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46、结局篇(6)

    登基大典这一日,还出了另一桩事:已经迁居建章宫一段日子的太上皇突然亲笔写下罪己诏,让人送来给帝后。

    罪己诏上详细说了他当年是如何因为猜忌幽禁了孝洁皇后,又是如何为了长生药将她送出去,最后等东窗事发,又把孝洁皇后推出来做替罪羊。

    罪己诏一出,本就对太上皇大失所望的臣民更是彻底寒了心。

    没人知道,他在建章宫内被蛊折磨得生不如死,生气的时候想杀光所有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浑身每一个毛孔都透着恐惧,害怕装在沈岚壳子里的那只厉鬼来找他报仇,愧疚的时候,恨不能时光倒流,将这一切过错全部抹平。

    ——

    新帝登基,一般都会进行一些恩赦。

    傅凉枭也不例外。

    大赦天下倒是没有,因为考虑到监狱里很多作奸犯科的囚徒是民间毒瘤,一旦贸然放出来,会给百姓带来危害。

    所以关于历任新帝登基都会大赦天下这一条,在傅凉枭这里就没通过,他只是下令酌情给监狱里的犯人减刑,无期变有期,有期减量。

    至于外面。

    先是加设恩科考试,再让庶常馆提前散馆。

    也就意味着张老头和丁文志所在的庶常馆三年一考核会提前。

    跟这二人一届的庶吉士们听说以后,纷纷高兴坏了,越发的用功读书。

    这段日子的庶常馆,那种紧张状态就跟后世高考前差不多,每个人都在为前程拼搏。

    提前散馆是因为新帝登基,所以他们捞了个大便宜,不用苦等三年,只要这次把握得好,就能升级,正式成为翰林院里拿俸银禄米的在编官员。

    入了翰林院,便可以开始熬资历了,只要做事谨慎不出差错,混个几十年入内阁不成问题。

    而把握不好的,就得被外放出去小地方做官,要想从县一级的地方官熬到京城里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可见,留在京城是每个庶吉士人生的重要转机,多少人想要争取这个机会可想而知。

    ——

    接下来,册封皇贵妃为皇太后,封号端懿,而庄敏皇太后则直接升为太皇太后。

    得知太上皇以罪己诏自爆当年的黑历史,太皇太后气得食不下咽,已经不想再插手宫里的任何事,每日里吃斋念佛,指望着能在佛祖跟前为儿子多多赎清些罪孽。

    再之后,为秋家平反,恢复定国公爵位,只不过,爵位是直接传给世孙秋敏凡,入朝参政。

    秋老爷子基本就是闲赋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待遇,他老人家乐得自在,反正只要当上皇帝的是他外孙,谁继承国公之位都不打紧。

    圣旨下达,秋家没多久又迁居回了京城。

    作为补偿,新帝赏赐了不少金银。

    一时之间,巴结讨好的人络绎不绝。

    而万景园被御封为皇家宫苑,作为国丈府的杜家,直接被送上了热门话题,甚至有人厚颜上门找杜程松讨教经验,问他老人家是咋培养皇后的。

    杜程松一听,顿时吹胡子瞪眼,“教给你你还不得唆使你女儿去祸害我外孙?去去去,哪凉快哪待着去!”

    众人:“……”

    ——

    皇后杜晓瑜搬进了翊坤宫。

    翊坤宫建在子午线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宫。

    之前给许皇后住的承乾宫和永和宫,都不在中轴线。

    翊坤宫虽然被烧过,但早几年已经翻修好,日日有人打扫,再加上傅凉枭登基以后有让人重新装潢,如今完全看不到被烧过的痕迹,入目一片富丽堂皇。

    为了投她所好,傅凉枭还在御花园里专门弄了一处药园,之前的东宫药园虽然没封,但因为不住那个地方了,总不能老往那边跑,只是安排几个人看顾着,其余人全都来御花园这边的药园里帮忙。

    杜晓瑜想起张老头的妻子来,招入东宫的这批人里,数她手脚最为勤快,平时话不多,吃完饭就认真干活。

    杜晓瑜从未正式见过她们。

    某日趁着得闲,让那帮管药园的妇人来觐见。

    出身乡野的妇人们没见过什么世面,怕一不小心说错了话惹得皇后娘娘大怒,一个个净顾着低头惶恐了。

    杜晓瑜也不勉强她们,只是说了些勉力的话,每个人给了些赏赐,最后屏退其他人,单独把李婆子留下来。

    李婆子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儿,等那些人出去以后,她就止不住地颤抖。

    杜晓瑜和善地笑笑,说:“你不必惊慌,本宫单独见你,是因为听皇上说起过,你的夫君在庶常馆做庶吉士。”

    李婆子目瞪口呆,“皇……皇上在娘娘面前提起过民妇的夫君?”

