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过来的前两个月,杨秋一直是在迷茫未来和填饱肚子之间渡过的,满脑子浑浑噩噩的,根本无暇他顾。
等他终于认清了现实,准备老老实实过生活的时候,终于发现了一个美妙的事实。
此时的香港,是可以三妻四妾的!
按说香港现在的制度也挺奇葩的,不少法律都跟着英国走,学习欧洲的法制法规。但在婚姻法上,却还是沿用着大清律,容许娶妻纳妾。
这真是光大男性同胞们的福音啊!
杨秋好歹也是个大男人,后世种马后宫的也看了不少,这思想一开小差,就自动往yy之路上跑远了,虽然他现在屁也没有。
看看人家老王他表舅,住廉租房都有两个老婆,咱要求也不高,就来那么十个八个的就行了
可惜yy完了一顿之后,杨秋就继续卖他的报纸跑他的堂。
嗯,这叫——努力!奋斗!
然后他转行卖书没多久,就碰上了搬到他隔壁的李毅两兄妹。
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杨秋看这两人长得也不像坏人,说话也客客气气的,所以闲暇时候也经常帮帮两人。
什么他们家木屋还缺材料啊,杨秋就时常去工地帮忙淘两张沥青纸或者半截芦苇席回来;什么缺油少米的时候,杨秋还帮着打酱油背米来着。
总之,对于杨秋来说,看着对方一个大男人带着个小妹子,也的确不容易。
这就叫邻里守望互助嘛。
那时候的杨秋,就是个热心好邻居,也实在没对李蔓起过什么别样的小心思。
你想啊,这时的李蔓才刚十六岁,要搁后世,就一刚初中毕业的小丫头片子,杨秋大她那么多,中间妥妥地隔了三四个代沟啊。他能有什么想法,纯粹就是把李蔓看成自己的一个妹子。
嗯,虽然后世校长带初中妹子上宾馆的也不少。
但杨秋,敢叫他自己一声正人君子!
所以有时收工后,和李毅一起喝酒聊天打屁时,杨秋也是口无遮拦的一顿胡扯。什么月球后面有外星机器生命啊,什么希特勒其实没死变成了僵尸啊,什么将来要三妻四妾左拥右抱啊。
只要不是泄露他穿越天机的,他什么都敢扯,反正这些乱七八糟的传闻后世网上一大堆。
咱这猛料多,扯到二十一世纪都扯不完!
杨秋倒是没注意到,他这一顿乱扯时,坐在旁边安心听讲的李蔓眼里都快冒小心心了。尤其是这丫有时讲着讲着,还蹦出几句英文,那叫个高大上啊,把两兄妹唬得一愣一愣的。
李蔓那时心里就想:杨大哥不愧是富家少爷出来的,懂的还真多,虽然现在落魄了,但是凭他的聪明才智,肯定不会在这久呆了吧。
想到这里,李蔓不知怎么心里有点小难受。
这情窦初开的小丫头,哪知杨秋现在侃侃而谈指天灭地的外表下,妥妥地就是个半文盲。
其实一大半也怪杨秋的外表忽悠人。
这家伙来自二十一世纪,那是个衣食无忧的年代,穿衣打扮就讲究个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所以来到这里后,就算穿的衣再破再烂,杨秋也把自己打理得干净整齐利利索索。
再加上他的确长的也不赖,本来就是个坐办公室的嘛,也没受过啥风吹雨淋的,那皮肤比这时候不少富家小姐都好,硬是来了香江半年都没晒黑。
所以等他把脸面收拾收拾后,那一米八的身高站在一堆难民之间就跟个二百五十瓦的灯泡似的。
这想不让人觉得他是个落魄了的富家子弟都不行。
后来让杨秋慢慢注意到李蔓的原因,是他帮李蔓找了份工作。
五年赤蓝内战期间,大量的难民涌入香江这个和平堡,人口在这几年间激增了一百二十万,暴涨了两倍。随之而来的是严峻的住房问题,各种各样的纸皮屋木板屋见缝插针似地在香江遍地开花。
比如杨秋他们住的自搭天台房,比如在八十年代程龙电影警察故事里还能见到的,那依山而建一大片混居的简易木板房。
嗯哼,当然,等这房子搞定了以后,人们就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这年头没有电视机,收音机也少得可怜,杨秋他们楼就房东家有一台。至于电影嘛,总不能天天看,那是败家,所以晚上除了没羞没臊外,也基本没啥事了。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人们突然发现香江满大街上,出现了很多两三岁没人管的熊孩子。
而人口大量暴增除了带来住房和治安问题外,工作竞争问题也慢慢暴露了出来,现在的香江还不是后来的金融产业型城市,跟后世新开发的南都第三区一样,还是个劳动密集型城市。
比如在此时香江最最成熟的纺织业,往往有好几个人竞争一个低端的纯劳动岗位。
大老板们显然发现了这个好处,大肆压低工人们的福利,炸取工人的剩余价值,一个班上十二个小时已是常事,更有甚者十六小时也有过。
而香江纺织业最低端的劳动女工,就有了一个很形象的称呼——一脚踢!
