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9章 青神解惑

    上官灵凤此时已经把追云剑递给杨灿,松了一口气说了句:“终于完璧归赵”。$自己涉险,担心的说:“什么也不及你的安危重要,下次可不许这样了”。上官灵凤做了个鬼脸说:“好了好了,三哥我下次不敢了”。

    这时候她听到郑承泽说自己武功高强的事。她过来笑着说:“还没谢过青叔叔和你的救命之恩呢。不过说起来这段时间没见,我觉着你的功夫跟以前比,天壤之别。看来青叔叔武功独树一帜,果然名不虚传,以后您也教我几招呗”。

    四使的功夫,同出一门。青神倒没什么门户之见,只说:“今天天色已晚,明天我看看你的资质,教不教的再说”。

    上官灵凤美滋滋的说:“那好,那就一言为定”。

    等回到屋内,小哥俩已经回屋休息。郑涵山双膝跪倒在大皇子跟前,惭愧的说:“臣有罪,连累您受惊了”。

    大皇子赶紧双手搀扶他起来说:“郑公不必如此,刚才我看的很清楚。如果没有你们父子舍命相护,我即便是不横尸当场,恐怕也得受人所挟。应该是我对你们说声受累了才是”。

    林掌院说:“不管如何,今天的事是始终是我等思虑不周所致。不过今天那个青神恐怕有些来历”。

    郑涵山说:“我只知道此人在江湖中名声不显,可是手下是有真功夫的。他们那一脉据说从太祖开国时期就有,不过一直都是嫡传,没有广收门人,但是每一代都称得上绝世高手。手中的龙角棍也算是奇门神兵了”。

    林掌院问:“龙角棍”?

    郑涵山并不清楚四使的传说,于是点了点头。林掌院喃喃自语的说:“青龙,主东方。他姓青,住青山,号称青山二贤,使的兵刃是龙角棍,难道他是”?

    大皇子问:“师傅你是说他有可能是”?

    林掌院有些激动的说:“不可说,不可说,不过我觉得十有**是。看来真是天意如此”。

    大皇子生于皇家长于皇家,至从知道四使的事情之后,他就仔细琢磨过四使对于大月朝的意义。虽然这其中裹着不少夸大其词的传说,但是太祖爷的皇后是朱雀使的事情,他身为先皇后嫡子,还是知道的。

    四使对于大月朝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传说,更是一颗稳定民心的定心丸。虽说不至于得四使者得天下,可是得到四使的支持,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助力。

    二弟的事情,他也多少知道些。他招揽了不少能人异士为自己所用,自己身边只有一个郑家和曹家。这次楚思远能让杨灿他们跟自己出来,应该也是看在小姑姑的面子。但是他居然能让青家兄弟过来帮忙,这实在是让人喜出望外。

    郑涵山不太明白他们打的哑谜。不过他不是多事之人,知道有些事情不是自己该打听的,于是闭口不言。

    青神自持身份,除了第一次主动跟大皇子打过招呼之后,平日里并不多言。他倒是知道郑涵山是武林盟主,可是之前两人并没有打过什么交道。所以只是每日里教授郑承泽棍法,并不和众人闲聊。

    杨灿和上官灵凤知道青神的四使身份,本着对前辈高人的恭敬之心,对他十分的客气和尊重。杨灿嘴上没说,但是对于追云剑的失而复得,还是十分的高兴。

    两人路上无事,见身边也没有外人,索性继续演练追云逐月剑。现在两人关系稳定,心意相通。不用说话只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的心头所想,所以这套剑法使起来威力犹胜从前。

    郑承泽至从习得龙角棍之后,对于武学之事十分上心。加上和他们俩人关系不错,所以无事的时候也过来一起凑趣,互相切磋。

    青神觉得郑承泽以后会继承兄弟的衣钵成为青龙使。不出意外杨灿和上官灵凤也会成为四使,所以对三人关系不错十分欣慰。郑涵山则是觉得他们俩的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人呀,年轻时候交的朋友,感情也真挚些,所以也并不阻拦。

    对于上官灵凤来说,郑涵山的武功比之青神略逊一筹。可是对武功见识,却比呆在青山上不交朋好友的青神广博许多。

    郑承泽之前因为对武功抱着有意打,无意撞的心态,对亲爹的武功没有十分清楚的了解。直到现在才发现,自己一直以为爹的武林盟主之位,是因为他人缘好的缘故,实在是大错特错。亲爹是个有真本事的,因此没事就凑在他身边问东问西。

    郑涵山是个十足的武痴,以前一直遗憾,两个儿子没有一个能继承自己的衣钵。现在小儿子突然开了窍,自然十分的高兴。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恨不得倾囊相授。

