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四章 有喜

    因为**的隐忧解除,张春和丽质以轻松的心态到了武汉。

    第一个五年计划,因为辖区剧增,所以已经无法考核了。只能说超额完成。曾思敏,伍豪制定了详细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第一件事就是黄河改线和黄河调水工程。黄河改回古道,放在地面,可以拿掉悬在老百姓头上的一把剑。而保留黄河在山东的河道,作为引水灌溉渠,也解决了山东河北的灌溉问题。

    第二件事就是交通系统建设,连云港、青岛港、威海港、烟台港的连接线被定位了重点。其次是连接远东铁路和远东铁路的改扩建。至于城镇交通系统是必须要完成的。

    结合交通系统建设的就是农林牧渔的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镇规划。

    再就是白银、银川、包头、攀枝花、连云市五个工业区的建设。

    新建徐州、济南、太原、库伦、西宁、兰州、重庆、南昌、长沙、赣州、合肥大学的一个庞大的教育系统的规划。因为这个系统太花钱了,财政一时拿不出钱来。而新民教育基金因为拥有太多专利和工厂的股权,所以膨胀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政府决定财政只是每年拿百分之三的预算交给教育厅。剩下的就是新民教育基金会的事了。

    因为这个基金太庞大,张春决定把它从新民大学脱离出来,专门成立了新民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请张若茗代会长。所有的职员从新民大学经济方面的研究生中招聘。

    为了避免和政府职能重复,新民教育基金只根据各学院提交的研究项目、图书馆、学生营养补贴等项目申请进行审批资金。其实算一个风险投资基金,需要获取专利或者股权等作为投资回报。以保证基金不至于枯竭。

    基金会还组建了项目评审委员会。主要是根据学院提交的项目聘请专家进行评审,在这个项目还没有结束之前,临时的专家享受临时津贴,被评为终身专家的享受终身津贴。

    基金会与新民科学基金会合并到了一起,只是单独建立账目而已。新民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基本上都是终身专家组成。

    学院和政府一样,教授们在学院担任公职最多只到五十五岁,之后就回到研究所搞研究。而实际上。除了几位老校长,很多到了五十岁就不愿意干了。如果不是规定公职人员一定要干五年。才能退下来,这些研究狂们没人愿意在校长教导主任位置上待。

    武汉,老总督府的前的广场绿地上,张春把丽质抱了起来。狠狠地亲了一口。因为丽质的肚子总算有动静了。

    武汉利济医院就在总督府傍边,以前的江汉大学园区里。张秀亲自为丽质做的检查,又请顾文宽来诊了脉,才确定丽质有了身孕。

    其实张春和丽质最先察觉,因为丽质的身体变化在怀孕后变化十分明显。

    告诫顾文宽两口子不要声张,两口子才慢慢悠悠地带着水玲出来,但是走到稍微有点隐蔽的地方,张春还是忍不住把丽质抱了起来。

    水玲好奇地看着两个人,因为这可不是张春和丽质的作风。两个人从来都是安安静静。随时保持着对外面的警惕,理智得不可理喻,但是现在是完全放开了。

    “好羞呢。”水玲朝两个人羞着脸。

    张春把丽质放下来。在水玲的头上敲了一下:“告诉你。不准乱说,你阿姨有小宝宝了,懂了吗?”

    水玲看了看丽质的肚子,皱了皱小鼻子:“看起来不像啊。这就有小宝宝了。”

    张春和丽质一脸黑线。这可是两个人盼了几十年,丽质都快四十岁了才有了动静。

    张春笑着说:“你不懂啦,大了就懂了。不准跟别人说啊。”

    不过两个人刚到政府礼堂。就遇到刘清了,刘清低声对两个人说:“恭喜恭喜啊。以后不准乱跑。我看你们还是找个地方修养一段时间。”

    好吧,刘清是老卫生厅厅长,是卫生基金的董事,瞒住她是好像有点困难。刘清是看见从来不到医院的张春和丽质到了张秀的门诊,才问的张秀。

    没料到宋庆龄见到了也说了同样的话。

    张春就问:“这个,你怎么知道的?”张春比宋庆龄大三岁,丽质也只比宋庆龄小一岁多。所以张春急了的时候就没那么客气。

    宋庆龄笑着说:“别急别急,刘清告诉我的啊。我只跟蔡先生说了,谁都没说。我跟蔡先生说了,要保密。”

    宋庆龄确实只跟蔡元培说了。但是蔡元培和梁启超说了。梁启超一想,还有一个人必须要告诉,那就是顾明,要知道算元老,没人比得上顾明啊。其实想瞒顾明是不可能的,顾文宽两口子和顾明两口子就住在隔壁。

    不过蔡元培告诉梁启超的时候,可没叮嘱保密。顾明正和吴佩孚下棋呢,吴佩孚哪里是顾明的对手,被顾明杀得满头大汗。梁启超见面就说:“哈哈,那两个不下蛋的小鸡仔终于下崽了。”

    其实大家这么多年见张春和丽质没动静,一般都不提这事。但是只有一个人见面就催,那就是梁启超。

    顾明是个嘴巴严的。但是吴佩孚可不是。

    走进会场,几百人,见面都跟张春和丽质道喜。吴佩孚还上来拍了一下肩膀:“老树总算开花了。”

    张春是哭笑不得,只得一一拱手。丽质第一次躲到了张春的身后。

    毛石山不得不走到主席台上:“这个大家还是不要到外面讲,张为民和张媛同志今后两年不安排工作。要去哪里必须向党组织汇报,经过党组织批准。不能像以前一样打声招呼就走了。这是组织决定,张为民和张媛同志有意见保留。”

    大家又是一阵笑。

    1934年的党代会是最轻松的一次会议。

    会议一开完,张春夫妇就被命令回新民。

    新民原本住了一些人,但是都因为一些原因又搬走了。

    宋庆龄事务繁多,加上宋子文时不时来看望二姐,新民秘密太多,宋庆龄嫌麻烦,搬到了武汉。刘清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蒋方震去了济南,几个女儿都在新民大学读书,自己有宿舍。林长民回武汉后,梁启超也搬到了武汉,没有办法,梁思成只要回来准回林徽因娘家,快把这个老爸给忘了。

    梁启超说如果不去,孙子都没得抱。

    所以新民又空荡荡的,只有一些学生在那里搞环境和微生物研究。

    张春这次回来,大概两年时间不准动。所以陈庆同把小女儿陈子美派了过来,当年的小姑娘已经变成了22岁的少女,她学的是通讯技术,过来负责通讯处。

    朱小芳一直在外联部主持接待工作,她和当年经常欺负的那个小伙伴结婚了,不过爱人在第三军第八师当一个团长,在山东。有了一个十二岁的女儿,在京山小学读书,因为她公公婆婆都在。所以朱小芳过来给张春当接待处处长。

    一年多没有回来,这里居然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稻香园,很普通,军方的解释是为了保密。

    稻香园的房屋还是原来的四合院的样子不过内部做了一些改造。

    主要是增加了通讯设施。宋庆龄住的院子里,现在住进了军部的参谋处和通讯处。

    张春住的院子是朱小芳的接待处。

    另外一边的院子是警卫处。三个院子新建了长廊相连。

    山上的无线电和雷达站都取消了。通讯处同时在使用光缆和电缆两种方式。他们已经能够用光缆进行文稿和照片的远程传递。不过单次最远只能到沙洋。还是因为信号衰减问题,他们采用了中间增加信号复原和增强装置,能够通过几次中转进行远程传送。电缆也可以进行文稿和照片的数据传递。速度比光缆快,距离远,只是信息容量大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