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萝等人在马秀芳家喝了茶,吃了茶点,就回天鹅村。
他们到天鹅村时,家家户户都燃起炊烟,准备做晚饭。
萧佑恒把背篼背到安雨院,就准备回家,他想着沈青萝家没烧火,就让沈青萝姐弟俩去他家里吃晚饭。
“我去煮饭,你们等会儿过来吃晚饭。”临走时,萧佑恒跟沈青萝打招呼。
沈青萝没跟他客气,让他先去,他们等会儿就过来。
沈家大院
沈金龙已经进屋了,这会儿正在堂屋,和家里人聊天,他把沈青萝的事情告诉家里人,沈陈氏非常后悔,她觉得她要六两银子太少了,那丫头能赚钱,她应该多要点。
“走,去安雨院瞧一瞧,那丫头挣了钱不拿来孝顺我,还想吃独食。”沈陈氏一想到沈青萝从百盛商行买了很多东西,她就各种羡慕嫉妒恨,那些东西应该属于她,虽然他们分家了,但她还是臭丫头的长辈呢。
沈长富无奈地叹气,他越来越看不透青萝了,不敢贸然行动啊!
“你闹什么闹,闹能解决问题吗?”妻子要去安雨院,沈长富立即制止妻子。
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妻子造成的,换成是他,他也不想和妻子往来啊!
沈金龙对祖母的做派也非常不满,他们大房本来就不占优势,祖母还处处打压小堂妹,如果两家关系好,小堂妹也会帮衬他,这百盛商行不是人人都可以高攀的。
小堂妹既然有本事让百盛商行的人给她免单,就有本事赚大钱。
他从来没指望继承二叔的财产,他只想入仕途,出人头地,过他想过的生活。
“祖母,我劝您还是不要去找青萝了。”沈金龙知道家里发生的事情之后,他对祖母和母亲很失望,他觉得她们目光好短浅。
为了家里这点点财产就去谋财害命,这不是给他添乱吗?
在外,他一直都是以好兄长的名义自居,祖母和母亲这样做,无疑是在打他的脸。
还有父亲,他要是勤奋点,他们大房也不至于连个住处都没有,很早以前,他就劝过父亲,父亲就是不听,这好的人脉是拿来利用的,最终还得靠自己,二叔之所以留下一份家业,还不是因为二叔肯努力,有追求。
生活在这种家庭中,他觉得好悲哀,唯一能改变他命运的事情就是考功名,明年春闱,他必须一举夺魁。
沈文竹坐在一旁,插不上话,此刻,她心里已经有了新打算,她犯不着为了母亲得罪小侄女。
“家和万事兴,我们不要让外人看笑话。”过了会儿,沈文竹才劝和。
小侄女能和百盛商行攀上关系,她真是意外,她刚好可以利用秀芳和小侄女的关系,让小侄女帮他们,至于文松一家,她顾大局就行了,她才懒得管他们。
“文竹说得对,青萝和我们是一家人,这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不能因为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断了来往,你们快去做饭,喊青萝姐弟俩过来一起吃。”
沈长富赞成大女儿的观点,沈家大房和二房是一个整体,小儿子一家发达了,对沈家大房也有好处,幸好金龙这孙子不像大儿子,否则大儿子这一脉就完蛋了。
“你还愣着做什么,快去做饭啊!”丈夫不听沈陈氏的,沈陈氏不高兴,她眼睛一瞪,立即让大儿媳去做饭。
沈吴氏见儿子对她不热情,她越想越难过,如果不是大姑子在这儿,她才懒得做饭呢。
沈吴氏沉淀片刻,才去煮饭。
大院门口
沈青萝姐弟俩拿起猪肉、食盐和菜油,来老宅找沈长富,把该孝敬的食材拿给他。
他们刚进院子,就看见沈吴氏在房檐下跺脚,发泄情绪。
“臭丫头,我跟你没完。”沈吴氏一边跺脚一边骂沈青萝。
沈青萝懒得理她,她提起手里的东西,和弟弟一起去堂屋。
“祖父,这是下个月的猪肉和菜油,你找秤称一城。”沈青萝进屋,就把肉放在桌子上。
弟弟又抱油罐又抱食盐,有些吃力,沈青萝就从弟弟手里拿过油罐和食盐,放在桌子上。
沈文松见小侄女给父母带猪肉和食盐,他面子有点挂不住,还有点尴尬。
“青萝真是孝顺呢,一赚到钱,就想到孝敬长辈。”沈文竹笑着夸沈青萝,想给沈青萝留个好印象。
关于这位大姑母,沈青萝没什么好感,碍于她是客人,沈青萝也只能随便敷衍。
“分家时候说好了,我们和大伯家每个月要给两位老人十斤猪肉、一罐油和半斤食盐,我去赶集就顺便回来。”
“不用称了,我相信你的人品。”沈青萝第一时间就想着给他们孝敬粮,沈长富很满意。
沈陈氏觉得亏了,她不满地怒视沈青萝:“我听你大堂哥说你在百盛商行买了不少东西,你随便拿点肉就想打发我们,你当我是傻子啊!”
哼,这老太太真把自己当回事,一开口就想要百盛商行的东西。
“老太太,你有什么资格管我要东西,我孝敬你们,那是看我爹的面子。”沈青萝毫不客气地怼回去。
他们已经立户了,她才不怕老太太闹事呢。
“你这老婆子,你一天不作会死啊!”沈长富见沈青萝生气,他立马喝斥妻子,青萝赚了钱与她何干,那是人家的本事。
她第一时间想着给孝敬粮,说明她有责任感,他们应该好好和她缓和关系,而不是处处针对她。
“祖父,每个月给大米和米面,我也懒得准备,我把它折成银子拿给您,您想吃什么自己买。”沈青萝不想跟老太太说话,她拿出十五两银子递给祖父,当一年的粮食,虽然她有点吃亏,但无所谓了,舍财免灾嘛。
“青萝啊,这钱太多了,你们姐弟俩需要用钱,我不要你们的。”沈长富接过银两,故作推辞。
九两银子买米面,他们夫妻俩根本吃不完。
“多的就当是我孝敬您的。”沈青萝了解祖父,祖父比任何人都爱钱,他既要面子又要钱,别说十五两,就是你给他一百五十两,他也照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