    杨灿两人见两位前辈并不是敝帚自珍之辈,无事也经常询问两人。这五个人一路上倒是相处的其乐融融。

    上官灵凤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想来想去觉得还是问青神才能解惑。可是她并不想在旁人跟前说破青神的身份。终于这一日见青神身边只有郑承泽一个人,方才打开话匣子说:“之前我觉得承泽的武功远不如我。可是眼看着他跟在您兄弟二人身边,也就一年的光景。我觉得现在只能打个平手。说起来他的功夫简直是一日千里进步神速”。

    青神略带谦虚的说:“老爷子和思远应该是把压箱底的功夫都教给你们了。更何况你们的功夫也不差。你这么夸他,他就要找不到北了”。

    上官灵凤开玩笑的说:“我和三哥到现在,天玄功都练了有十来年。我看如果论单打独斗,我和承泽应该百招之内难分胜负。您说到底是我的功夫练差了,还是他真是天赋异禀”?

    你这丫头,到底还是存了胜负之心。我虽然没修习过天玄功,可是通过你楚叔叔,也是略知一二的。这是门顶尖的内家功夫,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最重要的是个合字。加上你家老爷子和思远都不是嗜杀之人,所以若论杀人的功夫,他们真的不一定能及我。

    可是若往上数,大家的武功同出一脉,倒是难分伯仲。而且练武跟个人天性也有关系,同一套武功心思狠辣之辈使出来,自然是跟你们并不相同。

    上官灵凤见四周除了郑承泽之外并没有其他人。问道:“我有个问题一直存在心底,可是又怕楚叔叔和外公伤心。如今见到您了,你不妨指点我一二”。

    刘书蝶死的比较早,上官灵凤其实对娘亲已经没什么太多的印象了。她对当不当朱雀使没什么兴趣,可是好容易可以跟娘亲同练一种武功,居然不能继承娘亲当年的威名,心中十分的遗憾。今天终于可以借青神的口,探究那些陈年往事。

    青神毫不犹豫的说“你是说你娘的事情”?

    是,我娘如果真是未来的朱雀使,那她的看家功夫又是什么?外公和楚叔叔,只是教给我天玄功,难不成玄武使和朱雀使,使用的武功是一模一样的?那个千娇假扮娘的后人,使的是烈火弹。连她都觉得朱雀使应该有自己独门的功夫,可是我却一点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青神有些心疼的说:“这些话在肚子里,憋了好长时间吧。以前杨灿说你心思细腻,可是在我看来,不过是个爱转牛角尖的死心眼姑娘而已。我且问你,你知道少林现在有多少种绝学么”?

    上官灵凤自信的说:“我知道,少林有七十二路绝学”。

    天下武功有多少种?

    上官灵凤说:“这我可就不知道了,光大小门派就有成百上千个,每个门派再有自己的武功路数,那简直就是如天上繁星那么多,数不胜数了。

    那你又知不知道,少林功夫由达摩祖师面壁三年所创。也就是说,少林这七十二路功夫,甚至于天下这些武功,都是由他当年所创的武功中繁衍分化而来。

    上官灵凤听到这略有所思的不说话了。

    青神看她听进去了,过了一会又说:“你即修习天玄功,那应该对《道德经》倒背如流吧”?

    上官灵凤略想了想说:“您是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

    青神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总算你不是太笨。四使不过是个称谓,没人规定谁应该会什么,不应该会什么。

    你外公他们没教给你什么独门的功夫,应该不是顾忌你娘。我觉得要么就是朱雀使没有什么特别的武功,那些都是江湖传闻以讹传讹。要么是觉得没有什么必要。他们应该是想让你顺着本心自由发挥,这样也才更合着天玄功的要义。

    杨灿那边也是如此,你师傅应该没有教给你什么特别的武功路数,只是要你修习天玄功”。

    杨灿说:“的确如此。连这追云剑法,也是我们俩机缘巧合才得到的”。

    武功一道,贵在发自本心。这也正是道家可以捧一柱心香的缘故。我看你二人同学天玄功,可是杨灿使起来就比你多几分狠辣。

    杨灿点了点头说:“是呀,我和灵凤还同学过天罡三十六刀。我们之前拆过招,我还以为是教的人不同,所以有所差别呢。照您这么说,原来是个人心性不同的原因”。

    上官灵凤喃喃自语的说:“心性,心性”。

    青神说:“道理其实很简单,你们之前不过是年纪小,一时间没想通而已”。

    上官灵凤定了定心神,继续说道:“青叔叔,我还想问问你。我师傅让我们俩找白虎使,你知道他姓甚名谁么?我师傅只说他在西北军中”。

    捧一柱心香我喜欢这份禅意和善意。

    每天十二点更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