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阵争先恐后的报名之后,康采恩顺利的得到了一部厚厚的登记本。
如此一来,他便可以和自己此行的目的交叉了,但是如果想要在福建路继续发展下去,另外一个布局都必须随之而打开。
因此王安美便有了一个新的任务,他却要离开泉州,前往福建路的另一座重要城市,福州。
在那里,他需要寻找闽学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海滨四先生的四位当代贤者。
荡然,这四个人如今的年龄都还不太大,但是随着他们在本时空的不断发扬,闽学随之而迅速光大起来。
直到一百多年之后的朱熹,将他们的各项理论及为一体,最终酿成了此后700年的理学黑暗时期。
当然这其中也有周敦颐和二程的功劳,但是,,刚才还是决定趁他们年轻的时候,改变他们对一些事情的看法,甚至他还准备动用一枚当代现存的核武器。
这枚核武器本身拥有不同凡响的能量,首先他讲学多年,手底下有一大堆徒弟,其次他博览古今,如果耍弄起辩论术来,几乎随手就能刷出十几条论据。最为厉害的是他的思考与理论都极其特殊,对于传统的儒家而言具有极强的颠覆性,某种程度上,可与明朝的李贽相媲美。
所以这个人的学术观点对于海滨四先生来说无疑具有极强的震撼,如果再加上康采恩,得后世学问打击,定然能够给他们带来不小的改观。
所以打听此人也成为了王安北的任务之一,不过这位叫做龙昌期的老先生,只是在十多年前讲学于福州,如今早就回到了老家当地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了解他的具体下落。
所以,王安北的这个任务是选做的。
然而有的时候,暂时困难的任务也会因为幸运女神的突然眷顾而变得简单异常。
王安北是这样,康采恩也不外如是。
在老王安倍之后,康采恩也准备启程返航,虽然他的首要目的地是杭州,虽然王安北注定会在他离开泉州的这段时间里,取得福州方面的显著进展,但他已经等不得王安北回来了,因为他要急着赶到西夏前线去。
就在差不多上个月的时候,皇帝下达了诏书,派遣了三四名中低级官员前往西夏前线的丰州地区,负责修建已经被西夏人摧毁的宁远寨。
如果能够赶得上这波潮流,康采恩和玉津园大学所培养出来的那一批土木学徒,就又有机会在大宋的土地上一展身手了,而这一次他们展示身手的酬劳,将会是大宋朝最为倚重的军功。
当然,此行也是极其危险的,西夏人绝对不会坐视中朝方面,修复好他们的桥头堡宁远寨。更为倒霉的是丰州地区地处宋朝,辽国西夏三国交界处,需要地方的远远不止是党项人那么简单。
要知道,李昭述之所以会向康采恩借调土木学徒,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朝廷上下如今已在疯传,契丹正在边境附近集结重兵,准备随时南下侵略宋朝。
如果在西线用兵的脆弱时刻遭到契丹从北面发起的进攻,那么宋朝的命数很有可能就此宣告终结。
其实就算不去考虑客观上的威胁光是主观上的震慑,就足够让宋朝人心惊胆战了,
40年前,萧绰那个老女人带着契丹兵南下的时候,便有王钦若等不止一名文臣向宋真宗建议迁都逃命。若非寇准一力坚持,恐怕如今大宋朝的国都早就已经在南方的某个小城里了,至于历史上的南宋之名,说不定就要从真宗时期开始算了。
所以这个时候的大众上下,最需要的就是心理安慰,而喜欢防守了他们,最容易得到安慰的方式,无疑是防守能力的增加。
李昭述这个家伙显然是非常了解此中三昧的,所以他才在得知玉津园大学的教学内容之后,主动找上门来索要那些土木学徒。
但这个老家伙都能想出这样的花招来,那么混迹在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就更加没有理由做不到这一点了李昭述能拿到手的,可是结结实实的政治声望和功劳,谁能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候耍出点手段来,谁就能被全天下的普罗大众和读书是只铭记下半辈子,所以在皇帝下达修建宁远寨那道诏令的同时,估计就有很多人已经盯上了玉津园大学了。
当然,这所建立在皇家园林当中的学校,并不是谁都能算计的,但这是重民轻君的宋朝,是个有分量的大臣,都敢在皇帝面前唾沫横飞。
而像吕夷简这样的一代奸臣,更是可以在不声不响之间达到他们的政治目标,甚至就连吐沫星子都不会浪费一个。
而这对于康采恩来说无疑就是被他们占了巨大的便宜,与其让这群政客们为他们的政绩增光添彩,还不如,把这些本来就属于自家的技能,全都用来给自家涂脂抹粉。
是的,康采恩并不认为这是什么丰功伟绩,虽然是为了国防安全着想,但这更多的接近于一场作秀,虽然终究要和西夏人交手,但很有可能不是在实力薄弱的丰州方向。
甚至他都不觉得这次修筑城寨的行动能够顺利的完成,皇帝虽然派出了足够的人手,甚至还派出了专门人员负责后勤的补给和相关物资的调运,但是,那个方位是在泰国偏远,而且远离丰州城这个重要支点,可谓是孤悬在外,极易遭到围攻。
而对当地附近战场形势的几何研究,竟然是凭借历史经验得来的,没有人在战场几何布局方面给皇帝一个靠谱的建议,最终皇帝认为以前能够守得住的地方肯定就有能够坚守的要素,所以皇帝拍板坚持要修筑宁远寨。
可是皇帝真正懂得前线局势吗?如果他们懂得当年的宋太祖,为什么会有高粱河之败?为什么会有为后世所嘲笑的平戎万全图?
知道什么是平戎万全图吗?一个比08年奥运会的表演阵仗还要阵容浩大的军阵!
