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未见的思念总是异常强烈,然而世界上总是这样,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得遂心愿。
就在许烈与卢夫人、卢方等人叙旧之时,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来人,打断了那其乐融融的画面。
“陛下有旨!东郡太守、北军五校越骑营军司马许烈接旨!”一声颇为尖细的嗓音自门外传来。
众人一愣,随即明白过来。
卢夫人连忙自行带人退了下去,而卢方则同许烈一同迎出门外。
许烈一踏出门,便见到了适才高喊的来者,随即一笑,原来来者也是老熟人了。
是的,来者正是当初黄巾之乱伊始,前来卢府宣许烈进攻的那位内侍。
许烈快走几步,迅速见礼。
“宣东郡太守、北军五校越骑营军司马许烈速速进攻上殿,不得有误!”内侍也不废话,直接传达旨意。
“臣领命!”许烈应声答道。
“请教内官,烈方才进城,刚回到家中,怎么陛下就知道我回来了,还立即召见?”许烈随口寒暄。
“哈哈,许司马,哦不!是许太守才对!许太守有所不知,许太守简在帝心,陛下可是极为关注的,你一进城,自有城门守将上报禀告陛下。而且陛下当初下旨封赏时,一高兴就说,一旦你回来,一定要立刻通知他,因此我收到消息便立时告知了陛下。果不其然,陛下立刻便让我来传许太守上殿了!许太守,我们可以走了吗?陛下与群臣正在议事,莫要拖久了啊。”内侍笑意盈盈地说道。
“哈哈,多谢内官,烈这便与你同去!”许烈随即一礼:“请!”
“许太守请!”
随后,许烈与卢方点头打了个招呼后,便径直而去。
“怎么刚回来就走了?陛下就这么着急吗?也不让人休息一下?”
卢方耳闻卢夫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回头一看,见卢夫人正款款而来,眉头轻皱,竟有些埋怨。
卢方见状,不禁苦笑不得,说道:“母亲切莫如此,此举正说明阿烈简在帝心啊,陛下欣赏他才会如此作为,那是他的机遇啊!”
说到此处,卢方见卢夫人面容不愉,立马又说道:“况且,阿烈就是去一趟而已,时间再长还能长的过一年?这一年都等过去了,又何必在乎这一时半会儿呢?母亲不如好好吩咐下去,今日好好准备一下,待父亲和阿烈回来,我们一家人好好聚聚,也算是为阿烈接风洗尘!母亲以为如何?”
卢方年龄渐长,之前又有过一番游历之行,现今为人处世早已不是当初那般稚嫩,察言观色不说八面玲珑,却也是游刃有余,一番言谈,有理有据,合情合理,不禁让卢夫人听得高兴,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果然,卢夫人听完后,深觉儿子说得对,连连点头:“你所言极是,那我便先去安排了!”
言毕,正欲转身,忽然想到一事,忙说道:“对了!你去把小亮儿叫回来,这孩子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淘气了,我安排下去后还要为毓儿哺乳,没时间管他,你把他带回来后就别让他再跑出去了。”
此处的毓儿便是那有名的钟毓,“画饼充饥”这一成语典故的主人公之一。
卢方温润一笑:“我省得,母亲放心,亮儿知道他烈哥哥回来,想必也不会贪玩的。”
卢方办事,卢夫人一向还是放心的,随即便不再多言。
这时,卢方再次转过身来,看了看大门的方向,随即又看向了皇城的方向,面容不变,不为所动。
如果是当初的卢方,虽然明白道理,但是面对这般情况,心中多少还是会有一些欣羡。
然而,此时的卢方,也是很快便要加冠的卢方,不知怎的,心中连那一丝的欣羡都没有。
因为,他内心真真正正地觉得,自己的道路不在于此!
片刻后,卢方收回目光,袖袍一敛,往门外走去,只见其脚步轻盈,面带微笑,给人一番极强的温和感。
君子之德,温润如玉,莫过于此也!
……
许烈一行很快便进了皇城。
大殿上,灵帝正与大臣议事。
只见此时,班列中闪出一人,着文臣服,气宇轩昂,颇有威势,出列言道:“启禀陛下,臣有事上禀!”
灵帝一看,原来是太常刘焉,心中想到这位刘焉说起来还是自己的叔叔辈,于是语气亲切地说道:“不知皇叔有何事啊?”
刘焉再次恭敬一礼,随即说道:“臣以为,今年春日,黄巾贼子,作乱当世,幸得陛下,英明神武,料敌于前,忠臣良将,应命于后,如今天下,终归承平,如此盛事,当为记之,臣刘焉,斗胆进言,大赦天下,改元以记!”
刘焉说完,便跪伏在地。
灵帝之前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此时见刘焉提出来,心中一想,也觉得甚是有理,于是抬手虚扶,说道:“皇叔先请起!朕想听听其他大臣的意见,诸公以为如何啊?”
见灵帝问话,何进率先便出列发言:“陛下,臣以为,刘皇叔所言极是,黄巾之乱大患已除,所剩者不过宵小,天下已归承平,改元记之,甚是有理!臣附议!”
何进一说话,自然是一帮人随之而来,一时之间,附议之声渐渐多了起来。
不知怎的,灵帝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如果有心之人离得近的话,一定会看到灵帝眼中那一闪而过的阴鸷!
“太傅,你怎么看?”灵帝看到一人老神在在地站在文臣列中,也不出言,心中一动,于是问道。
这位被称为太傅的人,便是袁隗!
如果说袁隗没有多少人认识的话,那提到他的侄子,想必就很多人都认识了。
没错,这个袁隗便是袁绍和袁术的叔父!此时官拜太傅!也是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五人中的其中一位。
袁隗本来不想发言,但是既然灵帝问道,也不得不说,于是出列言道:“回陛下,老臣以为,黄巾之乱的平息乃是本朝一件大事,正如刘皇叔与大将军所言,该当记之,臣,附议!”
灵帝点点头,也不管他,又问到另一个人:“卢尚书,你怎么看?”
卢植在灵帝问到自己之前也在细细思量这事,此时正好发言,说道:“回陛下,此事可行!黄巾乱起,百姓流离,今日虽得承平,然终究人心不稳,改元记之,便是告诉百姓,叛乱已经平息,天下已归承平,同时,也能抑制宵小之辈的阴谋蛊惑,如此一来,人心比安!因此,臣,附议!”
事情说到这里,灵帝也明白了这件事确实有百利而无一害,于是说道:“诸公之言,朕已尽知,诚哉斯言,既如此,即刻便定下年号!诸公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