她们文化基本没有,拿着月薪六十的低工资,这钱在某些拖家带口的大家庭里,甚至连一个月房租都不够。她们不敢反抗,也不敢找老板签合同,老板不满意了,可以一脚把她们踢开。
反正你不做,有的是人抢这份工。
所以当全家都在拼命挣钱时,那些不懂事还没有劳动能力的熊孩子们,就得放任自流的散养了。
但这不仅对孩子的生命来说很危险,还让见识了大城市的难民们对自家孩子的未来产生了忧虑,他们可不想孩子们将来跟他们一样做‘一脚踢’的工人。
这年头,没文化要不得啊!
所幸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不久之后大量的幼儿园和托儿所便冒了出来。这下父母们便放心了,每个月交那么几块钱,不仅孩子安全,还能让孩子学到几个字,那真正是极好的。
所以这时代还诞生了后世听起来很有意思的一个名词——天台幼儿园。
前面说了杨秋他们住的是一栋骑楼,不仅他们这一家,周围也基本是骑楼,高矮差不多,挨的也极近。所以就跟后世南都某些城中村一样,你甚至可以从这家天台跑到那家天台。
就像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一样,此时香江四通八达的天台,也形成了一个个特殊的社区。
而天台幼儿园,则是在这个特殊平台上,这些难民中间诞生的一个特殊事物。
碰巧杨秋他家附近,就有这么一个天台幼儿园。
这个幼儿园是一位难民老阿嬷开的,老阿嬷年纪大了,出外工作肯定不行,所以一开始老阿嬷只是在家带带孙子。阿嬷人好心也好,看着周围邻居不方便,有时也帮帮他们带孩子。
结果孩子后来是越带越多,别的地方也开始兴起了各种民办幼儿园,阿嬷全家合计了一下,干脆广开门路,招了两三个大龄女工,办起了天台幼儿园。
这下帮了别人不说,阿嬷一家还挣了钱,起码又有了一份进项,生活改善了不少。
按说这幼儿园的事情和杨秋是扯不上半点关系的,他又没兴趣去给一堆熊孩子当保姆做老师,挣的工钱还比不上他摆一个礼拜的摊呢。
可谁也赖不住这社会变化快啊。
谁叫杨秋是附近唯一一个既懂汉字又懂洋文,而且闲得半死的人。阿嬷一路逃来香江也是开了眼界的人,深知文化的重要性,所以一眼就盯上了他。
阿嬷说杨秋闲也是真闲,因为他的书摊可不是摆上那么一整天。
每天上午十一点左右,杨秋才慢慢悠悠地从家里出发,花一个多小时晃到东方戏院门口开始摆摊。晚上天一黑,立马就收了摊,又慢慢悠悠地往家赶。
这满打满算下来,一天工作还不到七个小时。
嗯,在后世,七个小时也蛮常见的。
可天见可怜,现在是一九四八年,全香江还有哪个人比他还清闲!这让那些一脚踢的女工看到还不得羡慕死。
就这,也被周围羡慕嫉妒恨的人看成杨秋肯定是个破落富家少爷,所以吃不了苦的一个证据。
但他们羡慕归羡慕,对杨秋这种识字懂洋文的人,还是得伸出大拇指说一声服气的。
没办法,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所以某天早上趁杨秋还在呼呼大睡时,老阿嬷就直接找上了门。
阿嬷的想法也很简单,那些孩子们必须得教点东西,把他们给按住,不然一堆熊孩子们聚在一起,东跑西跑的,她们三四个人可管不住。
而且她们也不耽误杨秋摆摊,这家伙不是每天上午都闲着吗,那就抽点时间出来,教教书育育人,还能赚点零花钱,何乐而不为呢。
年轻人可不能成天闲着,闲着闲着就废了。
阿嬷找来的时候,杨秋脸没洗头也没梳,就顶着眼角的眼屎和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在屋外暖暖的阳光下,懵懵懂懂地听着阿嬷训叨着。
旁边,李蔓正一边坐在脚盆边帮杨秋洗衣服,一边支起耳朵听着他俩谈话,看神情她比杨秋还关心这事。
今天天气还不错!杨秋神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