当时的那些演员们甚至需要借助地面标记,才能记住自己的位置,而在形势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灵活的走位自然是撕扯敌人防线的重要手段,可皇帝的这幅阵图,竟然在见到敌人之前就把自己的士兵们变成了一只无法反击的乌龟。
这是一个多么荒谬的笑话啊!
所以丰州一带他是要去的,但不能把目标定为那里,更不能对外宣称出去,因此路过那里才是个最佳选择,而用何样的旅游路过那里,都是康采恩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好在这个问题并没有耽误他太久的时间,因为有一条极为重要的河流流经那附近,这就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老黄同志。
坐在前往杭州的船上,康采恩就已经将这期间的算计全都想了个清清楚楚,并准备在回到汴京之后立刻上书给皇帝,要求亲自前往西夏战场提供必要的支援!
如果走到那一步,这整件事情就会从他和皇帝的私下交换,从它可以放出的各种流言,变成朝廷的正式命令,也变成他的政治使命。
想到这里,康采恩的心中不禁沉重了几分,但是这种沉重的情绪并没有因为战场上可能存在的残酷而延续多久的时间,因为航行在半路上的船只竟然意外的得到了一条让人略感意外的消息。
王北京到了福州并开始打听海滨四先生以及那位龙昌期的下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所谓的海滨四先生并没有什么人知道,,凡是二哥报出他们的名字之后,有不少人都跳了起来,甚至还有个十几岁的青年,主动凑到了王安北面前,一副好奇的模样问道:“先生找我作甚?”
这个时候的康采恩似乎才记起来,北宋中期是一个思想相对空档的时期,因为旧有的主流观念已经被现实击碎,而新的观念还没有形成,所以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呈祥的思想,但如果非得说有的话,那恐怕也只有周敦颐了。
但周敦颐是个喜欢在道学上浪费时间的家伙。,这个大学并不是说儒学当中的道统之学,而是简简单单的道家学问。
换而言之,就连他这个唯一的存在,其实也并不能给大众思想的变革带来多么大的推动。
而除他之外的那些思想大家们,此时大都还在成长的阶段,北宋中后期爆发出来的百家争鸣,恐怕此时还没有进入到酝酿的阶段。
那个主动凑到王安北面前的十几岁青年,正是海滨四先生当中的郑穆,而根据此人的介绍,另外三个人的下落也不太好找陈烈,因为今年刚刚结束的科举考试而正在返程的路上,此时就算到了家中,估计也还没缓过劲儿来,毕竟福建距离边境实在太远,一路上的颠簸劳累总是会让人叫苦不迭。
而不幸的是,另外一位叫做陈襄的人此时应该正在汴京城中,准备明年即将到来的春为花而言之,这位仁兄竟然是苏颂的大同乡兼同年而他们,竟然就这样把对方给漏掉了。
好在其他三位与他们还算有缘。喜欢易经的周希孟,对客观世界的美充满了,兴趣同时他也很想知道,还有什么书是比一斤更能接受这个世界的某些规律的,其实他不知道易经这种东西即便在21世纪仍然有人研究,但它只不过是一些主观臆断,然后生搬硬套的东西罢了,距离真正的客观规律及其原理,还有很远的路要探索,甚至根本就是不相干的两种事。
不过这些东西都需要慷慨慢慢的告诉他儿,现在先把他忽悠上船再说,至于那位年轻的郑穆,充满了青年人对于时事的向往,甚至偶尔还会露出类似愤青的嘴脸,但康采恩非常欣赏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这趟回京的旅途上,说不定俩人便能够就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内容达成相当接近的看法。
至于那位刚刚回到故乡的陈烈,,走在上次进京赶考的时候,就已经领略到了玉津园大学当中的某些学问,
他虽然年轻但身子骨好像不太结实,所以这一次他就不再跟随康采恩等人一同进了,但他仍然表示将会在未来合适的时候进京拜访康定国,以便求取更加实用的学问这位仁兄也是最早注意到玉津园大学的那些农学手段,对于福建路重要意义的人才,某种程度上,福建路的富老乡绅之所以能够对玉津园略有所知,还主要是由于他们这群科举落第士子的宣传。
所以康采恩倒也不准备非得把他请到船上才行,另外在到达汴京之后这些人也会交给康定国去慢慢的熏陶,毕竟他此行要前往的是危险的西夏战场,带上这样的书呆子,万一有个闪失,恐怕会损坏他招徕人才的光辉形象。
至于隆昌区那位仁兄啊,不对他的年纪似乎已经不适合任兄这个称呼了,但不管怎么说,既然还与福州方面有所联系,那么恐怕只需要一封信,或者相关的传闻,就能把他忽悠到京城里去那个家伙的学问,实在太过与众不同,恐怕都在想着应该借助怎样的平台才能够广泛的传播出去。如果让他知道汴京城里有个叫做康定国的家伙正在四处招揽名师,那么他一定会欣然前往,说不定还会带上自己的一大帮弟子。
这样的话,康定国的玉津园大学可就要真的变得热闹了,他还正愁着那些相对熟悉的大学知识,不太适合交给那些十来岁的孩子呢,如果是长时间的生疏,难免就会造成以往,到时候恐怕就要对不起来求学的孩子了。但如果有这群灵顽不化的家伙,估计他就要忙碌一阵了,相关的观念和知识,恐怕也要在一遍一遍的灌输的同时,不断的加深在自己脑海当中的印象了。
但是他们竞争的时间,恐怕要等到年中左右了,但康采恩很快就发现康定国其实并不缺少优秀的学生,因为杭州城的那些供应商们,已经帮他找到了沈括兄弟。
在利益的推动之下,有些事情进展的就是那么顺利。王安北的任务完成得顺遂,就连他康采恩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