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的大号叫蒋海潮,1953年生人。 “大将”是打他上小学时,就有的外号。</p>
人们起外号,可并不是随便挑个词儿,捡起来就叫,其实外号也有“学问”。而这种学问的内涵就在于这外号到底怎么来的,是否贴切巧妙。通常,给人起外号不外乎下面几种情况。</p>
一是外号能反映人的生理特征。比如长得胖的,外号兴许叫“老肥’、“八戒”。长得瘦的,外号没准就叫“瘦猴儿”、“杆儿狼”。</p>
二是根据人的姓名谐音起外号。比如名字里有“辉”字儿的,备不住,外号就叫“灰狼”、“灰兔子”。姓蔡的,保不齐叫“菜团子”、“菜包子”。要是姓詹,八成就有人会叫他“沾毛儿”。</p>
三是发生在某人身上的故事啦,“典故”啦什么的,落下的外号。例如有人因为衣着特色,被取名叫“红围脖”、“大补丁”、“千层褶”的,也有人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被叫做“公子”、“二局长”、“大烧饼”的。</p>
当然,还有的外号,是把上面几种情形都给结合到—起的。但既然是外号嘛,往往都带着戏谑的意味,一般而言,都不怎么好听。</p>
蒋海潮最开始的外号也并不怎么光彩,上小学的第一天,他被班里一个挺淘气的孩子起名叫做“蒋光头”。</p>
这个外号含义不言而喻,其反动特性在当时的年代里简直比臭大粪还臭。于是蒋海潮在第一次听到这个孩子这么叫他的时候,就用拳头封了这小子的嘴。</p>
过去的学校里,无论小学中学,男生里始终存在一种辈份,大约是以“大王”、“二王”之序列依次论之,这是靠身体条件和尚武精神决定的一种权力排名。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京城,滨城乃至全国各地同样如此。</p>
因此自捍卫名誉第一次挥拳之后,蒋海潮便一发不可收拾,遭遇大战小战无数,几乎打遍了全校。他把所有班级、年级的“大王”打得鼻青眼肿。而在其间的过程里,他也被他们打得鼻青眼肿。</p>
不过到了最后,他还是成了公认的全校“大王”,也就再没人敢叫他“蒋光头”了。而自此,同样取自姓氏谐音,却显得威风凛凛的另一个名号——“大将”,倒是传开了。</p>
我国有句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固然,这等同于“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话,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并不正确,但反过来说,有的时候也的确很灵验。</p>
应该说,蒋海潮就是这样的例子。他之所以在小学就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且在今后能一步步成为西北岸“海碰子”中公认的“第一条好汉”,无论是从基因遗传的角度来说,还是从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来讲,都与他的家庭紧密相关。</p>
蒋海潮的家族是祖辈生长在滨城海岸的渔民,他们老蒋家靠“碰海”吃饭的历史,恐怕得追溯到数百年前了。</p>
因此历代老蒋家的人不但对西北岸的海况了如指掌,拥有独家的“碰海”诀窍,也被锋利的礁石和湍急冰冷的海流子锻造出了坚实的体魄和彪悍的性情。与大海的紧密相连以及威武雄壮的因子,早已深深溶入了所以蒋家人的血脉之中。</p>
蒋海潮的父亲蒋启盛,长得方头大脸,虎背熊腰,一米八几的大个儿,立在那儿像个小影壁,个头和黑脸在人堆里十分显眼。</p>
他是个碰海多面手,别人是在水下“拿货”专一不分心,他在水下是有什么划拉什么,海参、鲍鱼、海螺、扇贝、海胆、蟹子统统都装入囊中,还屡有手掰鲍鱼、手抓马面鲀鱼、一刀捅死“黄鱼棒子”的奇迹发生。</p>
特别他年轻的时候,偶然在海边救了一个来闯关东的“白猿通臂拳”武师,还因此蒙传绝技,学了一身的真功夫。</p>
所以借着入海和拳脚上的双料本事,他也就在“海碰子”中更负盛名,成了和“老刀鱼”同属一代“海碰子”中的佼佼者,人送外号“黑石礁”。</p>
在现代社会,美国人的超级英雄电影里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蒋启盛就是这句话的充分证明。</p>
他这个人性情豪爽,极愿意打抱不平,为朋友两肋插刀。只要他认为不公平,面对多横的人、多大的势力也要插手相助。</p>
旧社会的时候,为渔船主当短工的时候,他为了大伙儿的利益就屡次和雇主打起来,好几次都把那些家伙扔海里。后来他在码头也当过工人,打得工头满地找牙,叫来的十几个帮手都被揍趴下了。他还在城里打过欺负小贩的巡警,打得五六个巡警恨不能长八条腿逃跑。</p>
按说这是蒋启盛的丰功伟绩,属于反抗旧社会的压迫。可不幸的是他这人性情太直白了,永远性如烈火,眼里不揉沙子,到了新社会,为了大伙儿他也打。</p>
因为不让禁止私自“碰海”的事,他和大队书记打,因为“出渔”计算工分的事,他和水产公司领导打。</p>
结果却是一败涂地,甚至在渔村里被村里的领导们挤兑得都待不下去了,最后只能进城在一个“起重社”(过去的称谓,即现在的物流公司。由于过去汽车还不多。几乎所有零散的货物,都要靠三轮车运输,所以当年才会有这种以三轮拉货为主业的经营载体)里蹬车拉货,变成了一个靠蹬三轮车吃饭的“苦大累”。</p>
于是从此,蒋海潮全家也就不得不远离了大海,在城里两间密不透风的小房子里重新安家落户了。</p>
可即使这样,父亲在蒋海潮里的眼中永远无人可比的偶像。他每天最爱干的事儿,就是放学后去“起重社”和父亲一起下班回家。</p>
因为只要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儿,他的父亲就会立刻瞪起眼,象发现不要钱的货物似的,拨开看热闹的人就往里钻。</p>
一旦问明情由,当场就会主持公道,挥拳动脚地打起来。这种时候,由于有他的出手帮助,弱小者便会得到保护,正义也得到了伸张。</p>
而蒋海潮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为父亲自豪的同时,也会恪尽职守,按母亲交代的话,把父亲的饭盒子好好拿着。因为刚进城的时候,每当父亲一管闲事,昏天黑地打完之后,饭盒子往往便会无影无踪了。</p>
就这样,带着对父亲无比的仰视和崇敬。蒋海潮始终如一跟着父亲学潜水,练拳脚,并且从他父亲“黑石礁”的身上,也继承下来了一些侠肝义胆。</p>
所以尽管他不爱学习,成了著名的打架大王,也时不时弄点儿恶作剧,但他跟着父亲有样学样,从小到大,却从没走过邪道儿。</p>
而且还有—样儿,在学校里,每次捅了什么娄子,老师追责,他往往都会大包大揽,自己擎着,护着别的同学。这便使他在同学中,产生了一些真正威望。</p>
所以很快,即使完全脱离打架无敌的威名,他也是人人皆服气,货真价实的“孩子头儿”。像班里有点什么事,班长都不敢决定。怎么干得先去问他,他批准之后,才让别的同学去干。</p>
为此,他简直成了老师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因为只要有他在,班级干部便都成了摆设,再也没办法无条件地贯彻老师的命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