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

    周围的人们见我父亲一开口,才知道是说鼓词的。有几个好事者走上前来问道:“说书的,你会说什么书?”“你想听什么书?”我父亲问,想听文来想听武,想听奸来想听忠,想听文哩包公案,想听武哩杨家兵,半文半武张廷秀,一哭到底闹红灯------”

    父亲用说唱的方法回答那些人的问题。这时,其中有一个略懂一点的人跟大伙说:“咱们让他来一段热闹的:瓦岗寨。你们看怎么样?”众人一听,随声附和道:“好,好,好!”

    我父亲一听,点了点头说:“既然大家都喜欢热闹的,那么咱们就来一段:‘砸木笼劫案’”。

    读者朋友知道这是一段什么故事?同样是隋唐英雄演义的其中一段:只因罗成的父亲罗艺被人陷害,绑缚法场就刑,那瓦岗英雄得信后欲劫法场一段。

    不管正史上是否有这段历史,但是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听起来也颇扣人心弦,惊心动魄。期间巧合夸张之处,以及悲欢离合,诙谐幽默,也颇能引人入胜。

    只听我父亲清了清嗓子,挽一挽袖子,拿起鼓槌,照着那鼓敲了三下,先来了一段道白:话说八爷罗成扳鞍认蹬上了能行战马,照着那马‘啪啪’三鞭,马撞钢球,叽哩杭浪,山东城下书去也。“

    接着,父亲又开始唱起来:“好一个八爷叫罗成,扳鞍认蹬上能行,罗八爷上了能行马,山东下书走一程。要知那马走多快,要知那马走多凶,前蹄子扒,后蹄子蹬,后蹄子还在瓦岗地,前蹄子已到了山东城。我有心让它慢慢走,同志们不是等着听,中间删了个大窟窿------”

    我父亲刚刚说到热闹处,只见人群之中乱了起来。原来,那边路肩上的壮汉看见人都往我父亲这边来了,不由得怒从心头起,顺手抓了一个半截砖头,趔趄着膀子,大步流星向这边奔来。周围的人们一见这阵势,都一哄而散了。

    却说那人来到我父亲跟前,也不搭话,只把他的鼓架用力一推。那鼓架本来是用做扫帚的细竹子简单做成,很不牢固。经他这么一推,“哗啦”一声便连鼓一起倒在地上。

    偏偏那条路呈下坡趋势,而那鼓也是圆形的,刚好直立起来,带着一股巧劲向下直滚而去,直到掉进路边的一个小坑窝才停下来,倒在地上。我母亲见此情景,就跟着那鼓追了过去。

    再说那人推倒鼓架,走上前来,用一只手揪住我父亲的领口,另一只手抬起来就要砸我父亲。

    “咋,你想干啥里?”我父亲在情急之下说出了家乡话。那人正欲动手,忽听我父亲说出家乡话来,那只手也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脸上也由阴转晴,既而笑道:“听你说话口音,我们是老乡呢。”

    父亲见那人变了脸色,刚才咚咚直跳的心也平静了下来,又听那人说是老乡,就问他道:“你是什么地方人?”“河南。”那人说。

    我和我们娃他妈也是河南的。”父亲说完,用手指了指已经抱着鼓走过来的母亲。“你们是河南哪里的?”“南阳。”父亲又说。

    “南阳哪里的?”“新野。”“新野哪里的?”那人越听越高兴,忍不住继续追问。“xx”我父亲说。

    “哎呀,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呀。我也是新野的,但属xx乡,早知如此,我刚才何苦------”那人说着,不仅跌足懊悔起来。

    “我们也不妨是那么近的老乡,知道的话,也不会趁你的行。现在倒好了,人都走完了,我们谁也没赚到钱。”我父亲说。

    “没事。指当我们多个路伴,又交个朋友。”然后那人又问我父亲为什么来到这武昌南站。

    我父亲一听就问他道:“老乡,你说这里是哪里?”“武昌南站。”

    “离武昌站有多远?”“十几,一二十里地。”“哎,我们刚下车时还以为坐错了地方呢。”

    然后我父亲又向那位老乡讲了我如何跑去了江西,他们又在没带多少钱的情况下又如何来找我,以及如何在襄樊没有车费被一个好心的老人帮忙等事说了一遍。

    那人说:“既然你们这么难,不如跟着我,咱们干几场,看能不能帮你们弄点车费。”“我们怎么跟着你干?”父亲问。

    那人说:“你不是会说书吗?咱们可以再找一块空地,咱俩合伙演出。我玩一套杂耍,你说一段书,你看咋样?”我父亲一听,高兴地说:“好,好,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