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一十三章 思想受环境影响

    美女在一起,就是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街上的人是每天都能看到这道风景线的,那是百看不厌,年长的人们是赞叹她们长得好,而青年男子看了她们,则免不了做些“黄粱美梦”,在心中大胆臆想一番。来来往往的上街民众,见到蓝萍她们,擦肩而过后,心头恍如怅然若失。

    美女是不是“红颜祸水”不好说,但能勾起男人的无限情思却十有九是真的。

    这边,随心问何志强:“志强,你白天同刘兵他们一起玩,怎么样?”昨晚吃饭时,随心见他与刘兵说说笑笑的最多,与莫久学、卢灿辉、薛明刚也是熟了,他们应该有共同语言。

    “好,我跟他们玩。他们和我们的玩法差不多,也是打球、吹牛,只是看不成电影,这里没电影院。”何志强笑着同意。

    “区里和公社有好久没放电影了,我们是放露天电影,有时在区里大院放,有时在公社大院放,挺热闹。”随心给何志强介绍情况,脑子里也浮起了这些记忆,每次看露天电影,自己和聂群几个都是把玉华她们这些女同学围在中间坐着,不让人挤到她们。放假以来,倒是没经常见到周晓艳、刘玉婷她们这些街上女同学。

    何志强兴奋道:“我好久没看露天电影了,好想看一次。”他心头掠过的是看露天电影时的吵吵闹闹,才叫好玩。

    “不难,‘双抢’结束了,请爸爸说一声,放场电影给街上的干部群众看,丰富下基层的文化生活。”随心决定满足何志强的小小愿望。

    一行人到了刘惠家的店铺,见她爸爸刘正明、妈妈蒋芙清都各就各位,在忙自己的事。

    杨扬与蒋芙清见面,更加象亲家。

    随心打过招呼,也就是叫过“爸爸妈妈”,就大喊“刘兵”。

    刘兵闻声,从里面蹦跳出来,一脸欢笑,他对随心是衷心地认同。

    “刘兵,何志强在塘湾的这几天就跟你们一起玩,你带着他,不要磕磕碰碰到了,包括一日三餐,你都和志强在一起吃,不要分开。”随心安排道。

    随心安排了,又笑问旁边的蒋芙清:“妈妈,没问题吧?”

    蒋芙清反问:“有啥问题?家里少一个人吃饭,他奶奶还轻松些呢!”

    众女听得“嘻嘻”直笑,杨扬也笑眯眯地点头,何志强由刘兵领着是合适,蓝心如没话说。

    何志强和刘兵已笑着站到一起。

    何妍月很满意随心的安排,这样一来,弟弟在塘湾就不会枯燥无味,照样是有玩有乐。

    随心问刘兵“你吃了早饭吧?”见刘兵点头,就说:“你们不着急打球,就先跟我走,帮我忙,帮我卖鱼给煤矿。”

    随心有些私心在内,让两个小舅子见识了自己的收入,不管他们告不告诉父母,总之,他们两个会更佩服我陈某人吧!

    听随心说要卖鱼给煤矿,何志强和刘兵来了兴趣,这不也是玩?比打球更好玩。

    蒋芙清和刘正明一听,也来了兴趣,隐约知道有这么回事,因为街上有传说,但没人亲眼看见。

    “随心,真的卖鱼给煤矿啊?”蒋芙清问道。

    “真的,他们矿里难买到鱼,我帮帮他们。”随心笑道。

    随心想,总有一天,街上会有人来自家门前探虚实的,世上,总有些人要得红眼病,他们不患寡而患不均。

    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少看到,随心清楚,回避为好。

    众人走出街尾,就感觉到河风迎面拂来,一身凉爽好多,看那宽阔河面上的粼粼波光象满天的星辰般眨眼,行道树的枝叶遮不住初升的太阳,照得沥青公路微微发白,这是标准的夏日早晨,也是上午的开始。

    莫灿她们记得贺玉兰母女俩来不来的事,几双眼睛看向河道下游,驶向河对面的渡船让她们“屏蔽”。

    这时,下游,远处,正有艘小船向塘湾驶来。

    她们看不清小船上的人影,青心直接找哥哥求助,问道:“哥哥,那是不是玉兰姐姐的船呀?”

    随心当然已看清楚了,是贺玉兰她们五个加小丫头舟舟,随心看近看远的视力调节,在趋向于随心所欲。

    “不错,是上次的原班人马。”随心微笑着应道,正好看到小丫头舟舟在拍手笑,她是由小姑郭秋霞扶着站在船上,呵呵,细细的小腰上系了根保险绳,这样好!安全。

    杨扬笑呵呵地说道:“来了好,我们也要买几个西瓜,昨天,西瓜基本上吃完了,桃子李子吃没了。”

    何妍月听着,知微见著,知道萍萍干妈家的经济条件比自家已不是好一点点,自家买西瓜,只会买一个,也不会到外面吃早饭。

    何妍月她们这种已到婚嫁年龄的姑娘,因为听多了周围长辈的交谈,只要牵涉到有青年男子的家庭,就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这家的家庭条件,当然包括经济条件,人要吃饭穿衣,太穷了不行哦。

    走到码头处,青心、莫灿几个不回家,要在外面等小丫头的到来,而何志强注意到了木码头,感觉新颖,就和刘兵上去研究起来。

    在刘兵这个塘湾人看起来,这里有了这个码头后,外加码头外停的这条船,这边就不象以前一样显得荒凉,在家里的阳台上看这里,心里就好象更加清楚姐姐所在的位置。

    不只是刘兵这个小青年有这感觉,街上的人也注意到了,他们站在河水上涨后新砌的码头上,看着下游搭的小码头,外加一条泊在水面上的小船,都觉得塘湾街扩大了一些似的,有了新气象。

    更有些想得远些的生意人,觉得这世道是真在改革开放了,这几年,街上做生意的人家多了起来,私人运东西回塘湾卖,再没人来干涉,与报纸上大力提倡的搞活经济是相对应的,现在,陈书记的儿子都上街卖鱼了,都自建码头了,那自家也应该多增加几个赚钱的渠道了,听说外面的服装样式新颖好看,我家就进货卖衣服。

    这想得远些的人中就有刘得胜小老头,他是后世塘湾最富的几个老板之一,他家是塘湾最先买奔驰车的人家。

    随心没想到自己的行为消除了经历过运动的人心中疑虑,知道了也只会叫好,自己想让一方乡亲过得好,首先是靠政策好,然后是靠更多的人努力。

    塘湾在各方面的影响中变化着。

    其余人回家。

    杨扬边走边吩咐道:“玉华、静枝,你们放好芝麻、花生、茶叶,让随心多擂一钵茶,洗个大钵子装擂茶,今天人多,只擂一钵茶少了,茶兑得清汤寡水的会让人感觉吝啬、不客气。”

    杨扬当惯了区长、书记夫人,又不欠帐了,人自然是越来越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