁和诸葛亮小心翼翼地攀登上了广宗郡城的城墙,待二人上了城墙一看,到处都是涌动的人头,密密麻麻,犹如看不到天日般。
这种感觉,就好像眼前面对的不是人,而是一群只拥有本能与热血的动物一样。每个人的表情,要么呆滞麻木,要么狰狞凶恶,十分令人头皮发麻,一阵干呕。
800邓茂见诸葛亮和张宁也上了城墙,就明白了离军师陈宫所说的全军撤退,时间不多了。于是邓茂也就不再逞个人英雄威风,而是收手,将厮杀的第一线让给其他的泰平军,独自一人回到诸葛亮的身边,负责保卫诸葛亮和张宁的安全。
诸葛亮见邓茂回到身边,内心感觉更是安全,毕竟诸葛亮见过邓茂的武艺,只要没有特别变态的名将出现,以邓茂之武力,顶个一二柱香的时间还是有的。
“邓将军,率军冲去箭垛。”
邓茂的杀伤力最强,还是得仰仗邓茂杀敌,于是诸葛亮开始进行指挥了。有了指挥的军队,才能最大限度进行配合,减少伤亡,互守互攻。
“护着主公,随我来。”
邓茂闻言,也不答话,而是冲着旁边的泰平军军兵大吼,不过人声吵杂,除了旁边的几个军兵能听到之外,很快就被淹没在人声鼎沸的城墙之上,然后烟消云散。
邓茂一动,诸葛亮和张宁就跟着动,他们的举动本来就牵着城墙上面所有泰平军的神经,于是整个泰平军在城墙上面的阵地,开始随着邓茂的移动而移动。
400广宗郡城为了防止攻城的军队用弓箭射杀守城的军兵,从而建立了非常多的箭垛。邓茂很快就寻到了离得比较近的箭垛,在斩杀了箭垛附近大量的黄巾守军之后,邓茂成功地占领了第一个箭垛,拿下了一个据点。
不过,很快邓茂又放弃了,并且率军离开。原来,邓茂占领箭垛之后,就将诸葛亮和张宁迎了进去,而邓茂则是选择守在外面。
进入了箭垛的诸葛亮和张宁,快速地将身上大汉官兵的铠甲和标识给脱了出来,露出里面穿着的黄巾军兵打扮样式。诸葛亮和张宁又从怀里掏出一条黄色纶巾,绑在头上。
做完这一切之后,诸葛亮和张宁在泰平军军兵的帮忙下,将邓茂为了占领箭垛所斩杀的黄巾守军搬在附近,然后诸葛亮和张宁也开始躺在地上,抹上一些血渍在身上,假装是已死的黄巾守军。
见一切准备妥当,诸葛亮又让箭垛的全部泰平军军兵前去通知邓茂,命令邓茂率兵撤离箭垛,以便诸葛亮和张宁混入黄巾守军,从而潜入广宗郡城之内。
邓茂依计行事,得到泰平军军兵的传令之后,就率军杀回登上云梯的地方,那里仍然在源源不断登上来的泰平军把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