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一十六章 忘年交

    随心落后曾国亢半步,跟着走进过道。

    这是典型的城市砖木结构房子,一家挨着一家,每家只有一堵青砖墙的产权,明显的,曾家就一个开间,过道左首的空间用木材隔成的房子就是一间间厢房,很象上世夜总会或酒楼的包间,面向过道,厢房开着门和窗,有四间。

    这青砖墙比塘湾的木板墙好,首先好的是比较隔音,隔壁一家听不到自家声响,但自家的木板隔壁的隔音效果就不佳。另外好的是比较防火,退一万步说,即使走水了,也好拆出隔离带。象塘湾、沙湾这样的乡村木房子街道,最怕的就是走水,一旦走水,就是火烧连营。

    随心想起塘湾靠后的这面街,它有几条大道通后面的单位、小学和中学,这面街走水,这几条大道倒是起隔离带的作用,靠明江这条河的这面街倒是悬了,中间只有一条码头相隔,而刘惠家正好也位于临河这面街。

    想到这,随心不由得在心里“呸”自己一声,自己怎么不想好事。

    显然,随心很明白i城市防火事关重大,古代就有专职灭火机构,早在黄帝时就设了专门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员,称为“火政”,周朝时称为司煊、司耀,宋朝称为军巡铺、防隅,元、明两朝叫救火兵丁,清朝初年叫防范火班,直到1902年,才从rb舶来“消防”一词,灭火队才叫成消防队。

    随心很清楚,对于城市来说,消防工作是重中之重,因为一旦走水,真的会让一些市区灰飞烟灭,市民的财产会化为乌有,生命受到严重危险,死个人,会成容易的事,尤其是老i城区。

    快到前面的门,曾国亢就叫道:“孩他妈,来客人了。”

    跨过前面的门槛,大家到了客厅,此刻,厅里有王玉梅和一位四五十岁的妇女,从脸形相貌看,就知是曾正红的母亲,是曾国亢的老伴,两人正站起身。

    看桌上摆的所有东西,就知道两人正在包小笼包子。

    随心看清这间房和外面餐厅一样大,知道他们有四间房,从对面窗口往外望,外面有个挺长的院子,正对的院墙上开着门,随心估计门后就是条小巷,环卫工通过小巷来清走晚上留下的排泄物,果真是历史古城,留着古风,古代城市没完善的下水道,排泄物就靠这种方法处理。

    “两位贤侄,这是我老伴;孩他妈,这两位贤侄了不得,在江中读大学不说,还帮家里卖收的野味,你也听了的,食材多啊!”曾国亢高兴地介绍。

    “曾伯母好!”随心和蓝萍礼貌地称呼。

    “请坐,请坐。正红泡茶。”曾伯母连连招呼。

    这曾伯母一看就知道是见过世面的,有种雍容大方的气质。随心暗想,请得起御厨的人家肯定有贵气,她也沾染上了些。

    见到蓝萍,曾伯母稀罕得很,要不是手上有面粉,就要拉住蓝萍问寒问暖了。

    经过“运动”,太师椅已消失在一般人家,但曾家椅子、茶几的摆放很有规矩,上首为大,曾国亢请随心坐了客位,自己在主位陪坐下来。

    蓝萍本应挨着随心坐下,但她走向王玉梅,轻笑道:“王姐,我看你的手艺。”年轻女性喜欢结伴,尤其在互有好感时,就更愿意在一起。王玉梅包的小包子好看,蓝萍被吸引了。

    曾国亢笑道:“好,好,你们年轻人在一起好。你们快点包,我们正好一起吃早饭。”

    曾国亢见过的人多了,匪军的师长军长司令都吃过他烹调的山珍海味,那时曾国亢有十五六岁,他父亲五六十岁,不是名贵的食材,他父亲已轻易不动手,只在一旁看他们兄弟做,加些指点。

    现在他看随心在椅子上一坐,那股威势竟丝毫不逊于旧时的将军和现在的厂长书记、厅长局长,人的面容可以嫩,但眼神和神情、姿态糊弄不了人,有这沉稳的架势,曾国亢不敢将随心当个二十岁不到的普通大学生看待了,大学生是前途无量,但那是以后有发展前途,可眼前的年轻人呢,已是个有了气势的人,自己有面对副厅级的厂长书记时的感觉。因此,曾国亢心中,把随心当做可与自己平等对话的人,可以当作年龄相近的人。

    至于随心能收到野味什么的,反而显得平常。

    这就是眼光见识,曾国亢有。

    要说这曾国亢真有眼光见识,上世里,随心可不正是这年纪!现在呢,入了修炼门,不是普通人了,曾国亢能感觉出来,也是本事。

    而威势,随心实在不缺,上世就是副县级,如今精神力超强,尽管随心还不能利用,但精神类的力量本就是无形的,它无形中笼罩着随心,对于见惯官威的曾国亢来说,他反而比普通人感受更深。

    曾国亢真的客气道:“贤侄,坐坐坐。”

    随心落坐,笑道:“曾老伯,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陈,叫随心,家居明县。我也喜欢膳之一道,在昨天吃过曾哥做的菜后,才知道自己的厨艺在曾哥面前不值一提,名师出高徒,老伯您在厨艺上就是国手、大国手。”

    曾国亢是读过国学的,有钱人没学问被人鄙视,有艺在身的人更要有学问,这样才能精益求精、在纸上留下自己的感悟,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笑道:“过奖,过奖。饮食之道真是博大精深啊,祖先给我们留的好东西太多了,我要是得到一纸名家菜谱,都反复地推敲,能给我很多启发,学无止境呢。”

    两人有些象“忘年交”。

    “在保存的传承上,与膳有关的传承记载应该保存得最好吧!”随心说道。

    “这倒是,只是珍贵的食材越来越少了,有的不见了,什么猩唇、豹胎是不要想了,旧时,我还跟着我家老爷子为某军军长做过熊掌、驼峰、鹿筋,唉,现在连只野鸡都见不到!”曾国亢摇头叹息。

    曾正红端上重新泡的茶,茶叶更好。

    随心想,行业不同则立场不同,一个生物学家的叹息与曾国亢这御厨传人的叹息是截然不同,生物学家想的是保护,厨师嘛,想的却是怎么把天上飞的、地上爬的走的、水里游的生物烹饪成天下美味,让它们好吃可口、齿舌生香。

    随心慢慢道:“生长繁殖得慢的动物是更加稀少,象猩猩、犀牛,不加保护是不行,关键是有树的山少了,打猎的工具利害了,很多动物就只有灭绝这条路。”

    曾国亢将话带入主题,问道:“贤侄,你家收的野味是在哪猎的?我经常打听哪里有打猎的,可大家都说山里没动物了,有猎枪也没东西打。”

    随心笑道:“这个说法,基本上是正确的,光秃秃的山太多,就是有动物也都会饿死,所以,现有的动物都生存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和高山上,这是山林的生态环境破坏得少或者是人类没法去破坏的地方,而且动物也变得聪明,人种植的东西它们不碰,让人们发现不了它,呵呵,人们就以为把它们打绝种了,其实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