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五十七章 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一百五十七章 错综复杂的关系</p>

    钱玉凤对欧先成那是一种仰视般的崇拜,因为这个男人可并不是什么野路货,真正的科班出身,本科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来的。</p>

    欧先成小时候家境并不好。那时候家里孩子多,他是老大,从小读书好,是父母的骄傲,是父母的心肝肉。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是他先吃。做新衣服,都是先给他。他穿破了,才轮到弟弟、妹妹。他也争气,从小学到高,他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高毕业后,家里舍不得让他干农活,到村支书家送了两只老母鸡,让他到了村学当了两年的代课教师。1977年,一恢复高考,他参加了。结果第一年离分数线差五分。</p>

    他又复习了一年,第二年终于考了省里的理工大学,学的是矿山冶炼。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榆州市的一家大型冶炼厂,做了技术员。在工厂里,他因为技术好,表现突出,很快入了党,被提拔为车间主任。以后又娶了厂党委书记的外甥女钱淑华,一个学会计的大专生,在市电力局班。从此他平步青云,从副厂长,到厂长,后来又到了市里,做了市长的专职秘书,没过多久,便以三十多岁的年纪升任南坪县县委书记,升迁速度像是坐了火箭一般。近十年来,他都是整个家族的骄傲,是老家县里的骄傲、名人。</p>

    当时的南坪县,条件其实是很艰苦的,全县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经济相当的落后,是全省有名的贫困县。</p>

    初任的欧先成,那也是有着一番远大的抱负的。任伊始,便想方设法的集资修起了公路。那年头的南坪县人,连吃都吃不饱,哪来钱修路?</p>

    资金始终没办法到位,欧先成为此无的焦虑。妻子钱淑华见丈夫整天愁眉苦脸,知道他是为修路的事情操心忧虑,于是便同欧先成商量,让自己的弟弟钱初成来南坪投资修路。</p>

    欧先成起初是不愿意的。他了解钱初成这个人,什么生意都做,是个彻头彻尾只会钻营的投机倒把分子。可是他也实在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同意了妻子的建议。</p>

    钱初成这个人,本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他一收到姐姐的电报,便立马赶来了南坪。因为他从姐夫欧先成手的权利里,嗅出了巨大的商机。</p>

    有了钱初成的资金支持,路总算是修好了,欧先成为此获得了市里的表扬。他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自己的远大抱负看来还是有希望的。</p>

    正是在这个时候,全国突然掀起了一波出国热潮,钱淑华便开始张罗着送儿子去国外念书。欧先成拗不过妻子,只好再次接受了钱初成的资助,让妻子带着几岁的儿子去了国外。</p>

    钱初成如此慷慨解囊,当然并不是有多么在乎这份亲情,他想要什么,欧先成再清楚不过了。虽然自己百般不愿意,但受人之恩,欠了别人人情,总是要还的。</p>

    于是,从此以后钱初成的生意是越做越大,南坪县所有赚钱的项目,全都被收入了他的囊。</p>

    关于欧先成与钱初成之间的事情,欧先成的秘书薛为越是十分清楚的,但他选择了闭口不言,他知道欧先成是个重情义的人,以后亏待不了自己。</p>

    欧先成一路有惊无险的当着县委书记,由于他平时的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为人也很和善,有着一股子儒雅之气,在整个南坪县倒也是很有威望的。</p>

    他也提拔了一大批有能力会干事的干部,江万年便是在他的任期内被提拔为副县长的,南坪县虽说经济依然落后,但倒也算得是政通人和,没出过什么大乱子。</p>

    几年之后,他被调到临市开源市当了副市长,钱初成薛为越也跟着去了开源。欧先成手的权利越来越大,钱初成的生意也随之不断扩张,旗下业务涉及能源,矿产,甚至连政府重大工程建设,钱初成那也是渗入颇深。</p>

    当年开源市最大的跨江大桥南门大桥开建,钱初成是最大的的投资人,也是获利最大的人。</p>

    遗憾的是,在后来的一把手竞争,欧先成败了北,从此被调至省城,担任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完全远离了权利的心。</p>

    而钱初成也开始物色起了新的投资对象,进行了新一轮的政治投机。</p>

    再回头说说这钱玉凤,自从欧先成调离南坪,钱玉凤便回了老家下水村,结婚生子。不过见过世面的她,已不再甘心做回一个农村妇女,于是她到镇给薛为越打了一个电话。</p>

    电话里说了什么,并没有人知道,只是没过多久,钱玉凤便被任命为下水村党支部书记。从此,钱玉凤便开始了趾高气扬的村干部生涯。</p>

    因为县委领导曾经给当地镇政府打过招呼,所以这十几年来,级对这位无法无天的女支书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钱玉凤俨然成为了下水村的女王,想怎么想怎么样,村民们是敢怒不敢言。</p>

    不仅仅在下水村飞扬跋扈,与下水村相邻的附近几个村子也是对她颇有微词。</p>

    这其,水村的村支书刘河北对此是深有感触。</p>

    从村子的名称能看的出来,水村与下水村乃是紧紧相邻的两个村子,两村交界之处,有一片巨大的堰塘,间用一道纱木篱隔开,两村各占其一半。</p>

    开始的时候,两边都往塘里养鱼,彼此倒也相安无事。可是后来下水村集资建了一个造纸厂,在离水塘不远处。造纸厂伐木制浆,厂里每天要排放大量的污水,那污水便一滴不漏的全被排进了水塘之。</p>

    水塘受到了污染,水村半块鱼塘里的鱼开始大量死亡,原本清凌凌的水也变得污浊不堪。</p>

    村支书刘河北找到钱玉凤抗议,要其立即停止往水塘里排污。可钱玉凤却两手往腰间一插,大声吼道:“我往自己塘里排污水,难道还要经过你的同意不成?你要是有能耐,你也可以建个厂往里面排污啊。”</p>

    刘河北被气的不轻,当即便去了镇里反应情况。镇里敷衍着说有空会去调查调查,然而十天半月了也不见动静,最后不了了之了。</p>

    刘河北知道这事多半没了结果,碍于对方的后台,只好忍气吞声,咬碎牙往自己肚里咽。</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