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六章 爆得露了气

    <content></p>

    装甲战车的类型不同,虽然不直接决定装甲部位的防御程度,但在结构确实会有很大影响;</p>

    诸如防御型装甲战车,外部装甲虽然不是绝对一体的,但结合处无疑要少得多;</p>

    相差不大的材料质地,以及技术水平下,拼接结构越多,装甲的稳定性越低。请百度搜索</p>

    像弹射功能型战车,不单属于前装武器系统,还是那种非闭合性质的;</p>

    毕竟弹射武器系统在攻击时,前端武器要借助挑板、自下朝开启;</p>

    这种设计结构,注定了弹射功能型战车的外装甲,拼装连接处会较多一些。</p>

    像此时对面那辆战车,前端武器系统的装甲与侧面装甲,不是一体的结构。</p>

    也是对方这种结构的原因,才造成了眼前的状况……</p>

    高速旋转的绞盘,倾斜着轰击在了对面战车的侧装甲连接处,随之连带着一块装甲撅起。</p>

    虽然对方侧面装甲没有被直接轰飞、后端还勉强连接着车体,但外装甲确实被打开了个口子。</p>

    当然,如果单是这种情况,其实倒也不算是太严重的问题;</p>

    毕竟战车的外部装甲被打开,对战车打击并不是灾难性的;</p>

    诸如一些装甲战车对抗,不时会出现双方打得都成了光屁股0.0</p>

    小飞同志短暂地错愕后,大概也是想到了这点,仿似给自己打气似的,尴笑道:“呵呵。运气,这都是运气。大家都知道的,弹射功能型的作战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像这种外装甲被打开的事情,真不算什么大事,只要武器系统没有……唔。”</p>

    对方话还没有完全说完,紧跟着嘴巴再次张成了个o型。</p>

    像小飞同志说的,弹射功能型战车的外装甲被打开,确实不算什么大事;</p>

    如果说给各种车型的外装甲,进行一个排名的话,排第一的真不好说,但排倒数第一的,绝对是弹射功能型0.0</p>

    弹射功能型的外装甲,虽然不至于说是摆设,但实际真不是那么重要;</p>

    至少,相其他类型的装甲战车而言,弹射功能型的外装甲,对战车的重要性例,确实要低得多;</p>

    像弹射功能型战车作战时,经常打到只剩下个前装武器系统的覆盖装甲,最后还能走向胜利0.0</p>

    然而……</p>

    那种情况出现的前提,几乎都是对方战车,不具备极强的破坏力!</p>

    陈晨虽然作战风格有些跑偏,但战车本质还是……强攻型0.0</p>

    他如果在其他时候,也许不会选择强攻;</p>

    可眼下这种情况,如果不强攻才真是傻子!</p>

    单边履带撞击在桥面横栏,重重的砸落在地,裂缝横生。</p>

    如果不是战车结构与材料质地的强大,单是这一下战车得趴窝、乃至废掉。</p>

    陈晨也是在这时候,再次发动了战车。</p>

    红色战车直接一个原地转向,履带转动的压强,直接在桥面留下片重重的痕迹。</p>

    这也是陈晨这边,是轻型装甲战车,才敢这么干;</p>

    别说换辆重型装甲战车了,算是型装甲战车,如果在这种环境下,做这种机动动作,桥体也绝对分分钟塌下去!</p>

    可算是轻型装甲战车,此时桥体虽然没有垮塌,但真像风烛残年一般,越发多了些破败的痕迹;</p>

    如果这种程度的对抗再发生几次的话,恐怕这座饱经着岁月与战争痕迹的长江大桥,很可能将会不复存在。</p>

    下一刻,红色战车瞬间完成了个C型机动,呈强弧线的弯度直接撞向对面战车的侧面;</p>

    而那里,对方的侧装甲还撅起着、未来得及复位;</p>

    内部,则暴露着对方内部的车体框架主体、乃至……行走系统与动力系统等部位!</p>

    冷风在呼啸,大片火星爆起!</p>

    甚至,若有若无间,能看到一股雾气,骤然从对方车体内喷涌而出!</p>

    撞击部位……武器系统!</p>

    那喷涌而出的雾气不是别的,正是精神力通过动力系统、向武器系统转化出的高压动力!</p>

    弹射功能型战车的武器系统,之所以拥有强大的弹射能力,是在于那股高强压力所产生的推力;</p>

    也只有这种经过转化产生的气态高强压力,才能做到在战车近乎静态下进行攻击!</p>

    伴随着火星四溅、雾气喷涌,对方战车更是在高速转动的绞盘撞击下,打着转向抛去。</p>

    转播频道内在这一瞬间,同样陷入了死寂。</p>

    不单是小飞同志张大了嘴巴,连那些酱油围观党也是如此;</p>

    之前大多数进入这个转播频道的,其实大多都是看个热闹;</p>

    或者说,是看主播跟观众撕逼0.0</p>

    连静学姐其实都没想到,能看到眼前这一幕!</p>

    对方打过的装甲对抗,虽然不在少数,但自己打、跟看别人打,完全是两回事。</p>

    更重要的是,陈晨这番操作虽然还很稚嫩,但那种时机的把握真的让人忍不住眼前一亮。</p>

    尤以跟之前战车单边履带离地,擦撞对方装甲战车时,那看似偶尔、运气的一幕连在一起,真的有种,唔,怎么说呢,非教科书般的操作。</p>

    咳,说是非教科书般的操作,绝不是贬义,而是那种不可复刻性!</p>

    毕竟陈晨这番操作连在一起,需要太多太多的因素结合;</p>

    诸如外部环境、双方装甲战车位置等等,这些少一点,都很难做到眼前这一幕。</p>

    其实当对方装甲战车的武器系统,被破坏的那一刹那,这场对抗已经算是接近了尾声;</p>

    倒不是说装甲战车的武器系统被破坏后,完全没有了作战能力;</p>

    很多装甲战车,尤以防御型装甲战车,在武器系统被破坏有,依然能够继续作战;</p>

    可这各种类型的装甲战车,其绝对不包括弹射功能型!</p>

    弹射功能型战车固然作战适应力强、全面性高,但同样有着很多弊端;</p>

    诸如外装甲相对薄弱、车体相对臃肿等等,过分依赖武器系统;</p>

    没了武器系统的弹射功能型装甲战车,几乎可以说任人可欺!</p>

    当然,弹射功能型战车虽然被爆了武器系统,但不意味着利马会失去战斗力;</p>

    毕竟武器系统内部存留的高强压力,并不会第一时间完全泄露,其实还是有着一到两次的弹射能力;</p>

    甚至,有极少数弹射功能型战车,也曾在这种劣势下翻盘。</p>

    然而……</p>

    眼前的这局面,翻盘的可能?</p>

    不存在的!</p>

    几乎在对方战车落地的瞬间,红色战车以一个恰当好处的时机,直插对方落点。</p>

    而等待对方的是,转速达到最高点的竖转型绞盘!</p>

    ……</content></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