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李安南原先并不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更不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一直是模糊的、含混的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如果没有教育,那么他认识的极致会在家长里短的村寨,然后随着见识微微的多一点。但也会局限在一种蒙昧中,接着从自主性的本能下去接受和认知世界。所以,这不会是他想要的。教育是他有了认知世界的能力,自我的学习使他认知世界。

    从12岁的那一天开始,他的人生本来就会变得不一样的。但是终究他不知道怎样的去改变,去找到自己想要的。所以,哪怕是改变再大,在生活面前似乎也变化不大了。他小学的时间很快又在忍耐中过了一个年级,他开始找老师借书了。那是一个新来的女老师,李安南不知道自己的初衷只是借书还是想接近了。但他做的事情仅仅只是借书而已,但也了解到这个老师的一部分生活。她的家就在临近的省,是农村的,但因为需要工作,所以就来了。不同于支教老师,她是正式的老师,是县里最近才招来的。不仅补发了原来拖欠老教师的工资,还招了新老师,这就是学校这两年的变化。除此以外,县里还修起了路,从县里到镇上的路正在修建。

    对于这里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恐慌的事情。因为这里藏着太多的不好,起码买来的老婆更容易跑了。所以他们对于修路是看热闹的,却也是怀着思虑的。自然,李安南看不到这些,他最近试着跟他们的语文老师借些杂书来看。没想到却是借到了,这是他最为喜悦的事情了。这次借到的书明显是老师选择过的。语文老师对同学们很是照顾,更多的心是放在学生的学习上的。但是这儿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好的,所以老师也是很着急。而做为新老师,她也只能在心里自己着急,但是对于李安南这样的成绩不差的却又更加明显的照顾。这或许不好,但都作用不到这里,因为落后代表着不仅好的落后,连带着不好的也是落后的。总之,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带着未曾脱尽的稚气来到了这里。而李安南也在某个时间里提出了要借书看的事情。

    老师带着到她们住的楼下,让李安南在下面等她。她去拿书了,别的老师还大声的招呼着晚上一起吃饭的事儿。男老师的殷勤尤为明显,女老师则欢笑着打着招呼。或许也认识李安南,也会打个招呼。比起一年前,李安南更多了些卫生的行为,但总的来说是有限的。而且他也没有跟着这些老师在生活中遇见的经验,所以不注意卫生,没有什么仪表也没多少处世经验的他此时是带着紧张的、局促不安的,还有着干净整洁的对比下的自卑。所以他忘记了自己是怎样离开的,只有拿到了一本新的书看的喜悦才真实的印在心中,或许多少年后都不会忘记。

    李安南回到安静的地方,怀着喜悦将新的干净得离奇的书拿起的时候才发觉自己的手摸上去是有着灰印的。是的,他的手太脏了。他是将手仔细的清洗了才回头看的书,看书的时候也会想起书的主人,也会想到许许多多的事情。但开始了看书的行为,他就终归是抛开一切的杂念,全心全意的沉迷在书中了。他不会知道,他的老师也是好不容易找到的认为适合他看的书,所以只是拿了一本。而后还和其余老师说了这回事儿,如何他们还讨论了学校图书馆的必要性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李安南会猜到的,他只是又一次的可以沉醉到了书中。书籍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和满足,或许也滋生了一些不好的情绪,但总之他自己是迷恋其中的。

    一本书的很快就被他看完了,迫不及待的看了第一遍又慢慢的看了第二遍。然后他就把书还回去了,并且还借了另外的。这次,他一次就借到了四五本。而且还是第一次接触到的,世界名著系列。起因是那位女老师找不到合适的来给他,所以特地向其余老师找的。四五本也不过一个月多少天就看完了,这是仔细的看的。于是他回头又去借了,老师没说什么,只是每次都有他没看过的书可以借给他,还送给他了几本。他不知道别人的这个年纪是怎么过的,但是他自己的记忆里却是伴随着一堆的书籍的。

    有书籍的陪伴,他感觉得到充实。但是书籍并不能去改变多少生活的环境,至少他不能察觉。所以他的摸样并没有大的变化,最多就是懂得的东西多了一些。也开始幻想一位美丽的姑娘,比如说借书给他的语文老师。比如说也只是有这么一个人,她成熟、美丽、善良、体贴。当然,这对于李安南来说都没什么。但是这个形象却开始生动起来,活泼了起来。仿佛只要和她有关的世界都是充满意义的,也只有和她有关的才会是有意义的。他自然不会表露半分,甚至哪怕是时常去借书还书,熟悉的关系却终究停留在了最开始的样子。用他人的话说就是,始终如初见,初见是最美好的。

    也许不好的地方也正是这个对象的特殊缘故吧。毕竟,她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成年人。于是他不由自主的会有一些多余的念头,混杂在书本中描写的属于隐秘的,充满神秘色彩的颜色。他不知道如何去派遣这份心思,少年本不该有这个主意的。于是在世俗的运作下,这位女老师终究是离开了。或许她察觉到过什么,但都无所谓了。毕竟对于他来说,这个年纪的眼中,世界还是充满着神秘莫测的,世俗的力量也是不可撼动的。于是他终究只剩下念想,还有他一直陪伴的书籍。

    书的世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渐渐的会发现,比如“莫言”、“村上春树”等等,这些人的书又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又或者写在“萧红”、“鲁迅”时期的书又和现在不大一样。国外的和国内的风格也是不同,年代、类型、以及作者的身份等等,这些都是作品的区别。就像书籍给他打开了一扇大门,而他则在大门里开始分辨这个世界的摸样。

