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三十五章 封年节、传承

    大宋雍熙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封年节。

    卧龙大道两侧在十八日晚便高高挂起了红灯笼,封年节庆典的气氛也从灯笼高挂的这晚便浓郁起来,参与准备庆典的不仅有学子还有乐呵呵行动起来的先生们,书山艰深难行,修行之日苦闷寂寞,有热闹的节日稍作调剂正好应了劳逸结合这句话。

    十九日的清晨,冬日虽寒却有明媚的阳光,但凡阳光到处皆似有初春之暖意。

    在进入元一书院的元一门殿之前,书院隆承三十八年、三十九年,雍熙元年,二年、三年五期学子合计四百八十余人整整齐齐的横着排成五个阵列。

    此时此刻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所有书院学子统一着装。

    头上戴的是前低后高的黑色儒巾,儒巾之后垂着软带一双;身上穿的天蓝色为底的澜衫,这种澜衫虽整体为淡淡天蓝色但在领口、袖口、衣襟侧边、底边和双摆等边缘处全是近乎黑色的深青,如此天蓝和深青的对比显得学子们更为精神抖擞,英气勃勃。

    封年节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祭祀大典便从这晨光初至时开始了。

    “时值封年之节,朔风不减冬寒,青松翠柏却现春意,元一上秉承昊天之意,下承黎民之心,修持神书之力……”元一门殿二层楼台上面向诸位学子讲话的是书院掌舵人冯副山长。

    许年作为雍熙三年学子中的佼佼者,是和两位赵家小王爷,和桑家姐妹两人一同站在第一排的,也正因此能将二层门楼上的冯副山长的样子看个真切。

    正所谓人靠衣装,今日大典中的冯副山长自然不会穿那一身劳作时的老农打扮,今天的他身着深黑色缀回字金边的祭袍,头戴高高的黑色峨冠,辅以颌下一把飘逸的银色短须,让其精气神也与常日完全不同。仅仅是一眼看去,便觉的副山长大人身板如同渊临岳峙的九秦险峰之松柏,更遑论细细再观之后,老者那引人注目、褶褶生辉的眼神。

    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山骞不崩,唯石为镇。”骨之谓也。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出席书院封年祭的冯副山长此刻精气神俱在,可谓神完气足,他正在以真实的自身为写照在向在座学子们表明什么才是人中龙凤般的君子风度和气质。

    许年看在眼中,赞在心里,要知道在他的所见所闻中,即便是前生的电影电视剧中他也没见过有这般的君子之风。这样的外表气质当是先得老年爷眷顾,然后又一直经历着神书典籍磨炼而出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两相合并才能出现的。

    从那并不宽阔的臂膀上许年似乎看到一位曾经气吞山河乾坤万里如虎的的英雄豪杰……

    冯副山长不常出现在诸位学子面前,今次的许年借着这宣读祭词的机会好好的观察了一番这位地位尊崇的元一书院掌舵人。

    “……礼仪既备,令月吉日,诸子前行!”

    不知为什么,如此本应是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祭文经由冯副山长之口宣读下来却显得那样有煌煌天威,似是真的能够上体昊天,下接苍生。

    在冯副山长的祭文宣读声结束之后,数百名学子齐齐三躬身,这三躬身虽姿势大体相同,但是弯腰角度和含义却有显著区别。

    其一躬身,身姿直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拱手而拜,此为上祭昊天;

    其二躬身,身姿微弯,与直立时约呈三十度角,同样是左上右下拱手而拜,此为拜至圣先师,苍生黎民——实际上晚辈向长辈行礼也是这般躬身作揖。

    其三躬身,身姿弯曲,与直立时约呈六十度角,一样是左上右下的拱手行礼,此为三拜社稷大地。

    许年在进学之处的元一礼仪课上就知道了这般行礼的深层次意义:如此三次躬身行礼,对应着天人地三者,符合现下朴素的世界观。

    而这三个不同的躬身角度却更有其含义,祭祀上天之时身姿直立说明读书人修行者顺应天意却不盲从;祭拜先贤与先民行长辈礼则是感念先人之功德,表示永不忘记;祭祀大地近乎六十度的弯腰则说明了世人对于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养于斯的大地母亲极尽尊重感恩之心。

    如此三躬身而拜,对天地人的就表面上和内涵中的尊敬程度而言,应当是地为首,人为重,天为末,其中隐隐有着付出与索取,敬畏与奋斗、传承与延续的至理。

    队伍缓缓前行,雍熙三年的学子们人数最多,也是排在最末尾,跟着诸位学长学姐们走在卧龙大道方正干净的石板路上。

    道路两侧有高高挂着的红灯笼,静室和讲堂门楹边上有写在红纸上的吉祥话和吐故纳新、迎财辟邪的桃符……一切的一切都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队伍的目的地是元一正殿份属东西两侧的文庙和武庙。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四百余学子排列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元一正殿前的广场,首先是相左而行,那里便是文庙。

    文庙飞檐挑角在外看去颇为雄伟且占地广阔,但踏入之后却发现其并不豪华,陈设上甚至能称得上简单。

    地面是青石铺就,二十余根巨柱就耸立在这青石上将大殿支撑,墙壁上挂着的都是先贤神书中饱含天地大道或者人生至理的名言,而正中香案上所供奉的却非是塑像、画像。

    上面有的只是一捆不知何种材质编制的草绳、一片有刀痕裂纹存在的龟甲、一方撰有铭文的铜鼎、一卷捆扎成卷的竹简和一叠发黄的草纸。

    文庙,祭祀先贤之庙宇。

    先贤先师,有大道之理传与众人,也有怡情心语见著与笔端,这些先贤先师不知何姓何名,也不知在何处何地,但他们留下的神书却始终影响着双月之下的人们。

    除神石点化、才具天授外,神书之语何以流传,神书之道何以延续?文以载道,何以载文?

    不管其他学子是何感受,许年再看到那香案上的五种物事之后,顷刻间便明白了其中含义。

    这就是传承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