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这种精神烙印,竟然那么难寻吗?”
从那卷翰林手稿大有收获之后,贾蓉或借或买,从外面找来了许多名家手稿作品。
只是,这些东西名气虽然很大,却没有一个像那卷翰林手稿带着精神烙印。
如此境遇,自然让贾蓉大失所望,安排一个管事继续留意此类物品,又嘱咐贾琏回京后寻找风万古的其它手稿后,自己放下此事,继续准备乡试:
“不是修行之人,不能主动修炼精神,这些普通人留下精神烙印的可能性极小——”
“那卷翰林手稿上的印记,当是书写之人诚意正心,呕心沥血之下,无意间引动精神,这才留下烙印。”
“此等物品可遇而不可求,只怕很难寻到。”
“如今乡试在即,还是等过了乡试再说吧!”
能否成为举人,关系到昔年贾敬对他许下的承诺。对于这件事情,贾蓉是万万不敢掉以轻心的。
因此,眼看八月份乡试在即,贾蓉放下诸事,一心准备应考。
或许是得了一位大儒对春秋的感悟,贾蓉如今不但在春秋上造诣极深,就是在读四书等儒家典籍时,也觉得体会更深一层。
体现在文章上面,就是贾蓉如今写的八股少了许多刻意,多了种圆融、厚重之感。似乎悟通了某个关键点,更合科场要求。
如此进步斐然,贾蓉在乡试时可谓得心应手,最终虽然未中解元,却也排在前五,位列经魁之一,春秋一经魁首。
消息传出,江南尽皆惊叹。十五岁的秀才或许并不算少,十六岁的举人在哪都极为罕见。
而且,贾蓉这个举人,是在以竞争激烈著称的江南乡试中取得的,还成为了经魁之一。想到贾蓉这般年纪就有这等造诣,众人都相信来年若无意外,贾蓉必能高中进士。
中了进士之后,贾蓉就能迈入仕途。想想宁国府的家世,许多人都知道贾蓉出仕之后,只怕必定会成为一方要员。因此登门之人,比之前多了十倍不止。甚至还有些知道贾蓉最近在搜集古物的,更是花大价钱买了奉上,以求能够一见。
如此纷纷攘攘,贾蓉鹿鸣宴后,不得已在金陵府中连开数日宴会,接见一众宾客。
而在得到的古物之中,他也从一件著名匠师的玉雕中,再次察觉到了精神烙印。最终在吸收之后,得到对方在雕刻这件作品时的感受,学到了许多雕工技艺。
这门手艺虽然对贾蓉并无大用,但是却印证了他的想法,让他知道只要能够找到足够物品,学会百家技艺,并非毫无可能。
因此,贾蓉不但多安排了几位管事留意这类物品,还吩咐各地银行管事,打探这类物品的消息。
随后,贾蓉离开金陵,开始回返京城。路上,他又顺道去了扬州,当面拜谢林如海,探望贾敏病情。
眼看贾敏如今已病入膏肓,贾蓉又想到回京之后秦家必然逼婚。因此以看望贾敏为由,暂且留在扬州,打算在贾敏病逝之后,和林黛玉等人一并北上。
到时,他再以姑祖母新丧、准备会试为由,将亲事继续拖延。
林如海等人不知贾蓉打算,只道他当真关心贾敏,心中俱是感念,关系更显亲近。
如此到了九月,贾蓉正在林府,忽有京城来人传来消息,言说贾珍患了风疾,急召贾蓉回去。
众人唬了一跳,忙问事情究竟。原来,贾蓉中举的消息传回,京城宁国府也摆了几日宴席。贾珍本就贪杯,有了这个由头,更是和友人大肆宴饮,连醉数日不起。
或许正因为此,一日早上,贾珍起床之时,忽然被察觉中了风疾,如今已口歪眼斜、躺在床上不起。
眼见贾珍病情如此厉害,宁国府众人急忙去城外道观请了贾敬回府。贾敬听闻儿子患了如此重病,急忙回府安定府中众人,然后让府中家丁通过驿站向贾蓉传递消息,让他赶紧回去,在贾珍床前侍疾。
听到家丁竟然如此急迫,林如海等人哪还不知贾珍已经有些不好,心中伤感的同时,安慰贾蓉几句,让他赶紧回去。
压下心中的疑惑和震惊,贾蓉急匆匆拜别林如海,简单收拾之后,和几位家丁一起,骑着驿站快马,疾奔京城而去。
如此奔波数日,贾蓉终于在贾珍病故之前,赶到宁国府中。不过,在他回京数日之后,贾珍仍是不治,就此撒手人寰。
消息传出,宁国府中上下,莫不悲号痛哭。尤其是贾敬,因为年纪大了,又心伤儿子早逝,不免生了病患。
这种情况下,贾蓉也只得强忍悲痛,一面安排人照顾贾敬,一面请了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
葬礼之上,眼见贾蓉神情凄切,似乎极是悲痛。一众人赞他纯孝的同时,对贾珍不免有些闲话。若非他这个做父亲的太过贪杯好色,以致得病离世,只怕贾蓉明年科举之时,就能高中进士。
到时,贾蓉以十七岁的年龄入仕,只要不行差踏错,只是靠熬资历,也能成为阁臣——
贾珍在这时候一病没了,当真坑了儿子!
如此到了月底,扬州那边忽然传来消息,言道贾敏去了。一时荣府那边,又添一重悲痛。贾琏听闻之后,更是请命南下,亲自前往吊唁。
至于贾蓉,因为要忙贾珍葬礼,自然不能和贾琏一并前往。不过,他也安排了一位族人,代替自己随同贾琏前去。
而他自己,则在贾珍离世七七四十九日之后,扶着贾珍灵柩,南下祖籍金陵,把贾珍葬在祖地。
岁末天寒,贾蓉又接连数月奔波,不免劳累过度。在金陵葬了贾珍之后,贾蓉不免病了一场,直到次年才好,在乡结庐守制。
此情此景,让人不免感叹贾蓉纯孝,名声更大起来。常有游学之人,来到金陵之时,前去拜访贾蓉,让他结交了许多友人,得了一些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