    村子里又来了人,这次是问要不要媳妇的,还带了照片。李安南无意间拿到了一张来看,ting漂亮的一个大眼睛的姑娘。他拿了去学校,私下找了个男老师,这是接替原来的女老师的语文老师。很年轻,很正派的一个人。他报了警,还让李安南不要说出这回事情。之后的事情,李安南就不在关注了,他越来越发现自己讨厌这里。他目睹了村民们和警察理论,也目睹了全村的动员。他们抗争着自己的婚姻权利,但是李安南知道他们生了女儿多是直接丢弃的。所以,哪怕是村子里不多的姑娘,那也是父母良善些的人留下的。总之,许多的女孩子都没有出生的机会。所以他也知道天朝是男多女少的,那些少了的女孩子,她们都没机会一些生长呢。……哦,他还不该这么早懂得这些才对。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现状,他还不该去考虑这么多的。而且他也还没有这个心智,他还不够博学。

    所以他继续阅读,许多老师的书都很多,够他看好久了。他对于借书已经丝毫没有压力了,习以为常或者说他有这个需要。并且老师们不会吝啬的,甚至下意识的也找来一些书给学校弄了个小小的图书馆。他不能感觉生活有多少的好了,除了成绩,有了成绩,他的父亲也少了打骂他吧。毕竟,他不可能反对这个。倒是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对于李安南花钱上学是不满的。但又能怎么样?李安南已经爱上了学习,哪怕他认为的学习只是看一些限于他喜欢的书,学一些学校的知识。他从书中学到了,一辈子的学习也不是不可以的,这会是他想要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的,他开始谈理想了。在这个年龄的同学们还在打打闹闹的时候。因为是看的书吧,接受了说不上好还是坏的认知。他看得越多,越能从里面找到清晰的自我疑惑是人性,但终究还是迷失了。

    所以他怀疑是他看的书还不够多。

    13岁接近14的这一年,他上了中学,是在镇上。镇上现在已经通了比较宽的路了。虽然这里依旧贫穷,但是与外界的交流却加强了。许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了。而他则到了镇上去上学。他已经淡忘了以前的那个语文老师,他第一个借书的,那个有些年轻得过分的女老师。这种“忘”,是曾经所有的属于非同一般的给人的念想稀释的“忘”。逐渐的将一种愿意献祭一切的念头消除着,是终究从神坛跌落到和所有其他的老师一样的感官程度的感觉。他又开始注意到一个同班的女孩了,她是随着姨妈从邻近的县城来到这里上学的。而她的姨妈是学校的老师。

    他的眼里,这个女孩又变得很生动了起来。而且他认为是独一无二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的赏心悦目。与她接连的空气里都是带着一丝甜味的,不同于其它的。所以除了霸占图书馆,他其余的时间里就开始关注这个女孩。他不好刻意去做什么,但是关于她的一切他都去注意着。她的一举一动都被他赋予了不一般的意味。他开始从各种蛛丝马迹为这个女孩捏造着小说般的形象。甚至连单纯的在纸上书写着她的名字:钱星星,这样简单的行为里,他都觉得这是一种爱的表现。而其余的爱在人家面前表现自己,每每总是刻意的去做作着期待自己的与众不同,并且会给对方知道。总是有这样的愿望的。所以,他的这个幼稚可笑的习惯具有在后来的人生中也能找到影子。他似乎不好改正自己。

    在这里的“好”学生在别的地方完全没有意义,但在这里却是够了。于是他带着这样的心态在上学,实际上却是一无所知。好在他没有放弃阅读,无论好坏的行为,他总还是痴迷着阅读,在一种超越同龄人的心态中,他还能在阅读中找到乐趣。自然,学习却不真的好了。只不过维持着小地方的“好学生”,因为他的阅读实际并不太利于他的学习。自然也不是完全没用,起码他现在可以靠着阅读锻炼出来的理解能力,更好学习一些。

    但是,他没有努力,真的,他并没有好好努力。他接受了最新的思想,比如对于教育制度的一些牢骚。他只是盲目的跟风,并不是依据的对待一切。他开始崇尚一种为了“学习而学习,不为了分数”而学习的偏执。我们可以试着将他的行为定义为叛逆或者是不想努力的借口。

    之外,他的第二次单恋也结束了。他转而开始喜欢上另外一位早熟的女孩,那个女孩知道打扮自己,齐耳根的头发,漂亮的脸。整个干净整洁的形象,使得李安南自形惭愧,同时又产生了猛烈的向往。

    总之,说不上多美好。许多的少年烦恼以及连带着觉醒性事敏.感一起闯入了李安南的世界,他就是他的初中生活。比起高中来说,他会觉得这是最好的时候,起码他还可以自由的看书。

    顺利的进入了县里的高中,李安南还抱着叛逆期和应试教育的误解,其实他大概根本连什么是非也都没gao懂。但是总怀抱着叛逆的心态,一种对于外界的叛逆态度。但我们不能说这完全不是好事情,起码在这个年龄段,他需要这个。他借助这种叛逆,开始去怀疑一切,动摇一切,他从质疑的眼光出发,开始了人生中认识世界的一个聚焦阶段。这是每个人生命中都要经历的,达到一个不确定方向的一个具有意义性的历程。他未必像王国维所说的那样历经三大境界,却是我们人生中的路径之一。.笔趣库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