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沟的苹果可以说是政策性产物,近些年来“脱贫致富”这四个字一直是山里的主旋律,国家没少拨款,地方也没少想办法。
然而指望着一群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官员们想出什么好政策也不太现实,最简单的法子就是借鉴“成功经验”。
所以每当有扶贫任务压下来的时候,县里的头头脑脑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动员农民们种植各种经济作物。
种树种菜的同时往往还伴随着建设“苹果之乡”、“中药之都”等不切实际的目标,也算是时代特色吧。
而把五山乡建设成“苹果之乡”就是这么一个拍脑袋的坑人政策。
在一窝蜂似的“大干快干”之下,前几年六道沟的村民们被某位很有能力的领导动员起来,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在荒山上种满了苹果树。
然后“致富有功”的领导拍拍屁股走人了,留在身后的是漫山遍野卖不出去的红苹果。
也不能说这个领导没动脑子,毕竟从气候条件和经纬度来说,五山乡甚至整个三王县确实适合种苹果。
但是很多时候真正决定成败的是交通和市场等这些外界条件,而不是自然环境之类的先天因素。
六道沟的苹果质量确实很好,否则张十三也不会只吃了一口就被惊艳到,但是再好的苹果卖不上价格也是白搭。
最开始村民们还特别仔细的照看着这些果树,盼望着山路修通的那一天,这些宝贝疙瘩能带着大家致富奔小康。
然而随着苹果价格一年一年的降低,最后已经低到卖出去的钱都不够买肥料的时候,连村里最勤快的农民都对这些赔钱货绝望了。
农作物,尤其是经济作物的定价权从来不在农民手里。
别看大部分人都觉得水果太贵、蔬菜太贵,但是这些钱都被中间商赚走了,真正到农民手里的并没有多少。
还是拿苹果来说,一个苹果从果园到顾客手里大概要经过这么几个流程:
果农采摘一级贩子二级贩子批发商经销商消费者。
每一个层级都要加价10到50左右,也就是说你按照五块钱一斤买的苹果,农民往外卖的时候很可能还不到一块钱一斤,利润的塔头都被中间商赚走了。
其实就算一块钱一斤的收购价也很不错了,毕竟还能把钱收到手里落袋为安。
但是谁让整个五山乡都是山区,贩子根本懒得来来一趟都不够路费的。
所以村民想要卖苹果只能自己用拖拉机送到县城里,销量少不说,扎堆上市也卖不上什么价,要是再碰到交警或者城管,很可能就是白忙活一场。
因此近两年村民们开始任由这些苹果树自生自灭,除了抽空去做下不用花钱的疏果之类的活计,施肥浇水之类的农活再也没有人做了。
恶性循环之下树上的苹果越结越到了现在连75毫米以上的二级果都找不到几个。
说以这才有了昨晚老村长报价一毛钱一斤的事情。
但是张十三本身就没指望挣钱,哪会占这个便宜,并没有当场答应,而是在第二天一早便开着车漫山遍野的找信号。
好不容易才找到个能通电话的地方,通知业务部门调查一下现在北都市场上的水果价格。
又在山顶等了小半天,才终于接到了回信。
由于今年各大苹果产地风调雨顺,所以苹果的价格并不是很高。
水果这种生鲜产品价格受品级的影响很大,所以北都那边传来的报价短信有长长的一大条。
因为供大于求的缘故,所以今年的水果价格很便宜,即便是出口级别的“一级果”价格也没超过一块五。
至于平时人们吃得最多的“二级果”和“果”就更便宜了,三五毛一斤就能拿下。
至于像六道沟山上那些不入流的“瑕疵果”,除了被拉去做果汁之外根本没人收,考虑到高昂的运输成本,就算白送可能都不一定有人要。
拿到报价之后张十三大体计算了一下,在站卖的话属于直销,自采自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所以只要留出运费和配送费的空间来,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而且因为村里人舍不得花钱施肥打药的缘故,原本不值钱的丑苹果完全可以当有机食品来卖。
把计划捋清楚之后,张十三连家都没回带着林雅萱直奔村长家。
“老爷子,价格我已经打听清楚了,这个收购标准你看一下,大体上就是果三毛,二级果五毛,至于那些不合格的别说一毛了,就算白给我也卖不出去。”
把自己精简过的收购标准往冯老爷手里一塞,张十三说道:
“你问一下家里有果树的村民,看看有多少想卖的,只要能凑够一车,等果子熟了的时候我就派车来拉。”
老爷子识字不多,看了好半天才看懂,面有难色:
“啧,按照你的标准合格的可没多少,再说你把好果子都挑走了剩下的我们也没法卖啊,你就不能全收了吗?”
以前村里人卖果子都是打包价,所有的果子掺到一起卖,看到张十三的条件这么细致,本能的就有点抵抗。
张十三正了正神色说道:
“虽然我不指着这个挣钱但是肯定也不能亏本,那些还没蛋大的果子我运出去都不够油钱,您老总不能让我倒贴吧?”
万把块钱的运费而已,张十三倒不是贴不起。
不过他深知“斗米恩升米仇”的道理,所以如果不能按照正常的交易开做的话,他宁可不折腾这事。
“是我老头子太贪心了,放在往常都是喂鸟的货现在你能收走已经很不错了,你等着,我现在就去吆喝一声。”
其实冯村长说完之后就后悔了,谁家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哪有让好心帮忙的人吃亏的道理。
等张十三直言不讳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老爷子的神情更加窘迫了。
冯村长说完之后拔腿就往村部跑,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跟村民们分享这个好消息了。
没多久,村里的大喇叭里就传来了冯村长的吆喝声:
“喂喂,兄弟媳妇们,老少爷们们,家里有苹果树的现在来村部集合一下,我有事要宣布,好事儿!挣钱的好事!”
