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二章专治不服

    江东粮价暴涨,起因还在于秦宜。

    去年秦宜出台税收法规,十亩地以下不征税,十亩地以上者按照梯级征税,土地越多者缴纳的税负越多,显然不利于土地多的大户人家。

    淮南一地,因为袁术折腾的厉害,豪强、世家衰败,贫民多数都成为流民,大多被扬州牧秦宜招募为屯田兵,尤其是靠近淮河两岸,其所有土地归属屯田兵,征税这一政策在淮南地区影响不大。

    但是,江东原本属于孙策地盘,而孙策更侧重于依靠世家豪强,秦宜的统治与孙策截然相反,土地政策不利于大家族,自然有抵触情绪。

    有没有串通暂时不知道,源头从吴郡开始,其实这已经说明了问题。

    秦宜没有均田的想法,也不会干预土地自由买卖。但秦宜知道人的贪婪无止境,豪强、世家凭借自己雄厚资本,贪婪周边那些小户人家土地,甚至不择手段。

    好,你希望手里的土地越多越好,我就让土地多的人多交税负来遏制这种贪婪。

    相对来说,秦宜所采取的的策略还算温柔,只希望土地兼并别太过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秦宜想限制人家世家大户掠取土地,人家却以为特意针对他们而来,心里自然产生不满情绪。这其中不乏激进人士,想方设法给秦宜捣乱。

    既然捣乱,必然选择时机,春季青黄不接之时,肯定是最佳机会。

    凡事就怕有挑头的,有一家就有两家,跟风者一拥而上,粮食涨价形成趋势,大家族控制的粮栈都开始囤货,粮食自然水涨船高。

    诸葛孔明知道事情不小,赶紧与陈群、袁焕等人来找秦宜商议对策。

    弄清楚了大概情况,秦宜冷笑不已。或许秦宜在采取这种政策的时候,大概预料到会发生类似事件,毕竟后世金融发达,秦宜耳朵里知道的比众人多。比如49年,沪上不也发生类似的事情吗?

    秦宜对众人说:“诸位,稍安勿躁,首先要肯定,扬州政策没有问题,一些人贪婪无度,认为扬州策略阻碍了他们兼并土地的企图,采取与州府对抗在所难免。某些不法商贩采取囤货手段,推高粮价,搅乱市场秩序,借机从中牟取暴利,估计州府暂时没有相关法律制裁。哼哼,没有法律制裁他们,本州也不会让他们好受,看看到最后怎么收场。“

    诸葛孔明担心秦宜蛮干,弄出事端,劝道:“也不是没有办法制裁,可以先让各郡官方警告一下,视其态度再做决断。”

    秦宜摇摇头,否决了孔明建议,跟我玩他们还差得远:“不必如此麻烦,我用市场手段解决,各郡只需维持好治安即可。不就是粮食嘛,看他们能囤积多少粮食。”

    秦宜简单介绍一番具体措施,令孔明等人大喜,分头去安排。

    江东各郡粮价还在上涨,在纷乱的闹市中,不知不觉间各城都有新的粮栈开业,粮食价格始终要比其他粮栈低百分之十,这在一片涨价声中很吸引一些市民眼球,纷纷前来购买粮食。

    但是,很快情况变了,购买粮食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人购买的数量,超出一般家庭食用数量,致使新开粮栈断货,提早关门。

    有一点很奇怪,那些当天断货的粮栈,在第二天最多第三天又开门卖粮了。

    开门卖粮、断货,继续开门,周而复始,这些粮栈很顽强,似乎粮食供应源源不断。至于其他粮栈,几乎成了旁观者,少有人问津。

    这些粮栈门前很热闹,人头攒动,衙门担心出事,每天必会派出人维持秩序,防止发生意外。

    其实,不难发现有些异常,购买粮食的人,有些确实属于家里需要,而有些人则不属于这一类,他们的目的不过是想买空这里的粮食。只要这里的粮栈断粮,其他粮栈立刻抬升价格,一段时间来,几乎成为规律。

    令人不解的是,其他粮栈买粮食显然目的不纯,就连旁观者都能看出门到,难道卖粮者没有察觉吗?诡异的是,卖粮的粮栈似乎不闻不问,只管卖粮。

    还有另一个疑问,这些粮栈的粮食从哪里运来的,为何源源不断供给?江南水道纵横,大小船舶穿行其间,根本无法查出来自何方。

    这种一买一卖的游戏终归要有结束的时日,买家再有钱,也有花完的那一天,不可能永无枯竭。不知从那一天开始,人们注意到买粮食的人逐渐减少,有逐日递减的趋势。

    毫无疑问,城内其他粮栈不再收购粮食了。是因为粮库满了,还是因为资金断裂,外人无从得知。反正他们不再收购粮食。

    大概卖家也发现这一迹象,所做出的的反应大出所有人意料之外,粮栈宣布粮食降价,牌子一翻,降价一成!

    这就奇怪了,又没有人跟你抢,降价何必这样猛?

    这一招特别好使,本来不再购买粮食的其他粮栈似乎害怕粮食跌价,又回来购买粮食,也希望带动城内居民抢购风。可惜,大多数人成为看热闹的旁观者,除非家里断炊而不得不买米。

    一家卖粮,数家买粮,场面很热闹,却很荒唐。这哪里是买卖粮食,而是一场较量。一天搬走多少粮食,谁也不知道,反正是买买买和卖卖卖,一直到日落关门。

    衙门似乎也意识到已经是白热化了,派出衙役日夜监视,生怕闹出大事。

    到了第二天开门,众人一看,又降价了,粮价在昨日降价一成的基础上,继续降价一成。买粮食的其他粮栈似乎到了强弩之末,即便是降价,来抢购的人数明显减少。

    这场较量持续了近一个月时间,终于以本地粮栈资金链断裂而结束,各郡粮价逐渐回落到往年正常价位,市场重归平静。

    至于其他粮栈所购买的粮食,无疑被套在高位。

    毫无疑问,扬州牧秦宜出手了,他让刘通派人在各郡开设粮栈,屯田兵负责运输粮食,与江东大户打一场粮食价格争夺战。

    呵呵,世家豪强即便再有钱,与一州之牧斗,大概还差的多。

    此役,秦宜掏空了世家豪强的家底,粮食倒是存了不少,想出手就必须赔本卖。那些新开的粮栈相当于公家买卖,由他们在,粮价被官府牢牢控制,维持在低价位上。

    囤积粮食不过是为了低买高卖赚取差价,现在高位买进来,除非割肉卖出,否则,就只能抱在手里。

    这些世家豪强真的伤筋动骨了,从此一蹶不振。

    若只是动用自家钱还好说,怕就怕举债收购,那才要了命。

    哼哼,秦宜专治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