    杜晓瑜笑着点点头。

    李婆子惊得说不出话。

    杜晓瑜又说:“庶常馆要散馆考试了,这次考核之后,不管能不能留在京城,张夫人都不适合再待在宫里做事。”

    这个李婆子知道,前几日她家老头子刚跟她商量过,问她能不能找个机会把宫里的事情给辞了,因为散馆以后,连他都不确定自己到底是去是留,万一考瘸了,要去地方上任职,她这边又拖拉着,耽误事儿。

    李婆子正琢磨着怎么跟管事嬷嬷开这个口,没成想刚打瞌睡,皇后娘娘就贴心地送来了枕头。

    李婆子受宠若惊,跪在地上给杜晓瑜磕了好几个响头。

    杜晓瑜让宫女去把她搀扶起来,又以她做事踏实勤快为由,赏了二百两银子。

    李婆子感激得涕零泪下,收拾东西回去以后,一个劲地在她家老头跟前夸皇后娘娘的好,还说日后他要是做了官,一定要做个好官,好好报效朝廷,报答皇后娘娘。

    张老头也没想到自家老妻会有这等好运气,愣愣地直点头。

    ——

    庶常馆的散馆考试在三月份。

    成绩下来以后,张老头和丁文志被正式选入翰林院,做了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负责史书纂修,给皇帝讲经。

    虽然是翰林院的底层官,却也是与皇帝接触机会较多的一个职位。

    傅凉枭登基以后,改年号为晋元。

    某天,批阅完奏折闲来无事,傅凉枭让李忠去翰林院传一位侍读来讲经。

    李忠去的时候,翰林院一众人你推我搡,全都不敢冒头,因为晓得这位新帝脾气不好,怕自己一个不小心惹得龙颜大怒,所以一个个缩着脖子装鸵鸟。

    不管在什么地方,欺负打压新人的现象永远存在,翰林院也不例外,别看这里头都是文人,暗藏心思的还是不少。

    张老头和丁文志是这一届散馆考核选进来的新人,翰林院其他人跟他们俩不熟,看着老的不好欺负,就欺负小的。

    于是有好几个把丁文志推出来,让他去给晋元帝讲经。

    这事儿掌院学士不知情,他在正厅里招待太监总管李忠。

    等见到那边带过来的人是丁文志,掌院学士愣了一下,当着李公公的面,又不好说什么,只是勉励他好好讲,还说这是新帝登基以来头一回传翰林院的人去讲经,要是讲的好了,龙心大悦,对他只有好处没坏处。

    丁文志知道晋元帝就是杜晓瑜的夫君,他之前一直想拜访没拜访上的楚王,心里虽然有些忐忑,但还算镇定,跟着李公公去了乾清宫。

    傅凉枭一手撑着侧脸,一手捧着本书,书页翻开,挡了大半张脸。

    丁文志进去以后,没敢抬头看天子,直接在地上跪了。

    傅凉枭姿势都没换,让他平身,语气虽轻,却透着常年的积威,让人光是听听声音就不敢在他跟前放肆。

    等丁文志起来以后,傅凉枭让他讲《春秋》。

    四书五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通常皇帝会传翰林院的侍读来讲经,就是想从这些进士嘴里听到不同角度的理解,继而选其精华进行融会贯通,上升到国政上去。

    丁文志应了声是,然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解给晋元帝讲《春秋》。

    傅凉枭一直保持着看书的姿势,丁文志又是躬身站在一旁,全程没看到晋元帝的脸。

    等他讲完,发现晋元帝陷入了沉默。

    他抬了抬眼,看不到晋元帝是什么表情,心里顿时忐忑起来。

    “讲完了?”半晌,傅凉枭问。

    “讲完了。”丁文志回答。

    “讲得不错。”傅凉枭合上书页,将线装书放在御案上,抬眼看他,“若是朕没记错,你是去年的新科进士吧?”

    丁文志低着脑袋,说:“是,微臣去年才刚考中的进士,被馆选入庶常馆,今年承蒙皇上开恩,提前散馆,前不久因为考核成绩过关,才入的翰林院。”

    傅凉枭眼底有几分兴味,“才入的翰林院,怎么就做起侍读来了?”

    丁文志顿时跪在地上,因为紧张,出了一手心的汗。

    翰林官也是有品级的,像丁文志这种刚进去的正七品底层官,平日里只负责修修年代久远的那些史书,给皇帝讲经是正六品侍读的职责所在。

    暗暗组织了一下语言,丁文志道:“负责给皇上讲经的那位侍读身子不适,临时让微臣来顶上,所以……”

    他没敢说自己是被那帮人给坑了。

    “起来吧!”傅凉枭抬了抬手。

    听出皇上没有责怪的意思,丁文志暗暗捏了把冷汗,起身的时候不经意瞟到晋元帝的容貌,一时之间愣在了当场。

    ------题外话------

    明天再交代一下花珀的寓意和零零碎碎的情节,文文差不多就完结了,如果还有什么地方遗漏,亲们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来,衣衣好及时补上^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