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章 收拾烂摊子

    第八章 收拾烂摊子</p>

    接到组织的任命,陈野有说不出的郁闷,花林是全乡最差的服务区不说,可恨的是还要和黄伟忠搭班工作。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在党政办受够了他的淫威,这下好了,在花林还要受其奴役指使,这下彻底的杯具了啊。</p>

    不是冤家不聚头。命运该有的事,想躲也躲不开。黄伟忠并不欣赏小陈野,总认为大学生是他妈的花拳绣腿,缺乏实战,一遇事准他娘的吓得屁滚尿流。</p>

    在他看来大学生是一帮耍嘴的家伙,看不用。他的眼是满满的不屑。</p>

    花林服务区的工作环境是全乡最复杂的。几届服务区书记都是风风光光的去,歪头栽脸的走。黄伟忠可不想被放倒在这里,他要重树威信,积蓄力量,杀回乡机关,赢得曾经的尊严。</p>

    既然老板把陈野放在了自己手下,那“好好照顾”他,那让他包服务区最烂的村——土楼村。</p>

    黄伟忠突然间又有了坏主意。一天不整人,他的心里难受的不得了。</p>

    好钢要用在刀刃,像陈野这样优秀的毕业生要用在急难险重的一线村!这是黄伟忠在服务区第一次全体人员会议的原话。</p>

    服务区没有傻干部,看得出黄伟忠与陈野真的不对付。这往后陈野可有的受了。</p>

    黄伟忠真他妈的不是东西,和小孩子计较,还嫌栽的不够啊。</p>

    有这个想法的人是服务区老干部李兆柱。</p>

    他一向看不惯黄伟忠那一副舔不舔下的丑恶嘴脸。他对陈野平素有一种亲切感,小伙子谦虚能干,对老同志尊敬有加,学识高,在基层稍加锻炼,日后必成大器。</p>

    你狗日的黄伟忠算个啥?大字不识一箩筐,靠你有个好爹,给你办了合同制,否则的话,你黄伟忠还不知道在哪个工地搬砖呢。</p>

    李兆柱越想越气。他黄伟忠霸占了党政办主任多年,因为本人身份限制无法提拔副科,别人也不能越坎而,所以楞是给他耽误了整整几届学生。当然其包括专毕业的李兆柱。</p>

    看到陈野,李兆柱忆起了当年意气风发的自己。他要帮助陈野,对他来说是在帮助曾经的自己。再说,五十多岁的他,还怕啥呢?</p>

    花林服务区辖五个行政村,土楼村,刘街村,蔡庄村,花林村,薛屯村。三面环山,仅有一条沟沟坎坎的沙石路通往金嘉线。</p>

    晴天时,自行车行驶在沙石路如迪斯科跳舞。雨天,坑坑洼洼,无人敢走。道路的不畅,限制了几个村经济的发展,而土楼村正好处在大山的最深处。</p>

    花林服务区的光棍汉在全乡是最多的,而其光棍最多的还得数土楼村。基本三家有一个光棍汉,全村竟有四五十的光棍汉。这些问题看似都只是个人问题,但其实都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p>

    在村里走访的日子里,陈野的心里很不是滋味。</p>

    李兆柱全程陪访。在他心里,陈野是棵好苗子,绝不能让某些人的污水淹了它。</p>

    陈野对李兆柱充满了感激。</p>

    算帝给你关闭了所有门,但总还是会给你留一扇窗。人啥时能叫尿憋死呢。</p>

    用了三天三夜,陈野和李兆柱走访了土楼村的家家户户,记录本写的密密麻麻,谁家的苦,哪家的难,谁家有几个劳动力,哪家有懂技术的行家,王家与李家的仇疙瘩,张家与刘家的生活诉求等等,陈野是一笔笔记录在案。</p>

    李兆柱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要是马尾乡多几个这样的好苗子,全乡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还不指日可待?</p>

    陈野在一个周末的晚召开了驻村入户以来,第一次土楼村村民代表大会。</p>

    代表是各家族公选出来的,每个家族不分大小,一律选派代表参会议会。</p>

    会议由村支书张德鲁主持。张德鲁是个极精明的人,小眼珠滴溜溜的转,鬼主意多,说大话拾小钱的人,群众威信低。他不相信陈野,这个年纪轻轻弱弱的大学生能收拾土楼这个烂摊子?之前几届的包村干部都歪在了这里,何况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娃娃呢,好戏在后头呢!</p>

    “老少爷们,今天召集大伙来是一个如何发展的事,我们首先请陈野同志发言!”张德鲁不咸不淡的开了场,随即便示意陈野讲话。</p>

    “同志们,通过这几天的走访,我的心里不是滋味。有的几代人住在一个房子里,有的一家有三个光棍汉,有的小孩子学的几十元的学费都要东挪西借,还有的村民只因别人少分了一袋账灾方便面而对村干部大打出手。”</p>

    陈野并未讲什么场面话,一来便直接说出了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感受。</p>

    “老少爷们,这都是因为啥?因为咱们穷啊。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有人要说,我们也不想穷,我们也想变,但我们靠什么呢?</p>

    说得好,我们靠什么呢?我们土楼有丰富的山石资源,这山靠山,山连山,这里盛产的天青石全国独有。我们家里有金疙瘩却到处要饭,为了几个级的补助,为了几个不顺心的事,到处访,以为自己很仁武,很了不起,你现在想想,不觉得太可笑吗?你仁武啥,一个抱着金碗要饭的穷光蛋!</p>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我今天召集大伙来是议议这条路该咋修?大伙先先说说。”</p>

    陈野一下子说完了自己几天来所感所受,他觉得医治土楼的穷困,必须动大的手术,没有锋利的手术刀是不行的。他是主刀的“大夫”,他一定要让土楼等几个村富起来,自己要飞出马尾乡,要有一番作为,必须从土楼开始了。</p>

    陈野的话如一枚石子,划开了土楼平静的水面。他的话虽然尖锐,似匕首,如剪刀,刀刀切要害。尽管血流横流,但土楼人却如迷途的羔羊,终于在天亮找到了回家的路。</p>

    土楼村最有威信的人是李洪涛,他首先表了态:“陈主任的话句句听,老少爷们,咱们可都穷怕了,算是为了后代好找媳妇,也要把这个路修起来。”</p>

    李洪涛的发言让张德鲁深感意外:李洪涛这老访户居然举手投降了,这真是天大的怪事。</p>

    陈野拿出一份草拟的件,对着众人扬了扬:“这是我草拟的一份修路倡议书,如果大家同意集资修路,请在面签下你们的名字。”</p>

    最终不出意料的,修路倡议书签满了每一位代表的名字。</p>

    他们同意与其他村一块集资修路。几年开不成的村民会,没有想到筹资修路会开成了最圆满的会。</p>

    会后,所有代表都没有急着走。他们一个个过去与陈野,与李兆柱,紧紧地握着手。眼是激动的泪,没有过多的言语,是让两个人到家吃饭喝酒。</p>

    路,还未修一寸,但陈野却在土楼百姓心扎下了根。</p>

    李兆柱把一切看在了眼里,他没前看错人,陈野的明天是灿烂的,没有人能挡住他的光芒。</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