一遍不过瘾,老爷子紧接着又重复了一遍:
“兄弟媳妇们,老少爷们们,家里有苹果树的现在来村部集合一下,我有事要宣布”
金钱是最大的驱动力,没一会儿小广场上就已经聚集了很多人,远处还有更多男男女女陆续赶过来。
“老叔,有啥好事儿?咋还卖关子?”
“不会是那些脑袋被驴踢的家伙又想把苹果树砍了种梨树吧?”
“”
几个急性子的人簇拥着老村长探听消息,然而冯老爷子是什么人?类似的场面早就习惯了。
任由村民们在边上大呼小叫,老神在在的抽着旱烟,硬是一个字也没往外漏。
一直等人来的差不多了,冯村长才拍拍桌子吆喝了一声。
“安静,都别出声了,开会了。”
“狗愣子,就你长嘴了是吧?狗曰的,把我鞋拿回来!”
大部分人闻言都安静了下来,不过也有不听招呼的,老爷子脱下鞋便砸了过去,却被对方接了个正着。
“嘿嘿嘿嘿。”
被点名批评那个叫狗愣子的村民也不觉得尴尬,一扬手把冯老头的鞋子扔到桌子上,然后露出大黄牙笑个不停。
“事情是这样的,给咱村儿捐学校的张老板听说咱们村有苹果卖不出去,就帮着联系了一下北都的大商家,没想到还真联系成了,下面我说一下收货的价钱,想卖的来我这做个登记。”
老爷子打开张十三帮他写的那个标准表大声念道:
“一级果1块3一斤,标准是0以上果,九分红,无点无伤。”
“二级果5毛钱一斤,标准是70以上,分红,无碰无压。”
“果3毛钱一斤,五分红,不要烂果。”
冯老头念完之后,吐了一口痰。
“咳!啐!都听清楚没有?不达标的人家可不收。”
放在平时他可没有念稿子的习惯,乍一正规起来总感觉嗓子都紧巴巴的。
“二爷,你把老少爷们们叫过来是逗闷子的吗?按照这标准能有几个合格的?除非他全要否则我家可不卖他。”
说话的是刚刚被砸的狗愣,这小子是村里出了名的赖子,干什么事儿都喜欢耍点小聪明。
老爷子闻言把眼睛一瞪,骂道:
“小王羔子!人家又没求着收你的,你爱卖不卖。”
“来,有想卖的来我这登个记,只要能凑齐一车,北都那边就派车过来拉货。”
老爷子话音刚落,便有几个村民上前登记,急的狗愣子上窜下跳:
“六叔就你那二亩地还要卖?这点价还不够力气钱,搭理这个干啥?”
他的本意就是想鼓动大家团结起来提提价格,要是没人搭理他的话这招可就白费了。
“这些烂地里的货好不容易有人收,力气才值几个钱?”
被叫六叔的老汉根本懒得搭理他,签完了字之后才刺了狗愣子一句。
“就是就是,卖一分是一分,总比烂在地里强。”
有人带头,其他村民也纷纷上前登记名字,签完字之后还不忘损上一句。
到最后除了狗愣子之外,大部分人都很高兴的签了字。
就跟六叔说的似的,农家人的力气最不值钱,哪怕这些果子只能卖100块钱,好歹也比烂在地里强,起码够给家里的孩子们买一身过年的新衣服。
见到没人搭理自己,狗愣子也腆着脸上前签了名,完全无视了村民们鄙夷的目光,面子是什么东西他才不在意。
苹果的产量因树而已,不过有经验的人也能大体估算出来。
按照正常亩产四千斤来算,即便去掉一半儿的瑕疵果,那每亩也能产出一吨左右。
而整个六道沟的果园一共有五六百亩,起码也能收上四五百吨,已经足够爱团搞一波活动的了。
跟老爷子商量好拉货的日期,张十三留下1万块钱的定金便回了北都。
毕竟光有货源可不顶事,最重要的还是配送,吕子强已经被他抽调回来了,这一阵一直忙着成立配送公司的事情。
“团队组的怎么样了?”
“已经招了50多个人,都有驾驶证,现在都在郊区基地接受培训呢,按照计划三天之内就能上岗。”
虽说从一个管着一两千人的老总降格成为一个只管这50个人的小经理跨度有点太大。
但是吕子强却丝毫没有心理落差,反而有种跃跃欲试的劲头。
这一个来月,他和张世莲的感情日益升温,再加上两人年龄都不小了也没有了再折腾的劲头。
所以就在前几天双方父母已经定下了订婚的日子,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上半年就能完婚。
作为弟弟,姐姐出嫁张十三总要表示表示,于是便把新成立的配送公司的股份拆成了三份:
他自己独占51,张世莲29,吕子强20。
平时的管理都由吕子强负责,张十三只管在大方向上提提意见。
也就是说整个公司都由吕子强说了算,他不高兴才怪。
“这是我对配送公司的未来规划,你来看一下。”
“仓储式社区电商?什么意思?”
吕子强接过计划书之后却是一头雾水,这些字单个他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他就搞不懂了。
“很简单,就是字面儿的意思,等忙完苹果的事儿之后,你就可以琢磨着租几个仓库,然后在上开个超市,只要顾客下单之后,所有东西都由配送员送货上门。”
“这不就是狗头东吗?”
好歹也是半个络行业的从业者,吕子强只听了个梗概就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你知道狗头东?”
张十三却对吕子强有些刮目相看。
现在狗头东才刚刚起步,远远没有达到后世的规模,没想到自己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姐夫竟然还知道这些事情,看来这几天没少下功夫。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